校园文化活动讲话稿十六篇内容摘要:

的精彩画卷,共同观赏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共同谱写青春中国绚丽多彩的华丽乐章。 预祝本届 “ 育桢杯 ” 文化艺术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篇八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 欢歌曼舞,闪耀艺术之光;奇思妙想,尽显青春风采。 今天,我校第四届校园文化周即将落下帷幕。 本届文化周,从筹备到闭幕历时一个多月,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活动更为精彩,筹备小组的成员们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处室、各年级积极配合,大力协作;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辛勤付出的文化周活动组委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道一声 “ 辛苦了。 ” 向热情支持、积极参与本届校园文化周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此次活动中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校的文化周活动已走过了 四个春秋。 回望往届的情景,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第一届的风筝放飞大赛,同学们开心地围着球场奔跑,唯恐自己的风筝飞得不够高,我想,当成功放飞的那一刻,你一定会明白一个道理:要想飞得高,就要懂得收与放。 第二届的寝室象棋和跳棋比赛,参赛的选手都是各班的高手,最后大家比拼的不再是水平,而是看谁的内心更强大, “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 这句话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第三届开幕式上,舞蹈《落花情》博得满堂彩,两位可爱的女生用她们从容的表演和优美的舞姿诠释了那亘古不变的真理: “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 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完善,校园文化周活动在继承和突破中进一步提升了质量。 较之往届,本届活动体现出以下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活动开展紧扣学情和学科素养,寓教于乐。 如汉字听写大赛,其合理地将学科知识和赛事进行了结合,既为夯实学科基础提供了契机,也为规范汉字书写,弘扬传统文化付了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其二,形式更多,亮点更多。 汉字听写大赛,高一年级同学统一着装,充满朝气,为文化周的开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行车慢骑比赛中,二( 2)班的杨宜帆同学和二( 8)班的马庆同学有如金鸡独立,稳如磐石,展现了良好的身 体素质;拔河赛场上,一( 10)班气势如虹,他们用冠军的荣誉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团结就是力量;走进女生 408 和 308 寝室,衣物摆放整齐,地无杂尘,她们是在用行动来宣告:整洁是不变的时尚。 食堂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也增强了同学们厉行节约的可贵。 此次校园文化周充分展示了实高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共同谱写了一曲精彩纷呈、团结奋进的和谐乐章。 老师们、同学们,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的积淀,一个学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要把打造校园文 化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味、构建人文和谐校园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 我希望老师们、同学们把在校园文化周中激发出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用文化和艺术陶冶情操,用智慧与激情放飞梦想。 织一段灿烂的锦绣,绣满实高俊采风雅;写一首壮丽的诗篇,挥洒实高气魄如山。 我相信,实验高中的校园文化周活动会越办越精彩,实验高中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谢谢大家。 篇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校园文化建设流动现场会,目的是为了加强横向交流,共享工作经验,展现办学特色亮点,引领全 县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掀起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新高潮。 刚才,钟丽丽同志、姚荣同志、赖颜同志分别就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工作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也很到位。 相信通过大家自己的亲眼看、亲耳听,能够有更全面的了解、更真实的感受、更深刻的感悟和更迫切的行动。 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内涵,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载体。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反映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 去年12 月,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市级示范校评估,我区的二中、城关小学等 6 所学校接受了评估并获得好评。 近期,市教育局还将召开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 可以说,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全市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全区教育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的需要。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唐朝大儒韩愈曾说 “ 耳濡目染,不学以能 ”。 一个美好的文化校园环境不仅让师生心情舒畅,而且让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师生主人翁情感,进而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振学校师生精气神。 从这个意义上,要全面落实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人、愉悦人、塑造人、发展人;使文化产品能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发挥优秀文化怡情养志、涵养文明的重要作用。 第二、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的客观要求。 在办学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教育的发展说到底是文化内涵的发展,学校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内涵的竞争。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品位标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 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品牌。 上个学期,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一个学期下来,各校在抓教学质量上有了各自的思路了,方法上也具有特色了。 其实,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办学品质的题中之义,与优质办学一脉相承。 