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杨汉军事迹感悟原创13篇内容摘要:

一、传承理念不可忘。 杨汉军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始终以一颗对党绝对忠诚的 “ 红心 ”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忘我工作,务实担当,清正廉洁,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是如何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 “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 追忆和传承,是组工干部必备的基本要求之一。 学习杨汉军精神,就是要学习他 “ 把官做淡 ”的平常之心、 “ 把事做精 ” 的进取之心、 “ 把人做大 ” 的为民之心。 组工干部是党员的旗帜、干部的表率,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像杨汉军这样的领导干部,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杨汉军身上所体现的组工精神正是我们组工干部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发扬的。 “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 、把人做大 ” 是他对年轻干部的寄语,也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每一位组工干部应当时刻铭记的,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俯下身来,沉下心来,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实干精神不可忘。 “ 把事做精 ” 是杨汉军的实干要求。 武汉市委提出 “ 红色引擎工程 ” ,重点打造 “ 红色物业 ” ,让党组织在基层活跃起来。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决策,杨汉军深入基层调研,进门入户,到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中和群众们聊天,了解实际情况。 抱着打通服务群众 “ 最后一百米 ” 的想法,杨汉军对 “ 红色物业 ” 地实施总结出了具体的方案,帮助其全面铺开,并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扛起新时代大旗,更应当 “ 干 ” 字当头、一干到底。 面对看似平凡枯燥的基层工作,组工干部能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俯身于广阔天地,寄情于人民冷暖;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组工干部要尊重规律不蛮干、求真务实不虚干、总结经验不白干。 就要时刻发扬 “ 钉钉子 ” 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要保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党员群众前头,就要树立长远眼光,主动转变理念,主动了解形势发展的最新特点、最新态势,铺下身子 学习,沉下心来实践,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 工作理念上,从 “ 管理型 ” 向 “ 服务型 ” 转变;工作方法上,从 “ 传统型 ” 向 “ 创新型 ” 转变;工作思路上,从 “ 封闭型 ” 向 “ 开放型 ”转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创新活力。 三、干事创业不可忘。 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说过 “ 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同志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 组织部门的特殊性决定了组工干部是幕后英雄,一个组工干部的功绩大小, 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鲜花和掌声,而在于他为别人铺垫了多少通向成功的阶梯。 如何面对功劳、苦劳、疲劳,是每一名组工干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应当把做好每项工作作为为党的事业和群众服务的平台,把岗位当作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有功劳不伸手、有苦劳不计较、有疲劳不抱怨,把辛苦付出作为人生乐趣的源泉,培养对工作的兴趣。 组工干部的热情不仅在于 “ 想干事 ” ,还在于 “ 能干事、会干事 ”。 想干事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能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会干事是一种方法,一种艺术。 组工干部要不断提高 “ 能干事、会干事 ” 的能力,才有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就感。 创新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 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新任务新挑战面前,组工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改进工作。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把创新作为贯穿组织工作的核心要素,敢于突破束缚,勇于涉足“ 盲区 ”。 要始终把与中心任务和大局工作对接程度高、联系紧、关系大的工作,作为组织工作创新重点,着眼全局谋划新思路、围绕中心提出新举措。 篇六 4 月 3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披荆斩棘勇如狮—— 追记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文章,细细读后,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我,特别是他的这句 “ 官当得再大,终有一天要退下来,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好事 ” 朴实的语言令我难以忘怀,感悟颇多,内心对杨汉军同志充满了敬意。 杨汉军同志的短暂人生虽然定格在 55 岁,但他却用敢闯敢试、不懈拼搏,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对党忠诚、干净做事和敢于担当的品质。 干工作要敢闯敢试。 没有创新就没有大 的进步,只有拿出不怕事的狠劲,敢闯敢试推进改革,才能真正激发活力。 作为组织部长的他,干工作特别是干部的选拔任用,没有默守陈规,更不是安于现状,为了培养选拔一批 “ 狮子型 ” 干部,他打破常规,提出了 “ 不唯年龄、学历、年限 ” 做法,只要干部敢闯敢拼,想干事、能干事,就有被推选的机会,甚至被破格晋升,使干部纷纷写信自荐,连过去不想干事的人都想当 “ 狮子 ”。 作为一名乡里的党员干部,更要好好向他学习,“ 不用扬鞭自奋踢 ” ,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好务,以此 “ 不负韶华 ”。 干工作要学会巧干。 小米手机总裁到武汉来考察时,杨汉军同志半夜到机场接机,向企业家展示武汉的招才诚意。 仅用 5 天时间,小米第二总部落户武汉。 这教会我们干工作,不动脑筋死板机械,必然换不来好成绩,更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只有掌握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才能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特别是在基层工作,面对各种繁杂的工作,更要向杨汉军同志学习,抓工作,不能蛮干、盲干、胡乱干,而要发挥聪明才智,学习巧干,这样一来,可以说我们的工作不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至少不会裹足不前、心力交瘁。 干工作要真抓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 抓落实,最关键的是真抓实干,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杨汉军同志作为组织部长,完全可以把业务工作推给分管领导办,自己只需统揽全局,在棘手的问题上出出主意、动动嘴,当当“ 甩手掌柜 ”。 但他并不是一个务虚之人,无论是抓基层党建、干部选任,还是招才引智,他都亲自参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甚至比普通党员干得更累,挑起更重的担子。 作出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如果干工作,整天只会光喊口号、开会发文,而不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踏实做事,必然被人民群众和这个时代所抛弃。 篇七 4 月 3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披荆斩棘勇如狮—— 追记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文章,细细读后,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我,特别是他的这句 “ 官当得再大,终有一天要退下来,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而是为党和人民干了几件实事好事 ” 朴实的语言令我难以忘怀,感悟颇多,内心对杨汉军同志充满了敬意。 杨汉军同志的短暂人生虽然定格在 55 岁,但他却用敢闯敢试、不懈拼搏,亲力亲为的工作态度,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对党忠诚、干净做事和敢于担当的品质。 干工作要敢闯敢试。 没有创新就没有大的进步,只 有拿出不怕事的狠劲,敢闯敢试推进改革,才能真正激发活力。 作为组织部长的他,干工作特别是干部的选拔任用,没有默守陈规,更不是安于现状,为了培养选拔一批 “ 狮子型 ” 干部,他打破常规,提出了 “ 不唯年龄、学历、年限 ” 做法,只要干部敢闯敢拼,想干事、能干事,就有被推选的机会,甚至被破格晋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