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4篇内容摘要:
美德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 曲老师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她用心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忙,有困难共同应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20x 年曲老师的母亲大病一场,一年先后住了几次院,虽为母亲花费了巨额的医疗费,但母亲最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患有癫痫的妹妹和深受丧妻之痛的父亲,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由于娘家在农村,她在城里,她不得不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回去照顾父亲和妹妹,一边工作一边尽孝,忙得像旋转的陀螺,她也没有任何怨言。 x 月,妹妹可能因失去母亲悲哀过度,大病一场住进了 x 区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生几次下了病危通知书,曲老师和丈夫商量为了百分之一的期望也要为之付出百倍的努力,有心人天不负,最后把 妹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告慰了母亲的在天之灵。 曲老师对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 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x 老师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日常生活中他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 2020 年她的婆婆在 x 山医院动了腰部大手术,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远在 x 的婆婆,因丈夫是独生子,所以忙得团团转,平日下班赶到 x 看望,休息日全天伺候,婆婆爱吃什么,她就买什么,照顾的间隙逗老人说笑,婆婆的身体恢复得很快,连医生都说这么大年纪了,恢复得这么快,简直是个奇迹 ,婆婆乐得合不拢嘴,同病房的人都说,亲闺女也不换。 刚准备喘口气,同年底丈夫因在单位发生了一次意外,造成了左腿的粉碎性骨折,这下她失去了臂膀,一时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丈夫,几乎把她累散了架,可生性乐观的曲老师一句怨言也没有,悉心的照料着丈夫,丈夫的腿也康复得很快。 三、热心公益,同情弱者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曲老师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他们一家一向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 人必须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忙,两人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没得说。 除了关心邻里,他们一家还能够用心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 热心公益事业,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 他们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家人对大街上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参加,对乞讨的老人、残疾或小孩,经常会让儿子拿些零钱给他们,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今年 2 月刚领着孩子亮亮参加了对 x 晚报白血病患者王媛媛小朋友的募捐活动,孩 子心甘情愿地把他的压岁钱全部捐出去了,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四、勤俭持家,保护环境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曲老师夫妇能吃苦耐劳,勤俭工作,勤俭持家,爱惜公共财物,一分一厘,一钉一铆,一草一木,都合理使用,把钱花在刀刃上。 能搞好个人,家庭和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及绿化工作。 家庭环境清洁,礼貌待人,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关心,自觉维护居住区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利益。 为保护环境他们家庭力行低碳生活:手洗服装,使用无磷洗衣粉;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空调;出行选取自行 车、公交车或步行,减少出租车、私家车;分类投放垃圾,废物转化资源等等。 【篇八】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我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 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 我 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常言道: “ 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 ”。 我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照看小店、做家务、种菜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 他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我从事村里的工作二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我及时学习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各种本领和专业知识。 我参加了市委党校的学习,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取得了省委党校大专毕业证书。 在村委会工作中,我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村委会的一员,我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 我们一家人都希望 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积极义务献血,至今累计献血 1x00cc。 我妻子在平时的经营中,始终遵循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对一些经济上暂时困难的村民,主动赊欠商品给他们。 对一些要求将亲友赠送的礼品置换其它商品的群众,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 有时村民经济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尽量给予帮助。 此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崇尚环保,勤俭持家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 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 我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我们四口之家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 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篇九】 周 x同志原是 x县纸箱厂职工,下岗后自 200x年参加社区工作,1xxx 年与吴 x 同志结为伉俪, 2x 年来夫妻齐心协力,共建道德模范小家庭,夫妻互敬互爱,老人颐养天年,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家庭和谐温馨,其乐融融。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周 x 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 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她的家中上有老下有下,夫妻二人视对方父母如自己父母,公婆待周 x 如自家女儿。 老人关心子女,帮助周 x 照顾年幼的女儿,解决孩子上学的后顾之忧。 夫妻孝敬老人,在节假日回家探望父母,主动干一些老人所不及的家务,大小事情一起商讨,家中气氛民主,和谐融洽,是街坊邻居称道羡慕的对象。 二、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周 x 同志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家庭 的有力支持,她在工作中更加安心、努力。 作为社区的负责人,她注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坚持学习提高、充实自己,先后获得 x 县表彰 “ 十佳社区工作者 ” 和 x镇表彰 “ 先进党支部书记 ” ,工作中谦虚和善,关心、尊重社区同志,宽容、爱护同志,社区两委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有力推进了社区管理工作不断上台阶,确保了队伍稳定,有效促进社区和谐建设,所在社区获州级表彰为科普示范社区和县级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社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家庭的有力支持,丈夫的关心理解。 她也投桃报李, 关心在 zd 一线工作的丈夫,尽量保证他下班后有一个安心的睡眠,有一顿舒心的餐饭,为每一天的工作积蓄好精力,确保丈夫精神饱满的奋斗在工作岗位,有了她的理解和支持,丈夫工作得心应手,工作中未出现过失误。 