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风家教家训的优秀征文(原创)13篇内容摘要:
夜校老师,每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我和哥哥写作业,父亲教母亲认字,任务完成以后, 父亲会拿出跳棋,四个人一起下,这个温馨的画面到现在还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就这样,白天母亲去打工,晚上学习认字,倔强的母亲一直坚持着学习,终于不到一个月,母亲就可以读报纸了,因此母亲成了父亲最值得骄傲的学生,也成了我和哥哥学习上的榜样,每当在学习中遇到磕磕绊绊,我总会用母亲吃苦好学的精神来鼓励自己。 父亲喜欢读书,每当读到好文章的时候,都会向我和哥哥推荐,他经常对我们说起读书的重要性,说起他小时候读书环境的艰苦。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和哥哥开展了读书比赛,每周都要在父亲面前把读到的内容讲给父母听,哥哥还获 得了县上 “ 读书好少年 ” 一等奖。 我们高中毕业以后,都去了外面上大学,父亲母亲也慢慢变老了,母亲曾经养成的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变,在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不认识的字,必须要让父亲给她教会,她还会坚持每天给父亲的书桌上铺好宣纸,看着父亲练字。 大学毕业以后,我也成为一名教师,虽然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有父母陪着,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我也会经常把我读到的书籍跟父亲分享。 可是就在去年,还没有告别三尺讲台的父亲因病故去,一提起父亲的病故我泪如泉涌 ......如今,每当我翻开已经发黄了的书,我似乎还能闻到父亲的味道,这是 他留给我最大的财富。 家是我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很庆幸拥有这么好的老师 —— 父亲、母亲,拥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 是他们的陪伴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在他们的身上有我永远学不完的知识,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我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而感到自豪。 篇六 “ 晒好家风,做好家长 ”。 晒家风 ?这恐怕不是我在朋友圈里晒娃、晒老公、晒幸福那么简单吧。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 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不是有句话说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 ”。 于丹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著名的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博导 „„„ 等等一长串的头衔,可谁又知道她的父亲其实也是国学大家。 记得有次看访谈,她说小时候在大树下乘凉,爷爷给他念的都是论语。 这说明家庭的氛围和环境对孩子影响是一生的。 小时候长辈对我们说过什么话,其实记住的并不多,可每个人身上都带有长期生活的那个家庭的印记。 家风的熏陶、影响要比具体的说教给人影响更深刻持久。 我们家没有历代相传的家训,我们只是万千普通家庭中的之一。 那什么是我们的家风呢。 我得捋捋我和孩子爸平时在生活中的杂七杂八,捋捋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展现出的种种,我得认识自己家的家风是什么。 作为父母,我对自己的孩子没什么过多的要求,但品德端正是基础。 善良懂礼貌这是必须要教他的。 我的孩子一岁八个月了,叫可乐。 从可乐会走路开始,我和他爸就会有意无意的把果皮纸屑放在他可以够得着的地方,然后告诉可乐,这些是不需要的,是垃圾了,能帮忙扔进垃圾桶里吗。 刚开始,他还需要大人的帮助,才能将垃圾顺利丢在 垃圾桶里,慢慢的,到现在为止,可乐会自觉地将自己用过的纸张以及桌面上的纸屑仍在垃圾桶里。 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偶尔坐租车,我下车永远会对师傅说谢谢您师傅。 再见。 物业的管家上门帮忙插水卡电卡之类的小事,我会对管家说麻烦您了。 他现在也有样学样,坐车下车,会和叔叔再见。 在小区里,碰到邻居假的叔叔阿姨都会打招呼。 从小,就应该让他知道只是最起码的礼貌。 可乐做错事可以,但绝对不可以撒谎。 一岁多的孩子也许还不太明白撒谎的意义。 可作为妈妈,我会在他做错事的时候告诉他,没关系,有什么问题告诉妈妈,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但撒谎绝对不可以 .作为家长,首先自己就得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诺。 答应孩子的事情我从来没有食言过,对于他提的某些无理的要求我从一开始就不会答应。 懂得分享这是现代的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可不懂分享也就不会感恩。 由于可乐是家里唯一的宝宝,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惯着,以前可乐有好吃的东西永远放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别人吃一点总会撇嘴。 