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某水电公司20xx年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发电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是指关系机组热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状态的监视仪表、调节、控制和保护装置。 各发电厂应根据本厂各机组热力系统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实际配备情况参照下列划分项目对全厂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统计造册。 一、 主要检测参数 锅炉方面 汽包水位,汽包饱和蒸汽压力,主蒸汽压力、温 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主给水压力、温度、流量,排烟温度。 汽轮机、发电机方面 主蒸汽压力、温 度、流量,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各级抽汽压力,轴封蒸汽压力,汽轮机转速,轴承温度,轴承回油温度,推力瓦温度,排汽真空,排汽温度,调速油压力,润滑油压力,凝结水流量,轴向位移、汽缸温度。 辅助系统方面 除氧气器蒸汽压力,除氧气器水箱水位,热网送汽、 给 水母管温度压力、流量。 主要热工保护 锅炉方面 炉膛压力保护。 饱和蒸汽压力保护,过热蒸汽压力保护,再热蒸汽压力保护,汽包水位保护。 汽轮机、发电机方面 汽轮机轴向位移保护,汽轮机超速保护,润滑油压保护,凝汽器真空保护,抽汽逆止门保护。 附录 B 热 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三率”统计办法 一、 完好率 自动装置完好率 = 全厂自动装置总数一二类自动装置部数 100% 保护装置完好率 = 全厂保护装置总数一二类保护装置总数 100% 二、 合格率 主要仪表抽检合格率 = 全厂主要仪表抽检总数 数主要仪表抽检校合格总 100% .投入率: 保护装置投入率 = 附录 C 机组在 启动试运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考核指标 机组在整套启动试运行移交后,热控装置应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热控监督 ”三率 ”指标应达到如下 要求 ——— 仪表准确率为 100%; ——— 保护投入率为 100%; ——— 自动调节系统应投入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率不得低于 95%; 附录 D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评级标准 D1 评级原则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结合机组检修 ,与主设备同时进行定级。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必须消除缺陷,并经验收评定后方可按标准升级。 仪表测量系统各点校验误差不应大于系统综合误差;主蒸汽温度表、压力常用点有校验误差,应不小于系统综合误差的 1/2。 热工仪表自动调节设备的投入累计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 80%以 上方可列入统计设备;热工自动保护设备应能随主设备同时投入运行。 热工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应符合本条例附录 C 的要求。 D2 评级标准 热工仪表 一类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综合误差符合评级原则 规定。 二次仪表的指示和记录清晰 ,带信号仪表的信号动作正确、可靠。 仪表及附属设备安装牢固,绝缘良好,必要进有防震及抗干扰措施。 管路、阀门不堵不漏,排列整齐,有明显的标志牌。 仪表内外清洁,接线正确、整齐,铭牌齐 全。 带切换开关的多点仪表,其开关接触电阻符合制造厂规定,切换灵活,保护装置投入总数 100% 全厂保护装置总数 对位指示准确可靠。 仪表技术说明书、原理图、接线轶闻及校验记录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类 仪表测量系统综合误差有个加紧点超出评级原则 规定,经调校后能符合规定要求。 二次仪表的指示的记录正确,清晰,若有个加紧点发生超差,稍加调整即能正确指示记录。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仪表性能仍能满足正常使用下的要求。 其它均能符合一类设备 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仪表标准者。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 一类 自动调节系统的设备完整无缺,清洁、整齐、校调合格达到制造厂出厂技术要求。 取样管路和取样点布置合理,管路、阀门、接头不堵不漏,标志牌齐全。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符合安装规定,电气绝缘良好,标志牌清楚、正确。 自动调节系统正式投入前应进行对象特性试验,投入后应作扰动试验,试验记录齐全,调节质量符合本条例附录 C 的要求。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 90%以上。 试验报告、检修报告、原理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类 自动调节的对象特性试验不全,但调节质量基本符合附录 C 规程的要求。 电缆、线路、盘内布置等个加紧地方不正规,但不影响系统的正常投入。 自动调节系统累计投运时间占主设备运行时间的 80%以上。 其它均 能符合一类自动调节装置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调节装置者 、联锁信号 及报警装置 一类 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的机械及电气部分良好,动作正确、灵敏、可靠,能随机炉及辅助设备连续投入运行,运行中未发生误动功拒动。 整套装置及零部件安装牢固,清洁、整齐,电气绝缘良好,防护措施完善。 试验报告、检修记录、系统图、接线图等技术资料齐全,并与实际相符。 二类 定期校验时,发现整定值有变动,但未发生误动或拒动。 个别零部件有缺陷,但不影响系统正常投入。 其它均 能符合一类保护 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 三类 不能达到二类保护及信号报警装置标准者。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装置 第四章 、 电测仪表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 水 电公司电测仪表监督管理内容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电测仪表监督管理 第二条、 总则 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指导方针是: 电测计量工作准确第一、修校工作质量第一 ; 现场工作安全第一、计量 、 计费公正第一。 