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军先进事迹学习体会15篇内容摘要:

正派、清正廉洁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 在一些人看来,组织部长位高权重又带有神秘色彩,往往成为一些 “ 想走捷径 ” 的别有用心者追随、攻关甚至围猎的对象。 但对杨汉军来说,始终坚守底线、树立高线、筑牢防线,在他面前歪门邪道总会吃 “ 闭门羹 ”。 在省委和武汉市工作近 30 年,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家在哪里,直到牺牲办理后事时,许多干部才第一次到他家。 组 织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则性都很强的工作,杨汉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组织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严于律已,防微杜渐,克已奉公。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近人情的组织部长,却对狮子型干部 “ 情有独钟 ” ,为 “ 小瑕疵 ” 干部撑腰鼓劲。 从事业出发选人用人,他考虑的是 “ 该用谁 ” ,而不是 “ 谁该用 ”。 有冲劲有闯劲干部到了 “ 实改虚 ” 年龄却获得重用,不因干部考察中的小 “ 瑕疵 ” 而影响使用 „„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 杨汉军为组工干部树立了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 负责的榜样。 敢于坚持原则有 “ 铁骨 ” ,对待群众却 “ 柔情似水 ”。 “ 我跟你一样,都是给老百姓做事的 ” ,关心联系点的贫困户,关心留汉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只要老百姓需求的、村居民反映的,都是他要解决的。 对老百姓,充满了感情;对选调生、大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关爱;对人才,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 官当得再大,终有一天要退下来。 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你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大贡献,干了几件实事。 ” 我们学习杨汉军要学习他的群众观,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以大爱之心,视群众为亲人,眼睛向 下、身子下沉、心入群众,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 铁骨铮铮,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敢于担当。 柔情万般,以人为本,心系群众,追求卓越。 以杨汉军为镜,比学习,比干劲,比实绩,比廉洁,争当为幸福奋斗的先锋。 (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同志 “ 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 ” 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杨汉军同志学习活动。 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他是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优秀代表,我们要以杨 汉军同志为榜样,敢担当、勇作为、乐奉献、严律己,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做新时代的好干部。 敢于担当,做勇往直前的好干部。 杨汉军同志在就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见面会上曾说 “ 如果过去是作为武汉市民的自豪,从现在起,作为武汉市的干部,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为大武汉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当职务更上一层楼时,他始终不忘初心,带着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拼搏赶超。 在 2017 年 7 月 28 日到 8 月 7 日短短的 11 天里,他曾辗转 18000 公里,率武汉人才代表团赴波兰、以色列、俄罗斯推介 “ 资智聚汉工程 ”。 作为新时代的干 部我们要学习杨汉军同志的这份担当精神,时刻牢记心中的责任,始终做到 “ 任其职、尽其责 ” ,以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组织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勇于作为,做敢想敢干的好干部。 杨汉军同志拼搏进取、充满激情,牵头负责的基层党建 “ 红色引擎工程 ”“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 等工作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勇于实践,攻坚克难,迎难而上。 面对新工作,新任务,新挑战,要善于运用新思维,新方法,新理念,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四平八稳,做一个 “ 狮子型 ” 干部,大胆作为,勇于创新,以饱满的激情推动工作高效运转。 乐于奉献,做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杨汉军同志在为民之心的指引下,真真正正从细处出发,解决群众疾苦。 “ 红色物业 ” ,被称 “ 干儿子 ” ,暗访人才公寓,开办人才 “ 贴心服务 ” 等,这是杨汉军同志为民的真实写照,他用真心换来群众的爱戴。 群众的口碑就是对干部最好的检验。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要时刻记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要把群众放在心里的,牢记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乐于奉献,做人民的好公仆。 严于律己,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杨汉军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力,时刻秉持敬畏之 道。 儿子没工作、爱人生病,他从未向组织开口,也从未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利。 他以 “ 公事到办公室谈,家门是敲不开的 ” 自律,这个 “ 自律 ” 警句告诉我们,公私分明是廉洁的秘诀。 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唯有严于律己,廉洁从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才能脚下站得稳、腰杆挺得直、说话有底气,才可以让人生洒满阳光,让事业不断进步。 (篇八) “ 只要经过党政综合办公楼,你都会发现整栋楼里有一层楼灯最齐、最亮、最透明。 不必想、不必问、不必怀疑,那就是组织部的灯。 ” 一盏《组织部的灯》亮遍朋友圈,折射出一代 又一代组工干部忙碌的身影,而杨汉军就是其中一盏灯,他 “ 燃烧 ” 了自己,照亮了新时代组工干部的光辉形象,指引我们不断前进。 一盏 “ 信念 ” 之灯。 “ 忠诚于党的信仰,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组工干部修身立业的 ‘ 压舱石 ’ ,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 杨汉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的 “ 必修课 ” ,在理论学习的 “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 上下功夫,在注重细节的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砥砺,把理想信念的 “ 火种 ” 、红色传统的 “ 基因 ” 一代代传下去,使革命 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盏 “ 为民 ” 之灯。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杨汉军始终保持着为民的 “ 初心 ” ,蔡甸区消泗乡汛情告急,他靠前指挥,彻夜驻守督导群众转移工作,协调公交车 370 辆,消泗乡近 万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看望包保户郭婆婆,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帮忙解决住房困难 „„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守护好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的“ 传家宝 ” ,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盏 “ 担当 ” 之灯。 杨汉军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 “ 狮子型干部 ”“ 拼命三郎 ”“ 后勤部长 ”“ 招才局长 ” ,这些标签的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 ” 是他的真实写照,他主抓的选拔 “ 狮子型 ” 干部、成立招才局、探索 “ 红色物业 ” 等工作,都指向长期存在的难点痛点,都是难啃的 “ 骨头 ” ,现在这些工作件件落在了实处,干部群众满意。 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 史检验的实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