玩具也是一样,别人碰他的东西绝对是不可以的,一碰就撇嘴生气走开,不玩了。 鉴于我们意识到的问题,我和孩子他爸会积极应对并采取有一些教育措施。 我有意无意的会在他面前讲孔融让梨的 故事,有好吃的东西我也不再是先给他,是会分给他爸,嘴里也会念叨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 我们努力创设一定的交往场景,让他感受与他人交往的快乐。 在广场玩耍我会拉着他的手同小朋友一起滑滑梯,会鼓励他邀请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让他逐渐体验到与同伴一起游戏,分享零食、玩具的快乐,感受集体生活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 作为一个只当了一年多妈妈的年轻家长,我需要和孩子一同学习、成长。 培养、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实现的。 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长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 要把孩子培养成 什么样的人,父母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 好的家风从教育做起,好的家长从反思、学习中做起。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永不 out这不是家风家训,却又是推行的助孩子成长的有效手段。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 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 正能量 ” 得以传递。 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 篇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会看到或听到有些女人吐槽自己的公婆,是何等的不讲理和不好相处,而我对此却总持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对他好,他对你自然也不差。 我到公婆家 6 年了 ,回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从初次见面的陌生和拘谨到如今的亲切和熟悉,我们成为了彼此牵挂眷恋的一家人。 我的公公婆婆今年 58 岁了,他们是同村,还是同学,婆婆之前是医院护士, 8 年前因外婆摔倒要人照料而内退,公公之前是学校后勤工人,也退休在家。 婆婆退休后,负责村里的防疫保健工作,同时又在姑父家诊所里上班,每天朝九晚 五的班。 他们各自的家庭中都是四女一男,而公婆都是家里最小的。 别人家里是女主内而男主外,而在我家里是公公负责主内又主外,而婆婆是负责照顾好自己就 “ 欧科 ”了。 为什么说公公是主内又主外呢,这一切我要用朴实的文字慢慢道来。 先说主内吧: 我刚嫁过去的时候,外婆已经 89 岁,瘫痪在床有 5 年多了。 她吃喝拉撒全不能自理的,吃喝要人扶起来喂,拉撒要人勤翻身换垫子,换尿片的。 每年天一转暖,公婆就把外婆接到农村和他们住在一起,农村家里院子大,空气好,对外婆身体有好处,天冷了舅舅就再接回吴忠(舅舅也 70 多岁了)。 而在婆婆上班期间,伺候外婆吃喝拉撒的事情就是公公这个女婿的事情了。 外婆和公婆住在同一个屋子里,外婆在里间,公婆在外间,因为公婆悉心的照料,瘫痪的外婆身上没有一点疮,屋里没有一点异味。 就这样的照顾,公婆已经默默的做了10 个夏秋。 村里有人说公公 像个女人,一天伺候老的,照顾小的,还要做饭兼种田地。 但是公公总是说,人在做天在看,外婆是个大善人,对这个家对他都有恩,做人不能没有良心,这样做自己心里踏实,也是给子女做个榜样。 或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我家妞子两三岁的时候在家就总是能帮公婆一起 ” 照顾 ” 外婆。 怎么照顾的呢,她也会学公婆的样子,拿尿盆给外婆屁股底下放,我们往外抬外婆晒天阳的时候,她着着急急的去开门,外面热,她还拿扇子给外婆扇凉赶苍蝇。 孩子现在已经四岁多了,从她平时的言行都已经能看出她是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这一切都归功于公婆自身的善良教育。 2020 年 秋天,95 岁的外婆离开了我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从公婆、姨妈及舅舅的照料上,亲戚及邻里无人不赞叹他们的孝心。 你们听过有男人伺候月子的吗 ?我的公公就是一个,我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公公每天要照顾外婆,看护三岁的孙子,种地种菜,还要伺候月子。 都说月子做好了不落病,公公每天 4 顿按时的给我做好吃的,月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公公都知道,那时候没奶,公公还给我抓中药,还专门给我买猪蹄来炖。 在老公和婆婆都上班后,公公还给孩子洗尿片,婆婆下班后在帮我一起照看孩子。 孩子 6 个月的时候我该上班了,但是孩子还得喂奶,公婆 就在公司对面租了房子,公公给我们带孩子,给孩子做辅食,给我们做饭,我们每天只是下班后照看孩子就好,毫不夸张的说,我家孩子可以说是我公公一手带大的。 我公公做的一手好饭菜。 听他讲,那时候,姑妈都有了各自成了家,奶奶年龄大了,还要每天做饭,他看着心疼,从来没有做过饭的他开始学习做饭,而且还做的不错,包饺子,包包子,炖肉,荤的素的,没有能难住他的。 我嫁过去有六年多了,在老家我没有做过一次饭,每次回去都是公婆做,当然公公做的多,有时候大伯哥和老公也做,嫂子和我是纯粹的吃货。 公公说过,一个会做饭的男人,人品都 不会错到哪去。 再说主外: 公公是生产队上公认的种田好把式。 