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机构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内容摘要:

所示。 表格略 四、存在问题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 **早期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家长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需求,也影响了早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一)早教师资专业性有待提高 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在调查中发现, **教师师资主体仍以幼儿园老师为主,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师资队伍具备良好的学历背景和教育经验,但同时引发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早教专职教师人数远远不够。 以吴中区为例,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目前从事 03 岁亲子早教活动的老师绝大多数为幼儿园老师兼职,平时他们在幼儿园从事 36 岁儿童的保教工作,在双休日到社区的科学育儿指导中心担任早教老师,带半日活动。 因是额外的工作,老师对待早教活动的投入度、主动性不强,也缺乏充分的研究,活动留于形式,直接 影响了亲子早教活动的质量。 第二、专业化程度不够。 早期教育的教育对象是 03 岁的低龄婴幼儿,这要求教师除了具有活泼爱动、乐观向上的特点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但从目前情况看专门培养早期教育师资的高校很少,相近专业和其他专业毕业生成为早期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 学前教育与早期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不同, 03岁岁的婴幼儿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过程,接受能力和学习方法与幼儿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 03 岁早教活动不能简单的照搬或套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形式。 早期教育的对象也有其两维性,活动不仅面向 03 岁儿童,还面向 03 岁儿童的代养人,这就决定了早教老师要具备科学指导家长育儿的知识与能力。 因此,以学前教育及其他英语、艺术专业学历背景构成的早教师资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 (二)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岗位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在欧美发达国家, 03 岁婴幼儿教育保教人员必须实行持证上岗专任教师应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持有育婴师资格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个修养。 虽然当前 **早教师资绝大多数具有的国家中级育婴师证书,但深入调查发现,社会育婴师培训追求短、平、快,参训人员往往只需要经过为期 5 天的集中培训就可获得中级育婴师证书。 证书与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有很大差异。 早教师资未曾系统性的学习 03 岁婴幼儿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知识,教育内容以应试为主,调查显示,教师实践层面急需提升的 03 岁儿童的心理知识、儿童观察与个别化指导、科学指导家长等能力训练,在育婴师职业任职资格中难以体现。 另在调查中发现,当前 03 岁早教机构从国际连锁机构到国内连锁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上岗前的培训时间一般是一个月,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岗前培训时间。 同时,教师只是通过本机构的内部培训进行知识更新,这类近亲繁殖式培训,对教师专业知识更新能起到多少作用就不得而知 了。 (三)早期教育师资队伍教学方式不够科学 这里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对教育对象不够了解,针对性不强,教学成分太重。 实地观摩调查发现许多早期教育的教师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重灌输、轻发现,重传授、轻探索的误区。 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习惯套用针对 36 岁儿童的领域教学模式,这显然无法照顾到 03 岁婴幼儿的认知与学习特点,无法兼顾到婴幼儿生命的自主性与创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