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发电源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2万吨废铅酸电池生产再生产铅项目报告书内容摘要:

GB16297— 1996)中二级标准。 表 1—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mg/m3) 最高容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 m) 二级 监控点 浓度( mg/m3) 二氧化硫 400 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30 15 烟尘 100 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30 23 铅及其化合物(以 Pb计 ) 20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30 烟气黑度 林格曼 1 级 ⑵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中一级标准。 表 1—5 废 水 污 染 物 排放 标 准 单位: mg/L(PH 除外 )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1 pH 6~ 9 2 CODcr 10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一级 3 BOD5 20 4 铜 5 铅 6 锌 7 砷 8 氨氮 15 ⑶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 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Ⅱ类标准(昼间 60 dB(A);夜间 50dB(A))。 ⑷《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中的有关规定,计算 本项目实施后主要的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及铅烟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 Pi,计算结果: Pi(烟尘) = 108 108; Pi(二氧化硫) = 108 108; Pi(铅烟尘) = 108 108。 Pi值取 Pi(铅烟尘) ,大气环境评价定为三级评价。 评价范围为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北风向为主轴、边长为 4 公里(北向 公里、南向 公里)、面积为 16平方公里的方形区域。 地表水环境 经工程分析知 ,本项目生产用水可以经简易处理后循环使用 ,基本做到不外排,主要外排废水为生活污水,根据 HJ/《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水环境》等级划定原则,水评价等级拟定为三级从简,仅做外排污水达标分析。 声环境 项目选址离声环境敏感点距离较远,根据 HJ/《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等级划分基本原则,确定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从简,评价范围为省二建厂区范围内。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影响分析、总量控制及清洁生产分析、事故风险分 析、环保治理措施分析、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等。 本次评价将项目的工程分析、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的论证及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及事故风险分析等作为重点。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污染因子的识别 根据工程初步分析结果,项目投入生产后,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 ①冶炼过程产生的铅烟尘、烟尘和二氧化硫; ②固体废物:解体固(液)废、炉渣、生产用水的沉淀渣和煤渣。 评价因子的确定 大气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 SO TSP、 NO铅等 四项。 环境影响评价: SO TSP、铅等三项。 地表水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 pH、 CODcr、 BOD氨氮、铜、铅、锌、汞、铬六价等共九项。 环境影响评价:达标分析 声环境评价因子 连续等效 A 声级。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项目总投资 ⑴项目名称: **县 **久发电源材料公司年处理 2万吨废铅酸蓄电池生产再生铅项目 ⑵建设性质: 新建 ⑶建设地点 :**县沙河街镇泉塘村省二建公司厂地内(详见附图一、二) ⑷项目总投资 : 100 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 : 占地面积: 厂区占地面积约 10亩。 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拟建规模及未来发展计划,厂平面布置如下:从省二建大门向南沿小路约 300 米的西侧为厂区大门;大门南面依次布置了分解车间和冶炼车间;从冶炼炉沿围墙从南至西为 160 米长的烟道;烟道通入环保楼,环保楼旁为烟囱;仓库和清洗作业布置厂区中间。 整个厂区地面将部用水泥进行硬化。 具体见附图三。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年处理 2万吨废铅酸蓄电池 产品方案:每年可生产含铅 96%的再生铅约 万吨 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劳动总定员 20 余人。 年生产 天数 333 天 ,实行四班三运转制连续生产。 公用工程 供电 由厂租方省二建公司提供。 用电量约 5万度 /年。 供水及排水 给 水 由省二建公司提供自来水。 排水 项目采用雨污分流体系,确保雨水不和工程物料直接接触。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包括炉体冷却用水、塑料外壳清洗水及烟尘治理用水。 拟建蓄水池两个,将该类水蓄存循环使用,不外排,自然损耗可补充新鲜自来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厂内生活办公区,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道。 