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对各种类电测计量仪器、仪表的定期检定、推广应用先进的测量 设备与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基建施工、发、供电进行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确保电测计量在电力 系统生产、 经营中的准确可靠。 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法律、 法规。 第三条、 管理机构与职责 一、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 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是电测监督的管理部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水电公司各基层单位是电测监督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本单位电测监督的管理工作。 审查并落实电测监督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任务分解,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定期召开会议,贯彻执行上级的电测技术监督规定,监督检查本公司的贯彻执行情况。 总结交流监督经验,分析研究本公司电测技术监督效果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认真执行上级有关电测仪表监督的规程、制度和技术标准;纠正违反电测技术监督有关规程制度的错误行为; 建立健全有关电测监督的规章制度; 及时汇总各部门上报电测技术监督报表、分析和总结材料。 二、 各单位 电测监督专责 职责 : 在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 供电所 主管电测仪表监督工作。 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有 关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的任务,建立健全电测计量工作岗位的责任制和电测仪表技术监督标准、实施细则。 严格执行电测仪表周检计划,确保电测仪表检验率、调前合格率指标的完成。 按时上报电测仪表技术监督报表。 制定本单位年度电测仪表技术监督工作计划以及专业人员培训计划。 确保计量标准有使用期间,计量人员在计量岗位工作期间具备有效期内的考核合格证。 解决本单位电测仪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电测仪表 检定 管理 无检定合格证或合格证失效的仪器、仪表校验装置等必须停用。 每年年底要分别制定下 一年度本公司仪器仪表检定计划。 电测 技术监督工作 , 严格执行仪器仪表周检计划的标准器送检计划,做到无一漏检。 按监督要求,认真填写电测技术监督季度报表、年终报表,实事求是,不虚报、漏报,按期及时上报。 要定期测量和计算重要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 对不符合要求的装置要进行更换或改造。 要消除九种计量差错,即:附件差错、倍率差错、卡针卡字、电压互感器断保险、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仪表短路、因标准有误造成大批表计误调返工、电容器补偿线路上的电流互感器出现一次线圈短路。 要避免八种常见的不合理计 量方式,即:用电力变压器代替电压互感器、同一计量装置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分别接在电力变压器高供低两侧、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与线路电压不符、互感器带实际负荷误差超过准确等级、电流互感器变比过大、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过大、用一只单项电能表计量三相无功电能、计费电能表与继电保护混用同一只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调修后的仪器、仪表设备必须加封印,仪器、仪表的启封以及现场运行中仪表接线的改变,必须由电测仪表专责人员进行。 要防止五种违章行为,即:擅自启封表盖更换调整内部零件、擅自挪用仪表或转借外单位、擅自改变计量 接线或互感器变比而不及时通知电测仪表专责人员、隐瞒仪表丢失或损坏事故、擅自使用无检定证书的仪表与设备。 要防止仪表五种恶性损坏,即:烧毁、摔落、拆散、颠震、挤压。 仪器仪表在送检或运输途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震、防潮、防尘措施。 作传递校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要固定使用,不得挪作它用。 仪表的报废、封存,应经领导批准, 级及以上仪表的降级,应附检定报告备案。 1 注意保持从事仪表工作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大力支持仪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必要的培训学习,提高其文化素质。 仪表专业人员要切实掌握:标准表准确度 ;检定设备准确度;主要规程要求;工艺、方法正确性;仪表和零件性能;现场使用情况和运行条件。 1 具备与使用标准仪表、标准设备相适应的环境条件,对试验室温度、相对湿 度、外磁场、防震、防尘、防静电等均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1 各种重要电测仪表(包括绝缘电阻表和接地电阻测定仪)的校验指标不低于 100%,调前合格率指标不低于 98%,试验室中使用的标准设备完好率指标为100%,重要计费用互感器合格率指标为 97%,重要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合格率指标为 97%, PT 二次导线压降合格率指标为 97%。 1 电测仪表校验尽 量实行小误差调表,即: 级表按177。 %调整; 级表按177。 %调整。 级表按177。 %调整。 级表按177。 %调整。 级表按177。 %调整。 级表按177。 %调整。 四 、电测监督 技术管理 必备的规程、规范 各级仪表监督机构应具备下列主要规程 本单位试验仪器和校表装置的检定规程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气专业检修规程 JJG59789《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 SD11083《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 JJG12493《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 表检定规程》 JJG12388《直流电位差计检验规程》 JJG12588《直流电桥检验规程》 JJG12688《直流电阻箱检验规程》 1 JJG16693《直流电阻器检验规程》 1 JJG31394《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 1 JJG31494《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 1 JJG16993《互感器检验仪试行检定规程》 1 JJG62289《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 五、电测监督资料管理 本单位传递用标准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出公司原始资料、图纸、历次上级检验报 告、故障缺陷检查记录以及设备认证考核资料。 