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温箱妥善保管,以供下次使用。 对搞混的退库焊材,不准用于锅炉受压元件的焊接。 焊缝返修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安装、修理、改造锅炉受压 元件焊接工作。 本制度应与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条件同时使用。 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存在,需要返修时,焊接工艺员及焊接检验员查明缺陷存在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报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必要的时候,应由指定的合格焊工返修,返修后将返修记录,返修后的检验报告以及返修方案一并存入检验资料袋。 焊接检验员应每季度将焊缝返修情况汇总,上报检验责任工程师,焊接责任工程师各一份。 二次返修方案,需经焊接工艺员、焊接检验员、焊工班长合议返修方案 ,上报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经二次返修不合格的焊缝,在第三次返修前,必须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第三次焊缝返修方案,指定担任第三次焊缝返修的焊工,并报送质保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第三次返修。 返修后应将返修的次数、返修的部位和返修的情况,检验结果和有关返修方案,一并存入资料袋。 要求预热和热处理的焊缝的返修,应按原焊缝的预热和热处理的要求进行。 现场取样或代样试验管理: 为了检验锅炉安装焊接接头的质量,应进行焊接接头的机 械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等试验。 试件的截取对受热面管子,可在同部件上切取 %的对接接头做检查试件,但不少于一套试样,所需接头切取检验试样确有困难时,可焊接模拟的检查试件(代样)进行试验。 代样的焊制,焊工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焊接材料等都应与实际焊缝 11 的焊接一致。 割样或代样应经过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后,才可以进行机械试验。 管子对接接头的拉力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亦可用一整根管检查试件作拉力试样,代替 剖管的两个拉力试样,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必须符合锅规规定。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为合格。 管子对接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一个面弯、一个背弯,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的锅炉,若焊接工艺评定时,有管子背弯项目,可不做背弯试验。 但检查试件的未焊透及内凹深度,应不超过锅规的规定。 试样的弯曲试验的方法,规定的弯曲角度按锅规规定进行。 机械性能试验有某项不合格时,应从原焊制的检查试件中,对 不合格项目取双倍试样复验。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 39Kgf/cm2)的锅筒,集箱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应进行宏观金相检验,每焊 200 个,焊一个检查试件(代样),不足 200 个也应焊一个检查试件,并沿检查试件中心线切开作金相试样。 宏观金相检查必须合格。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 的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对接应做断口检验,每 200 个焊接接头检查一个不足 200 个的也应抽查一个,氩弧焊或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的对接接头可免做断口检验。 断口检验必须符合锅规合格标准。 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焊接检验 焊接是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的关键性工艺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锅炉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因此加强焊接检验工作,有效地从焊前、焊接过程、焊后对坡口加工、组对、工艺规范以及焊缝的外观和内在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 12 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实施质量控制,并能使焊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锅炉安装的焊接质量。 焊前检验: 1)焊接设备应完好,焊机应配好电流表、电压表:满足工艺指示 规范参数,准确可靠。 2)焊接工艺文件齐全、正确。 3)焊工资格和焊工技能满足要求,身体健康和思想情绪正常。 4)母材、焊材的质量符合质量证明书。 5)焊接坡口、接头的清理和装配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等在允许范围内。 焊接过程检验: 1) 焊条是否经过烘焙,能否执行烘干规范。 2)要求使用焊条保温筒,并使焊条不得在现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潮。 3)焊接过程中,层间清理,执行焊接规范参数情况,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保持情况。 4)多层焊过程中的夹渣,未焊透,气孔的缺陷的检查和清除。 5)焊接工艺卡或者焊接通用工艺中的其它要求的项目。 6)技术标准和图样规定的项目。 焊后检验 : 1)焊缝外观是否圆滑过渡,焊缝表面或热影响区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的局部咬边是否符合“规程”的规定,飞溅熔渣是否清除干净。 焊缝的宽度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焊工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指定位 置打上焊工钢印代号,做好实际施焊记录。 3)焊接检验员在焊缝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 13 焊接方法、焊接接头的母材规格、材质分别出具无损检测通知单,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发出。 4)如发现有超标缺陷,焊接检验员应按焊缝返修程序,通知生产班组进行返修,并严格执行 焊缝返修管理。 5)焊缝外观检验常用焊缝检验尺,检测样板和放大镜等检测工具。 6)按锅炉规程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并由焊接检验员检查所有受压元件焊缝的渗漏,并做出检查记录。 焊工钢印标记的管理: 1)合格焊工应按规定发给统一规格的某一低应力钢印号码。 2)合格焊工在安装锅炉受压元件完成焊接工作后,必须在规定部位上打上本人钢印标记,绝不允许他人或用别人的钢印号码代打。 3)合格焊工在焊接代样,送检的试样上应打上本人的钢印号码。 4)合格焊工的钢印号码,仅限于在本公司范围内的安装锅炉等工程上使用。 焊接环境管理 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如没有采取任何有效防护措施,禁止施焊。 1)强风,风速≥ 10 米 /秒。 2)低温,环境温度低于 10摄氏度。 3)雨天、下雪。 4)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 a、低碳钢 20℃,低合金钢、普低钢铁 10℃,高合金钢 0℃。 b、 当焊件温度低于 0℃时,且焊接工艺无预热要求时,应在施焊处 100mm范围内预热到手触感觉温度(约 20℃)。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一般为高温回火,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防 14 止产生裂纹、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和性能,热处理过程应严格按照DL500792规范中第六款焊后热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热处理前准备: 1)施工现场应打扫干净,四周无漏水、漏油,严禁有水珠、油珠溅落在被处理的焊件上。 2)焊口两侧的管段应垫实,支撑牢固,防止高温下焊口变形。 3)被处理焊口管内不得有穿堂风、积水或蒸汽,管子两端口处用保温材料堵塞。 4)露天作业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热处理要求: 1)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保温宽度、升降温速度按所编工艺方案执行。 2)焊接接头热处理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3)热处理结束的焊口必须冷至室温后,才能将保温棉和加热器拆除。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由焊接检验员发出书面通知,并说明现场情况,方可安排无损检测。 通知单中必须明确包括检测比例、执行标准的无损检测要求。 熟悉锅炉基本工艺对无损检测的要求合理选择规范。 接到通知核对锅炉规格编号是否正确,焊缝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如发现有差错应及时返回焊接检验员修改。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质监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 无损检 测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