建厂条件 地理位置 厂址位于 **县沙 河街镇北面约 公里的泉塘村省二建公司厂区内,原为一废弃砖瓦厂。 距县级公路约 320 米,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 自然条件 场地较平整,施工条件尚好。 厂南面为山体,东面距离 300 米外为泉塘村农田。 项目组成 表 1 项 目 组 成 一 览 表 主要生产装置 辅助生产装置 公用工程 环保工程 备注 密封式还原反射炉 1 套 循环冷却池及储水池 办公楼 160 米长除尘烟道、除尘楼一座、 PVC塑料烟囱一只 20 千瓦变压器一台 小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 表 2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定额及来源一览表 序号 材料名称 每炉耗量 年耗量 来源 序号 材料名称 炉耗量 年耗量 来源 1 废铅料 3t 2 万 t 全国各地 2 铁屑 45 ㎏ 300t 当地 3 焦碳 60 ㎏ 400t 山西 4 煤 2664t 山西 5 电 — 5 万度 /年 ** 第三章 工 程 分 析 工程原料分析 本项目主要是利用全国各地报废的铅酸蓄电池等含铅物料作为再生铅原料。 根据国内统计资料,废蓄电池中名组分 含量见表 3— 表 3— 2。 表 3— 1 废蓄电池解体后产物成分 名称 铅栅板、铅泥等 塑料壳板 隔板 其它 比例 % 80 1 表 3— 2 再生铅原料的典型成分 /%(质量) 名称 Pb Sb Sn Bi Cu S 蓄电池栅板 85~ 94 3~ 8 ~ ~ ~ 铅泥 65 — — — —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的收集、运输及贮存 本项目主要 是利用全国各地报废的铅酸蓄电池等含铅物料作为再生铅原料。 一般情况下,由 **省丰城市的各废旧物资回收站负责从各地回收散件,并提供临时贮存仓库,当收集到一定的数量时再由冶炼厂家收购并运回厂家进行生产。 生产反应简述 再生铅原料在熔炼前的准备 准备作业包括分类、解体、分选等。 原料进厂后,根据其性质、混杂程度和状态进行分类。 解体就是使废件与无关的材料和金属分离,分选后各成分产出率可见表 3— 1。 反射炉熔炼 将分选后的废铅(栅板、铅泥)置入炉体内,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铁屑和焦炭,其中:焦炭作为还原剂 可以进行铅、锑、锡的氧化物还原过程;熔化后的铁屑可看作隔离层,将熔铅(下层)和炉渣(上层)有效分离,同时又可以覆盖熔铅,减少铅烟尘的产生量。 熔炼完成后从出料口将铅水倒入模锭内,自然冷却后即制成含量约 94%的再生铅成品。 每炉可投废铅料约 3吨左右,熔炼时间约为 1小时 /炉,满负荷生产可熔炼 20 炉 /天。 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 3 — 1 再生铅生产工艺流程图 ~ 分选 滤 烟道 原料 集气罩 图 例 噪声 废气 固废 排放 G ~ 反射炉溶炼 循环冷却水 出料 滤 除尘装置 滤 再生铅 滤 工程物料平衡 表 3— 3 工程主要物料平衡一览表 单位:㎏ /d 入方 出方 序号 物料名称 每炉量 ㎏ 每年量 t 序号 物料名称 每炉量 ㎏ 每年量 t 备注 1 废铅料 3000 20200 1 铅锭 2306 15358 2 铁屑 45 300 2 炉渣 622 4143 含铁、铅及其它物质 3 废气 117 779 包括烟尘、铅尘及烟气等 小计 3045 20300 小计 3045 20300 铅金属物料平衡图见图 3— 2。 熔炼 图 3 — 2 工程铅金属物料平衡图 原料铅: 单位: t/ 炉 再生铅: 铅烟尘: 炉渣含铅: 合计: 工程水平衡 工程水平衡可见图 3— 3。 蓄水池 2( 8m3) 图 3 — 3 工程给排水平衡图 沙滤池 ( V =2m3) 单位: m3/d 炉膣冷却 清洗解体外壳 碱液湿法除尘 蓄水池 1( 15m3) 补充新鲜水: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 外排: 2 生活用水: 15 14 1 损耗 / 蒸发: 1 损耗 / 蒸发: 0. 5 损耗 / 蒸发: 0. 5 工程污染源分析 废气 对于本项目来说,炉窑熔炼烟(尘)气是最主要的污染之一。 ①在反射炉熔炼过程中,金属及其化合物会有挥发。 当炉达到 1100℃以上时,铅的挥发会逐渐增大。 本工程设计的反射炉内采用深熔池作业、熔炼过程中加入铁屑分层隔离、同时加入还原剂(焦碳 )等措施,增加了铅回收率,减少铅的挥发量。 从同类型生产企业反射炉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一般铅回收率可达到 95%以上,随烟气损失率约在 2%以下,其余的混熔在炉渣中。 ②原料铅中含有的杂质灰份会有部分随烟气排放,形成烟尘( TSP)。 ③在反射炉内的温度达 1100℃以上时,硫酸铅与高价铅、锑氧化物将完全分解,将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等。 ④使用燃煤也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及烟尘等,为减少二氧化硫的产生总量,企业必须使用含硫量 1%的无烟煤。 根据本工程物料衡算,废气中各污染物的产生量为: TSP ㎏ /h( )、 SO2 ㎏ /h( )、铅及其化合物 ㎏ /h( )。 工程拟采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简述如下: 将烟气由引风机(功率 ,风量 15000m3/h)抽入 160 米长的烟道中,通过自然冷却沉降一部分较重颗粒,该段除尘效率约为 30~ 50%;进入除尘楼一层,通过布袋除尘(除尘效率可达 99%),再由一个引风机(功率 ,风量 5000m3/h)抽入后段碱液湿法除尘(除尘效率可达 98%、脱硫率约 70%),再通过 PVC 烟囱高空排放。 预计各污 染物的最终排放量为: TSP ㎏ /h( ㎏ /a)、 SO2 ㎏ /h( )、铅及其化合物 ㎏ /h( ㎏ /a)。 根据工程铅及其化合物的最终排放量,以内插法计算出本项目的烟囱高度应为 米。 废气各污染物排放分布情况下表 3— 4。 表 3— 4 再生铅厂主要大气污 染物来源分布 编号 来源 污染物 污染源性质 收集方式 处理方式 备注 1 反射炉 炉 SO TSP、铅烟尘 点源 半密封集气罩,引 风机强力抽吸 沉降烟道、袋式除尘、湿法脱硫除尘 烟囱高度 2 出料口 铅烟尘 无组织扩散源 集气罩,引风机抽吸 废水 由图 3— 3 可见,本工程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经简单沉淀、过滤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