这个学期我们专门选派了 xx 位副校长赴石景山区跟岗学习校园文化,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内涵优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是办好优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优质教育的标志就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如体育、科技、文艺等活动 ,不但有利于陶冶师生情操,培养师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特长,张扬师生的个性,增长师生的才干,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环境熏陶感染功能,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一个环境很好、地面洁净的地方,你肯定不会随便丢烟头、随地吐痰;相反,在一个脏乱差的地方,你会很随意地将烟头丢地上,将痰吐地上,这说明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师生行为,促使师生与学校互相融入、融合,共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第四、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教育均衡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县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区教育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但随着经济条件的越来越好,人们对好学校、名学校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现在的家长送孩子上学既看学校教学质量高不高,也看学校学习环境、学习风气好不好。 这些变化,迫使我们必须把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我区教育发展还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学校,虽然办学条件达到或超过城区学校,但是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家长还是千方百计想送孩子来城里学校读书,不仅给城区学校造成了压 力,也浪费了农村学校良好的办学资源。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在学校特色文化上下工夫,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加大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大家知道我区 2018 年要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 根据兄弟县市区的迎检工作经验,学校硬件条件的均衡化、达标化固然重要,但凸现学校的特色亮点,更为重要。 第二个问题,当前我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今年秋季开学工作会,我们就提出了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本学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构建起符合校情师情,又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 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绿色校园、魅力校园文化体系。 一学期以来,很多学校在推进建设进程、创新工作举措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少学校在体现文化品味、展现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等方面,与我市中心城区及部分县市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前我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 “ 东拼西凑 ” 、不成体系的现象,走进校园满眼花花绿绿,到处横幅标语,不仅没有美感,反而让人感觉杂乱、憋闷。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大家可以对照各自的工作,对号入座,加以反思。 一是思想认 识不到位。 很多校长认为,学校抓好教学质量就行了,文化建设作用不大;有的校长认为学校工作能平稳运行、保住平安就行,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内网文件、按时完成,工作墨守成规;有的校长谈到学校文化建设,总是 “ 钱 ” 字当先,或是硬件条件还不具备,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很值得反思。 二是主题不突出,品味不高。 9 月初,教育局就结合各乡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各校文化建设主题搜集了一些素材,提出了相关建议。 整整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调查,仍有五个学校报不出本校的文化主题;有些学校虽然已经初定主题,但存在 生搬硬套,主题混乱的现象;不少学校的文化主题文化品味不足,说得不好听,有点类似大集体时生产队的口号,失去了文化的鲜活性,品味不高,文化育人功能不强;有的学校的文化主题很牵强,感觉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口号与行动两张皮,还需形成符合主题的、完整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三是规划杂乱无章。 有的学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是:今天学校有块空地就铺上吸水砖或种些花草,明天学校有面墙壁就画些图画或挂些标牌,今天有个想法,明天有个主意,一点一点铺上去,工作随心所欲。 表面上看起来,学校也是花花绿绿,但是主题是什么,特色在哪里,却模糊不清。 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科学系统的规划,缺少一个鲜明的主题把学校各方各面的工作连贯起来、融合起来。 四是工作流于形式。 从目前看,多数学校热衷于建设物质环境文化,讲起校园文化,就是环境美化建设,就是上墙文化,就是往广告店跑的业务,喷绘满围墙,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没有将文化主题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融入学校的具体工作当中去,没有把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实践文化真正重视起来、开展起来。 各校已经开展的一些活动,有的形式单一,有的内容简单,有的走走过场,内涵深挖不够,和校园文化主题关系不大,没有发 挥文化主题应有的核心教育意义。 同志们,上述问题不是发生在个别学校,可以说,很具普遍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据了解,周边一些县区,校园文化建设几年前就开始启动,创优创特工作正开展得红红火火,并已取得很好的成效。 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晚抓不如早抓,这是全市教育发展的形势潮流,我们停滞不前,就会被动,就会落伍。 第三个问题,怎么抓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在创建过程中,要紧扣美观实用、主题主线、时代要求和教育本性等核心内容,立说立行抓落实,统筹兼顾抓 推进,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不滞后、不走样、不跑偏。 今天,湖新中学、五云中心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展现出来的管理特色、文化特色、建设经验,应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每位校长都应该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为什么办学条件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兄弟学校,却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个大舞台上,取得突出成效。 我希望在座各位校长要多动脑子、多想办法,通过抓规划、抓主题、抓实施,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从 “ 物质涂鸦 ” 向 “ 精神内涵 ” 的转变。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 教育局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教育股、督导股等相关股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要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措施,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