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温箱妥善保管,以供下次使用。 对搞混的退库焊材,不准用于锅炉受压元件的焊接。 焊缝返修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安装、修理、改造锅炉受压 元件焊接工作。 本制度应与有关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条件同时使用。 焊缝上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存在,需要返修时,焊接工艺员及焊接检验员查明缺陷存在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报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必要的时候,应由指定的合格焊工返修,返修后将返修记录,返修后的检验报告以及返修方案一并存入检验资料袋。 焊接检验员应每季度将焊缝返修情况汇总,上报检验责任工程师,焊接责任工程师各一份。 二次返修方案,需经焊接工艺员、焊接检验员、焊工班长合议返修方案 ,上报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返修。 经二次返修不合格的焊缝,在第三次返修前,必须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第三次焊缝返修方案,指定担任第三次焊缝返修的焊工,并报送质保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第三次返修。 返修后应将返修的次数、返修的部位和返修的情况,检验结果和有关返修方案,一并存入资料袋。 要求预热和热处理的焊缝的返修,应按原焊缝的预热和热处理的要求进行。 现场取样或代样试验管理: 为了检验锅炉安装焊接接头的质量,应进行焊接接头的机 械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等试验。 试件的截取对受热面管子,可在同部件上切取 %的对接接头做检查试件,但不少于一套试样,所需接头切取检验试样确有困难时,可焊接模拟的检查试件(代样)进行试验。 代样的焊制,焊工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焊接材料等都应与实际焊缝 11 的焊接一致。 割样或代样应经过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后,才可以进行机械试验。 管子对接接头的拉力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亦可用一整根管检查试件作拉力试样,代替 剖管的两个拉力试样,试样的取样部位和尺寸必须符合锅规规定。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为合格。 管子对接焊接接头的弯曲试样应从检查试件上切取二个,一个面弯、一个背弯,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 的锅炉,若焊接工艺评定时,有管子背弯项目,可不做背弯试验。 但检查试件的未焊透及内凹深度,应不超过锅规的规定。 试样的弯曲试验的方法,规定的弯曲角度按锅规规定进行。 机械性能试验有某项不合格时,应从原焊制的检查试件中,对 不合格项目取双倍试样复验。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 39Kgf/cm2)的锅筒,集箱上管接头的角焊缝应进行宏观金相检验,每焊 200 个,焊一个检查试件(代样),不足 200 个也应焊一个检查试件,并沿检查试件中心线切开作金相试样。 宏观金相检查必须合格。 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 的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对接应做断口检验,每 200 个焊接接头检查一个不足 200 个的也应抽查一个,氩弧焊或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的对接接头可免做断口检验。 断口检验必须符合锅规合格标准。 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焊接检验 焊接是锅炉安装、修理、改造的关键性工艺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锅炉的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因此加强焊接检验工作,有效地从焊前、焊接过程、焊后对坡口加工、组对、工艺规范以及焊缝的外观和内在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 12 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实施质量控制,并能使焊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锅炉安装的焊接质量。 焊前检验: 1)焊接设备应完好,焊机应配好电流表、电压表:满足工艺指示 规范参数,准确可靠。 2)焊接工艺文件齐全、正确。 3)焊工资格和焊工技能满足要求,身体健康和思想情绪正常。 4)母材、焊材的质量符合质量证明书。 5)焊接坡口、接头的清理和装配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6)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等在允许范围内。 焊接过程检验: 1) 焊条是否经过烘焙,能否执行烘干规范。 2)要求使用焊条保温筒,并使焊条不得在现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吸潮。 3)焊接过程中,层间清理,执行焊接规范参数情况,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保持情况。 4)多层焊过程中的夹渣,未焊透,气孔的缺陷的检查和清除。 5)焊接工艺卡或者焊接通用工艺中的其它要求的项目。 6)技术标准和图样规定的项目。 焊后检验 : 1)焊缝外观是否圆滑过渡,焊缝表面或热影响区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焊缝的局部咬边是否符合“规程”的规定,飞溅熔渣是否清除干净。 