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诊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进行口腔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圆帽,工作衣最好是立领,可能出现 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必须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戴手套操作时,每诊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 8 一副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四、在拍小牙片时,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操作,要求患者在拍片前认真洗手或戴一次性手套将牙片放入指定位置。 五、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 30s,有条件时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或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 六、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扎紧袋口,标签注明。 一次性无菌口腔治疗盒中的镊子、探针等锐器物用后放入专 用的利器盒内。 七、口腔诊疗区域内环境应当保持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有污染时及时用 1000 mg/L 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八、每月应对全部诊疗器械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消毒、检查器械性能,做好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9 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一、用后的口腔器械 → 放入清水中保湿 → 集中收回后流动水下手工刷洗 → 酶洗液浸泡(时间及浓度依据酶液产品说明)手工清洗或超声机清洗 → 消毒 → 擦干 → 检查与保养(手机注入适量专 用润滑油) → 塑封,标明灭菌日期及有效使用期 → 消毒或高压灭菌 → 无菌保存备用。 二、完成石膏模型、蜡块及各种修复体后 → 清水冲洗 →臭氧消毒或紫外线照射 40 分钟(正反两面) → 放入带盖的消毒容器内备用。 三、注意事项 不能将手机浸入消毒液内浸泡,以免腐蚀手机内零件。 纸塑复合包装纸面应避免被润滑油浸湿,以免影响灭菌过程中蒸汽穿透。 10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 一、手工清洗操作程序: 冲洗:将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初步除去污染物。 洗涤:冲洗后,应用酶清洁剂浸泡后 刷洗、擦洗。 管腔类器械需用高压水枪冲洗;穿刺针类器械需用棉签擦洗针栓,可拆器械应拆开后清洗。 漂洗:洗涤后,再用流动水冲洗或刷洗。 终末漂洗:应用软化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冲洗。 注意:器械刷洗时,一定要在水面下操作,避免气溶胶产生和水滴飞溅,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 15C030C0 二、消毒: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可采用 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消毒。 三、干燥:消毒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管腔类器械用高压气枪吹干。 不允许使用 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四、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