三、尊老教子,传承美德 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的天职。 父母、公婆年纪大了,紧张工作之余,他们总是抽空探望父母,节假日从不外出旅游,尽量与父母团聚,让他们享受儿女围绕、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在婆婆生病住院期间,夫妻二人更是端水送饭,洗头洗脚,嘘寒问暖,尽心服侍,帮助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 个病痛期,早日恢复健康,重回温暖家庭。 身教胜于言传,周 x 夫妻的一举一动,也感染了孩子,使她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在老人、孩子、工作上的付出,专心学习,勤俭节约,品学兼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民族大学就读,大学毕业后,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她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四、邻里和谐,关爱社会 周 x 同志为人随和,单位的事、同事的事、邻居的事,能做的从不推诿,能帮的从不拒绝。 在自然灾害面前,与千千万万个同胞一样,毫不吝惜的伸出援助之 手,玉树地震、送温暖活动等等爱心奉献,社区居民身患重病也会及时送上一缕温暖和关怀。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个人建设是最基本的元素,周 x 同志认为自己在家做贤妻良母,在社区做感恩同事,在社会做文明公民是她的本分,先做好自己,再感染他人,共建和谐社会,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篇十】 我叫 x,来自 x 省 x 市,是 x 化工学院双吉校区的一名普通教师。 我的家是温馨幸福的六口之家: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爸爸、退休多年尽心照顾家人的妈妈、为事业奋力拼搏也要兼顾家庭的爱人和热爱事业、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 我,还有一双儿女:儿子今年六岁,正上学前班,为秋季成为一名小学生做着准备,女儿刚满六个月,乖巧可爱,努力练习人生之初的各种 “ 技能 ”。 我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们全家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家庭和谐,勤俭节约,乐于助人,邻里和睦,爱护环境。 我的家庭三世同堂,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相互理解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一、爱岗敬业,共同进步 作为共产党员,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夫妻把 “ 学厚为师,德高为范 ” 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把它做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 量自己的教学得失,让它作为我们锐意进取的动力,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2020 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对教育事业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 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与教师沟通和交流,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将新的教学理念快速的融入到教学中。 2020 年,我参加全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考试,考取了 x 大学工程硕士。 在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我在没有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完成了工程硕士的全部课程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于 20x 年获得了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一直以来我都积 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单位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的丈夫来自山东,勤劳朴实却积极向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 他先进修了中国民航大学的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接着考入法国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攻读航空安全管理航空维修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于 20x 年顺利毕业获取了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为他从事专业教师奠定了重要的知识基础。 我的父亲,在退休之前,已在单位担任多年的行政领导工作。 他廉洁奉公,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及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 时候,从来都是选择牺牲个人利益帮助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尽管我们有寒暑假,但我的父亲已经很多年没有正常休息过,几乎都要工作到除夕的下午。 他这种无怨无悔的工作态度,鞭策也影响着我们夫妻俩,让我们学习到,无论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决不能为一己私欲作出任何损害组织、影响工作的事情。 我的母亲,在我工作以前已经退休。 在我的记忆里,她虽是学校里一名平凡的后勤工人,却极其热爱自己的工作,既不怕苦,也不怕累,一直力求将看似普通的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在我的家庭里,她一直担当我们夫妻勤奋上进工作的 “ 监督 员 ”。 她一直教育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好好做工作,不要有怨言,要做得让所有的人都对你无可挑剔。 在她的眼里,任何的工作都是一份 “ 事业 ” ,必。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4篇
相关推荐
的教育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先后双双成 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生话中,小俩口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夫妻俩下班后就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琐事,沟通彼此感情。 两个人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小孩,孩子的学习都由妻子辅导。 小孩很小时开始,放学就自己坐车回家,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 孩子长大了,
边摸着他的小手,一边哼唱着歌谣哄他入睡。 几天后,孩子脱离了危险转出 ICU,孩子的家长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 “ICU 的护理人员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 她就这样在平凡而单调的工作岗位上通过 12 年的历练,从一名普通护士一步一步成长为 ICU 副护士长。 二、临危授命,不负众望 **年, 汶川地震,她参与组织安全转移了 ICU 危重 患者及医疗仪器后,又在临时搭建救护区救治地震伤员
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愿望。 2020 年,她创建 “ 有故事的礼物 ” 公益团队,举办个人书法作品义卖,募集善款万余元,为特殊教育小学 60 余名自闭儿童解决了一年的早餐问题;多次组织吉大师生共同参与由朝阳区红十字会和残联组织 的公益活动, 2020 年 4 月在 “ 暖于心,践于行 ” 大型公益徒步活动中获 “ 优秀公益团队 ” 荣誉;策划组织了 12月的 “ 爱之声 ”
好 了。 ” 也有人劝 xx 说, “ 也不是自己的老爹老妈,为啥这么上心,让自己这么累啊。 ”xx 每次都会笑着说: “ 谁家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只是尽我的义务去照顾他们,辛苦不算啥,最主要的是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 , xx 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次,公公便秘,吃了好多药也没见效,公公又哭又闹, xx 见到老人受了这样的罪,心里比谁都难过,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xx 不嫌脏
外创业,他的妻子牛兆华则默默承担起了家中的一切,照顾老人,抚养子女,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的干事业。 创业初期,异常艰难,牛兆华陪伴丈夫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公婆先 后得病,牛兆华没日没夜的在床边侍候,渡过了 1500 多个黑白颠倒的日子,直至老人安详离世。 儿子,女儿都以她为榜样,儿子还以优异的成绩到新西兰留学,现在挑起了最大子公司的大梁。 在家里她是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