焊缝的宽度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焊工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指定位 置打上焊工钢印代号,做好实际施焊记录。 3)焊接检验员在焊缝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 13 焊接方法、焊接接头的母材规格、材质分别出具无损检测通知单,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发出。 4)如发现有超标缺陷,焊接检验员应按焊缝返修程序,通知生产班组进行返修,并严格执行 焊缝返修管理。 5)焊缝外观检验常用焊缝检验尺,检测样板和放大镜等检测工具。 6)按锅炉规程规定进行水压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并由焊接检验员检查所有受压元件焊缝的渗漏,并做出检查记录。 焊工钢印标记的管理: 1)合格焊工应按规定发给统一规格的某一低应力钢印号码。 2)合格焊工在安装锅炉受压元件完成焊接工作后,必须在规定部位上打上本人钢印标记,绝不允许他人或用别人的钢印号码代打。 3)合格焊工在焊接代样,送检的试样上应打上本人的钢印号码。 4)合格焊工的钢印号码,仅限于在本公司范围内的安装锅炉等工程上使用。 焊接环境管理 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如没有采取任何有效防护措施,禁止施焊。 1)强风,风速≥ 10 米 /秒。 2)低温,环境温度低于 10摄氏度。 3)雨天、下雪。 4)焊接时允许的最低环境温度如下: a、低碳钢 20℃,低合金钢、普低钢铁 10℃,高合金钢 0℃。 b、 当焊件温度低于 0℃时,且焊接工艺无预热要求时,应在施焊处 100mm范围内预热到手触感觉温度(约 20℃)。 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一般为高温回火,其目的是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防 14 止产生裂纹、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和性能,热处理过程应严格按照DL500792规范中第六款焊后热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热处理前准备: 1)施工现场应打扫干净,四周无漏水、漏油,严禁有水珠、油珠溅落在被处理的焊件上。 2)焊口两侧的管段应垫实,支撑牢固,防止高温下焊口变形。 3)被处理焊口管内不得有穿堂风、积水或蒸汽,管子两端口处用保温材料堵塞。 4)露天作业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 热处理要求: 1)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保温宽度、升降温速度按所编工艺方案执行。 2)焊接接头热处理结束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3)热处理结束的焊口必须冷至室温后,才能将保温棉和加热器拆除。 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由焊接检验员发出书面通知,并说明现场情况,方可安排无损检测。 通知单中必须明确包括检测比例、执行标准的无损检测要求。 熟悉锅炉基本工艺对无损检测的要求合理选择规范。 接到通知核对锅炉规格编号是否正确,焊缝外观质量是否合格,如发现有差错应及时返回焊接检验员修改。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质监部门颁发的有效资格证。 无损检 测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锅炉安装修理质量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11 (3)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其中有一种全部失灵。 (4}锅炉的汽包或集 箱发现裂纹或者主汽管发生爆炸。 (5)炉墙严重损坏,严重威胁锅炉运行。 紧急停炉应着重防止事故扩大,具体步骤如下: (1)先停鼓风、后停引风。 (2)将煤闸门闸到最低点,迅速打开点火门,放出煤斗下面的存煤。 (3)以最大允许速度使炉排转动,把炉膛内的渣及煤全部清除掉 后,应立即 停止炉排转动。 对锅炉内进行检查
15 影响力的定义 对组织的贡献 * 有限 主要是协调性质 小于 10% 一些 通常为对非直接业绩的达成有易于辨别的贡献 10 20% 重要 较显著,常具有一线或主导性质 20 30% 主要 对完成主要业绩起到重要 /显著作用 大于 30% 该指南主要用于在组织中处于同等汇报体系的业务单位 岗位评估要素 1:对组织的影响 (2) 对组织的影响 (2) 程度 1
急停炉措施并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对任何有害锅炉安全运行的行为,应立即制止。 巡回检查制度 为了保证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正常运行以带班长为主按下列顺序每两小时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检查上煤机、出渣机、二次风机、鼓风机、引风机是否正常。 电动机和轴承温升是否超限(滑动轴承温升≯35℃最高≯ 60℃,滚动轴承温升≯ 40℃最高≯ 70℃)。 检查燃烧设备和燃烧工艺是否正常。
( 6)检查安全附件 是否处在正常的位置上。 检查水位计,水位应在正常位置,水位计气、水节门须处在打开的位置,杜绝假水位,若缺水可手动上水。 检查压力表管道上的节门,必须打开。 ( 7)各操作部位是否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 8)检查控制柜上的各 个旋钮,均应处于正常位置。 例如:油气燃料选择,应放在所烧燃料上;手动 /自动上水旋钮,应放在自动位置上;大火 /小火位置旋钮,应放在小火位置上
(二)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通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费用,从而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降低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 (三)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