各级仪表的原始记录,检定报告至少保存二年(或根据有关规程执行)。 盘表或电能表的记录卡片,应能使用五年以上。 各类仪表设备都应建立完整的台帐 仪表校验部门应在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前作出本年度仪表工作总结报告。 第五章、化学监督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水电公司化学监督管理内容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化学监督管理 第二条、 总则 化学监督是保证发 、 供电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全面贯彻执行水利电力部颁发的《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561— 96),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化学监督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用适应电力生产发展的检测手段和部学的管理方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化学监督有关的发供电设备隐患,加强对水、汽、油、燃料等的质量监督,防止和减缓热力设备的腐蚀、结垢。 第三条、 监督机构和职责 一、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 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是化学监督的管理部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水电公司各基层单位是化学监督计划的具体实施单位,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水电公司负责化学监督 , 并协 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化学监督管理工作; 审查化学监督年度工作计划,将工作计划任务分解,下达给各有关单位,并监督其 落实 执行情况; 制定本公司有关标准、实施细则和要求,报总工程师审批后执行。 定期召开会议,贯彻执行上级的化学技术监督规定,监督检查本公司的贯彻执行情况。 总结交流监督经验,分析。[精品]某水电公司20xx年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相关推荐
培训目的:增强员工技能,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工作失误以及工 作轮换、横向调整和晋升做准备。 第三条 培训内容: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和基层员工培训。 第二章 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四条 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公司战略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人员,包括公司总经理与副总经理。 第五条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高层管理人员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进行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前瞻性
加假期,但最长不超过 5天,根据实际路程所需时间,另给路程假。 十、年休假 (适用于文员级以上员工) 年休假是指为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照顾员工 家庭生活,解除员工工作疲劳,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假期。 凡在公司服务 1~ 3年(满 1年,含 3年)的员工,每年享有 3天带薪年休假;服务 4~ 6年(含 6年)的员工,每年享有 5天带薪年休假;服务 6 年以上的员工,每年享有 8 天带薪年休假。
安全生产和劳保用品的领发。 4、负责填写、上报每天的生产日报表,将数据上报统计员。 5、负责本班组工作区域的卫生与工具、设备的管理工作。 6、认真填写每天的工作记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办好交接班手续。 检验员职责 一、必须对本厂技术质量负责,严格把好质量关,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并作好记录,防止返修产生。 二 、对班组不定期检查,掌握自检、互检情况,并作好记录。 三、负责判断修理质量是否合格
理、会议纪要的撰写和报批以及会议审定事项的落实。 第四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会议通知和资料的发放,会议纪要的核稿、发放和 归档。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控股项目公司、专业公司遵照执行,参股 项目公司、专业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章 会议类别与范围 第六条 评审会议分为项目工程前期类、工程管理类、营销策划类、行政管 理类及其他类。 第七条 项目工程前期类评审会议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策划书、
,报公司工程部核备。 申报程序 1) 本标段总体开工报告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保障部等相关部门配合,经项目部分管领导组织审核后报监理单位。 2)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由相应分部负责编制上报,报项目部工程技术部核备。 3) 单位工程中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地质条件复杂或特殊结构的重点工程,其开工申 请报告由相应的分部编制,报项目部进行审核后,上报监理单位。
工作特别增加的一种补贴。 特殊补贴因员工所服务工作地的距离远近、海拔高低、以及当地的温差环境和生活条件而定。 适用范围:公司外派员工在边远山区工作期间享有此项补贴。 具体标准如下: 档级 工作地点 补贴标准 备注 一档 ≥ 2020公里 按照员工日平均工资的 倍予以补助 工作地条件符合本项三条及以上者,按此项标准计发补贴 ≥ 2500米 ≥ 2020元 /月 二档 ≥ 1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