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推广应用triz理论方法的战略研究报告五-国家基础性工内容摘要:

为 TRIZ 理论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培训,初级培训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企业的生产制造工人等对象,中级培训主要针对企业的创新管理人员、中介机构的一般咨询服务人员、政府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学生等对象,而高级培训则是针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 培训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举办短期培训 班;二是进入哈尔滨、 11 黑河等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三是与北京 亿维讯 公司等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网络进行培训或专家深入企业实地培训。 这种“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法的主要优点就是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灵活采取培训方式,或将各种培训方式进行有机组合,培养更多的 TRIZ 理论人才。 试点应用 阶段 的管理方法 在黑龙江省 TRIZ 理论试点应用阶段,其核心任务就是选择并发展 TRIZ 理论试点企业。 TRIZ 理论试点企业主要是在哈大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八大经济”、“十大工程”、产业联盟的核心企业 中产生,试点企业在应用 TRIZ 理论的一段时间后, TRIZ 专家将要对其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出优秀的试点企业,作为领域的典型,起到示范作用,同时,通过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 TRIZ 试点企业选择与示范 TRIZ 理 论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是 TRIZ 理论价值实现的根本目标,因此, TRIZ 理论 推广应用的重要工作就是加强试点企业应用与示范,如图 54 所示。 图 54 TRIZ 试点企业选择与示范 在试点企业 应用 TRIZ 的过程中 ,重点要建立各种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试点应用效果和发挥试点示范效应。 ( 1) 在试点企业的选择上,要建立筛选机制,制定 试点企业 选择 标准 、 条件和 审查 指标 , 由 各有关单位 做好 本地区或本行业试点企业的推选工作 , 保证试点企确定 1 2 n 试点应用 试点选择 筛选机制 试点评价 企业 筛选 试点 投入资源 应用 创新 效果 及价值实现 树立典型 支持机制 监督机制 评价管理机制 试点示范 其他企业 扩散机制 12 业质量。 ( 2) 在试点企业的应用方面,重点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和监督机制,例如,在 TRIZ 理论方法培训上,按照统一组织、统一部署的原则对试点企业的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根据试点企业不同类型、分期分批组织集中培训;由黑龙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全程服务,根据试点企业的需求,由生产力促进中心派人或组织国内外 TRIZ 专家深入试点企业,针对企业需求,运用 TRIZ 理论解决科研、生 产中的问题,开展咨询服务和帮助提出解决方案,并协助申请专利,提高试点单位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授权数量 ; 加大对试点企业科技立项的支持力度 , 在各类科技计划中对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 并 积极为试点企业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 省发改委、省经委将在重大项目遴选中对试点企业给予倾斜;省知识产权局 将对试点企业通 过 TRIZ 理 论获得专利后给予专利申请补贴资金倾斜。 ( 3) 在试点企业评价方面,重点建立评价管理机制,对试点企业应 用 TRIZ理 论的效果进行动态 的评价,及时发现有关问题和采取相应的策略。 ( 4) 在试点示范方面,将试点企业中创新效果突出的企业确立为典型企业,将其 TRIZ 理论应用与推广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发挥典型企业示范作用, 为其它企业与单位的 应用 提供经验借鉴和咨询 服务 ;在示范过程中,要 鼓励以建立产业联盟的形式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重点建立适度的知识扩散机制,控制扩散范围和扩散程度,即在共享试点企业经验的同时,遵守保密原则,增强信息安全性维护,防止关键技术信息泄漏。 TRIZ 试点企业 评价方法 在 TRIZ 理论试点应用阶段的管理方法主要集中在对 试点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评价与管理方面,如图 55 所示。 图 55 试点应用阶段的企业评价与管理 TRIZ 理论创新效果的因素分析 根据 TRIZ 理论推广应用特点,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主要反映在创新 的 技术效益 、创新的经济效益、研发试点企业 确立为 典型企业 反馈 总结 评价 示范 经验 应用 TRIZ 的创新效果 好 不好 降档或 取消试点 问题 总结 借鉴 借鉴 加大支持力度 削弱支持力度 13 能力、创新潜力和创新管理水平等 5 个方面。 ( 1) 创新的技术效益。 创新的技术效益是指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得到的技术性成果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 它是企业 自主 创新系统运行的目标,其 大小 反映了企业 自主 创新系统运行的效果 ,是判定企业创新效果的重要指标。 企业创新的技术效益 主要体现在专利增长、发明专利比例、新产品增长以 及新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 ① 专利的增长。 专利是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创新的技术效益 的主要成果,专利的增长可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创新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专利是保证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基础,专利增长率高说明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数量多或质量高,也反映出企业在应用 TRIZ 理论促进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果专利增长率低,则说明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不理想,企业需要查明原因,以进一步 优化创新模式、创新路径和创新管理方法,加快专利产出。 ② 发明专利比例。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被 法律授予发明创造的一项独占权。 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相比,发明专利的创新性更高,更能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因此,发明专利比例越高,表示企业应用 TRIZ 理论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水平越高,相反,其创新成果水平较低。 ③ 新产品的增长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 新产品增长率能有效地反映出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带来的新产品数量增长情况,而新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则可反映企业在新产品技术方面 的进步情况。 ( 2) 创新的经济效益。 创新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开展创新活动产生的创新成果商品化实现的经济效益。 该因素反映出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创新对其经济效益增长的贡献。 企业应用 TRIZ 理论进行自主创新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对 TRIZ 理论的推广应用。 如果经济效益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及管理理论方法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快企业创新进程;否则,将影响企业推广应用 TRIZ 理论的积极性。 对于应用 TRIZ 理论的企业来说,新产品销售收入的 增长、新产品利税的增长、新产品出口额的增长和新技术销售收入的增长等可较好地反映出其创新的经济效益实际变化情况。 ( 3) 研发能力。 研发是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 TRIZ 理论推广应用的关键阶段,而 研发能力能有效地反映创新资源积累、整合与配置的效果,因此,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研发能力的提升也是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成果。 如果企业研发能力明显提升,说明企业选择和应用的基于 TRIZ 理论的创新模式及其配套的管理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应用 TRIZ 理论取得了良好效果;否则,企业需要从其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 对 TRIZ 理论掌握的程度、创新团队的协作、创新模式 的 合理性等方面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克服。 研发能力的提升水平可从项目研发平均周期缩短、项目研发成本节约、 研发 人员人均专利增长等方面 14 来反映。 ① 项目研发平均周期的缩短。 它是从项目研发时间变化的角度来反映企业应用TRIZ 理论的研发能力的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及时地取得技术创新成果,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而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快速、高质量 地 取得创新成果。 因此,考核创新效果,要关注企业 项目的研发速度。 ② 项目研发成本的节约。 它是表 示企业应用 TRIZ 理论使其 研发成本降低的水平,可反映其研发能力的变化情况。 由于 TRIZ 理论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利用如太阳能、潮汐等理想资源解决创新问题,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因此,考察应用 TRIZ理论创新效果,也需要关注企业 项目研发成本变化情况。 ③ 研发人员人均专利的增长。 它是从 研发 人员人均专利贡献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研发能力的高低,这是因为 研发 人员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执行者、 TRIZ 理论的推广者和使用者 ,其研发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研发能力。 ( 4)创新潜力。 创新潜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它也 是反映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创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创新潜力的提升程度,主要受到 Ramp。 D 资金增长、创新项目增长、 TRIZ 专家数量增长、对外科技合作水平等 4 个方面的影响。 ① 研发资金的增长。 由于 研发 资金是企业的重要创新资源,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需要一定的 研发 资金支持。 而 研发 资金的投入增长情况,影响着企业 应用 TRIZ理论开展 创新活动的深入程度。 ② 创新项目的增长。 创新项目是企业取得创新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应用 TRIZ理论创新项目数量多,创新潜力就大,可以说,创新项目的增加是决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之一。 ③ TRIZ 专家数量的增长。 在企业 应用 TRIZ 理论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参与创新的 TRIZ 专家数量是企业取得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 TRIZ 专家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潜力。 ④ 对外科技合作水平。 由于企业创新系统具有开放性,应用 TRIZ 理论有助于向其创新系统输入更多的负熵流,降低系统的总熵值,使系统保持有序运行,从而产生出更多的自主创新成果。 因此,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互补性优势创新资源,提升企业持续创新的潜力。 ( 5) 创新管理水平。 在 应用 TRIZ 理论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企业必须 针对创新实际需要 ,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和策略等,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而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会进一步提高企业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 创新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理念的先进性、创新模式 的 合理性、创新机制的有效性、信息采集及创新预测水平、专利战略管理水平等 5 个方面。 ① 企业创新理念的先进性。 企业创新理念的先进程度决定着应用 TRIZ 理论的创新效果。 为了充分地发挥 TRIZ 理论的功能和作用,企业需要拥有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创新理念,以指导企业科学地选择创新路径,合理运用创新方法,高水平地开展创新活动。 15 ② 创新 模式的合理性。 基于 TRIZ 理论的创新模式合理性是指企业根据 TRIZ理论的特点、适用条件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的创新模式 具有 先进性、科学性和适宜性。 不同 的 创新模式适于不同的企业创新状态,根据 TRIZ 理论的应用要求,科学地设计或选择创新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 ③ 创新机制的有效性。 在企业创新系统中,有效的创新机制能够使各个子系统有序运行,调动系统所有的创新资源,围绕着 TRIZ 理论解决创新问题流程,积极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 因此,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反映着企业创新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应用 TRIZ 理论创 新效果,对企业而言,提高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④ 信息采集与创新预测水平。 建立在上百万份专利信息研究基础上的 TRIZ 理论是一种集成创新的成果,它揭示了技术发展规律和提出了技术创新预测方法,有助于企业提升信息采集特别是专利信息的采集水平和技术预测水平。 ⑤ 专利战略管理水平。 应用 TRIZ。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