现在家里没有那么多田了,也都实现了机械化,没有多少活干了,即使田里面有些活,公公和我老公就去干了,我们家的女人不干农活,在农村不干农活的女人很少。 没有多少地里活了,公公就在门后的菜地里下功夫了,菜地一块一块,规划的好好的,每年我们都吃自家种的天然无公害的蔬菜,有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韭菜、蒜苗、油麦菜、生菜、茼蒿、水萝卜,还种草莓、西瓜、香瓜、糯玉米,谁家的菜地能有我家的丰富呢。 家里来亲戚见到后都夸公公把菜地打理的有条理像在看风 景一样。 而每回我们回吴忠的时候,公婆就把菜都摘好,捡好,装好,让我们带回来,他们说我们回去做饭时候只需用水淘洗一下就可以用了。 感谢有你们,让我们感受着最近的幸福。 主内主外的事情都有了,你们是不是觉得我的公公是个很老实憨厚,只会干活,不善言辞的人呢。 其实不然,公公是个兴趣爱好很广泛的人,闲暇时的他会弹弹琴,看看书,写写字,看到好的文字他还摘抄下来(婆婆说我家八口人,数公公写的字漂亮),闲聊时公公还会给我们讲他看书后的感悟,除此外还打打麻将、打乒乓球,同时他还是个说话有分寸的、豁达的、热心的人,亲戚朋 友家有事情的时候,都愿意来和公公商量,听听公公独到的见解,他的朋友们也会时而来家里来和他喝茶聊天,用现在时髦话说,他是个情商很高的老人哦,在这里我要给公公点个大大的赞。 现在婆婆的工作也因种种原因而不干了,每天在老家跳广场舞,打乒乓球。 而公公也因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来吴忠和我们一起住,每天早上给我们做早饭,吃饱喝足后,公公送孩子去上幼儿园,老公负责送我上班,老公调侃的说,公公负责小的,他负责大的。 公公送孩子上学后就出去走走逛逛,中午去给大伯哥一家做饭,吃完饭回我们这边看看书弹弹琴,到五点多接孩子回来, 等我们下班回去后,公公又给我们做好了晚饭。 每周五下午公公都会回老家去,料理一下家里的事情,而后会。有关家风家教家训的优秀征文(原创)13篇
相关推荐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常说的 “ 管无定法 ”。 对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而言,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树立威信、首先教学生做人和培养学生生存观三种做法尤为重要。 1 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要当好班主任,首先须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因为威信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心灵的纽带。 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感情传递的载体。 没有这样的纽带和载体,班主任就无法把班集体搞好。 班主 任的威信应该有这样三种内涵
抢救病人时必须挣分夺秒。 在叶 **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许多镇区医院上送的危重新生儿得到了成功的救治,博爱医院新生儿科得到了镇区医院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上送的病人逐渐增多,如今博爱医院新生儿急救中心的规模在珠江三角洲名列前茅。 1995 年是科室发展最迅速的一年,也是她最繁忙的一年。 那时,叶 **的儿子出生才不到一岁,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候,然而,为了更多稚嫩的小生命
共产党人的家风。 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习仲勋家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习仲勋同志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 住宅破旧了,习仲勋硬是不让粉刷维修;公家配的沙发桌椅 陈旧不堪,习仲勋迟迟不愿更换;自己的布衣布鞋,习仲勋更是一穿再穿,补了又补;空闲的时候,习仲勋自己种辣椒、豆角等蔬菜。 习仲勋同志自己艰苦朴素
露,由于自己的儿子正在读高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她没有在家中安装宽带,而是下班后用医院的电脑与网友们进行交流。 “ 一般是下夜班后,我会打开微博,回复网友们的每一条评论。 ”** 利用凌晨病房患者们休息的时间,和网友们交流,每次至少都要两个小时。 目前, **的微博大约每两天更新一次,她表示自己学会手机上网后,会更频繁地和网友们互动。 北京患者打电话找到医院倾诉 自从
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愿望。 2020 年,她创建 “ 有故事的礼物 ” 公益团队,举办个人书法作品义卖,募集善款万余元,为特殊教育小学 60 余名自闭儿童解决了一年的早餐问题;多次组织吉大师生共同参与由朝阳区红十字会和残联组织 的公益活动, 2020 年 4 月在 “ 暖于心,践于行 ” 大型公益徒步活动中获 “ 优秀公益团队 ” 荣誉;策划组织了 12月的 “ 爱之声 ”
边摸着他的小手,一边哼唱着歌谣哄他入睡。 几天后,孩子脱离了危险转出 ICU,孩子的家长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 “ICU 的护理人员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 她就这样在平凡而单调的工作岗位上通过 12 年的历练,从一名普通护士一步一步成长为 ICU 副护士长。 二、临危授命,不负众望 **年, 汶川地震,她参与组织安全转移了 ICU 危重 患者及医疗仪器后,又在临时搭建救护区救治地震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