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内容摘要:
值,( 3)栏为舒适度一般条件值。 2. .*号标志,表示为曲线设计超高 175mm 时的取值。 31 相邻两曲线间的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的圆曲线最小长度应根 据下列公式计算确定,并不得小于表 的规定。 表 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 m) 280( 210) 240( 180) 200( 150) 注:括号内为困难条件下采用的最小值。 一般条件下: L≥ ( ) 困难条件下: L≥ ( ) 式中 L—夹直线和圆曲线长度( m); V—设计速度数值( km/h)。 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的桥梁宜设在直线上。 困难条件下, 经技术经济比选,也可设在曲线上。 隧道宜设在直线上。 因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可设在曲线上, 25 但不宜设在反向曲线上。 站坪长度应根据远期车站布置要求确定。 车站应设在直线上。 正线上缓和曲线与道岔间的直线段长度应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确定,并不得小于表 的规定。 一般条件下: L≥ V ( ) 困难条件下: L≥ V ( ) 式中: L —直线段长度( m); V—设计速度数值( km/h)。 正线缓和曲线与道岔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直线段最小长度( m) 210( 170) 180( 150) 150( 120) 注:括号内为困难条件下采用的最小值。 钢轨 伸缩调节器不应设在曲线上。 32 线路纵断面 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20‰ ,困难条件下,经技术经 济比较,不应大于 30‰。 动车组走行线的最大坡度不应大于 35‰。 正线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最小坡段长度按表 选用。 一般 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 困难条件的最小坡段长度不得连续采 26 用。 表 最小坡段长度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一般条件( m) 2020 1200 1200 困难条件 (m) 900 900 900 注:困难条 件的最小坡段长度需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报部批准后方可采用。 坡段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正线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或等于 1‰ 时,应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 连接,最小竖曲线半径应根据所处区段远期设计速度按表 选用,最 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 30000m。 最小竖曲线长度不得小于 25m。 表 最小竖曲线半径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Rsh (m) 25000 25000 20200 2 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均不得重 叠设置。 3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表 的要求。 表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 300 250 平面最小圆曲 27 线半径 (m) 有砟轨道 7000 5000 3500 无砟轨道 6000 4500 3000 最小竖曲线半径 (m) 25000 25000 20200 33 4 动车组走行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 3‰ 时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 曲线半径一般 5000m,困难条件 3000m。 正线两线并行时, 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 等高)设计。 正线与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既有线并行时,其轨面设计高程应根 据路基横断面设计情况综合研究确定。 连续梁、钢梁及较大跨度梁的桥上纵断面设计应满足桥梁设计 的技术要求。 隧道内的坡道可设置为单面坡道或人字坡道,地下水发育的长 隧道宜采用人字坡,其坡度不应小于 3‰。 路堑地段线路坡度不宜小于 2‰。 跨越排洪河道的特大桥和大中桥的桥头路基、水库和滨河地段、 行洪及滞洪区的浸水路堤,其路肩设计高程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结合国家防 洪 标准设计。 站坪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1‰ 的坡道上; 特别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 的坡道上;越行站可设在不大 28 于 6‰ 的坡道上。 到发线有效长度范围内宜采用一个坡段。 车站咽喉区的正线坡度宜与站坪坡度一致,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 但不宜大于 ‰ ,特别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 6‰。 交叉、附属设施及其他 铁路与公(道)路交叉,应按全立交设计。 跨越通航河流的桥梁纵断面设计除应满足水文条件、桥梁结构 要求外,还应满足通航净空的要求。 区间 线路应采用防护栅栏进行贯通封闭,防护栅栏选型应符合 有关规定。 路基地段和平原微丘区及城镇附近旱桥地段应设置贯通的防护 栅栏,防护栅栏设置在铁路用地界内侧 处。 防护栅栏在维修人员进出 口及每隔 200 m 处左右设警示标志。 34 在综合工区(保养点)及车站等处应设置维修养护车辆进出口,区间 地段应根据地面道路的交通情况及其他维修养护要求,设置维修用进出口。 正线及车站用地界标(桩)应埋设在铁路地界线上和地界拐点 处,埋设间距直线宜为 150m,曲线宜为 40m。 铁路线路两侧安全保 护区边界应设置安全保护区标桩,标桩的 设置应符合《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29 当公路和高速铁路并行且公路路面标高高于铁路,或低于铁路 以内,应在公路与高速铁路间适宜位置设置防护栏及监测设备。 22 6 路 基 一般规定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 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 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 限应为100 年。 路基排水设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 30 年,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使 用年限应为 60 年。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 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 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 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 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 30 害。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 筑压实 应符合相关标准。 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 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 内应小于 75mm。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 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 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 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 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 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 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 23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31 节约 土地等要求。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 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列车 活载 种类 设计 轴重 (kN) 轨道形式 分布 宽度 (m) 计算高度( m) 土的重度( kN/m3) 18 19 20 21 22 ZK 活载 200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32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有砟轨道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 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 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 10m 的渐变段。 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 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 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 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 4%的横向排水坡。 有砟轨道路 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 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 ,单线不应 24 33 小于。 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 采用。 表 路基面标准宽度 轨道类型 设计最高速度 (km/h) 双线线间距 (m) 路基面宽度 单线 (m) 双线 (m) 无砟轨道 250 300 350 有砟轨 道 250 300 350 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 34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 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 的规定加宽。 曲线加宽值应在 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 (km/h) 曲线半径 R ( m) 路基外侧加宽值 (m) 250 R ≥ 10000 10000 > R ≥ 7000 7000 > R≥ 5000 5000 > R≥ 4000 R < 4000 300 R ≥ 14000 14000 > R ≥ 9000 9000 > R ≥ 7000 35 7000 > R ≥ 5000 R < 5000 350 R > 12020 12020 ≥ R > 9000 9000 ≥ R ≥6000 R < 6000 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 ~ 8 所示。 25 基床以下路堤 基 床 底 层 基 床 表 层 4% 单位: m 线间距 1:m 1:m 4% 4% 4% 4% 4% 图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36 单位: m 线间距 4% 4% 1:m 1:m 图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基床 表层 单位: m 线间距 1:m 4% 4% 4% 1:m 1:1 1:1 4% h 图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基床以下路堤 37 基 床 底 层 基 床 表 层 单位: m 1:m 1:m 4% 4% 4% 4% 4% 4% 图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26 基 床 底 层 4% 基 床 表 层 1: 基床以下路堤 单位: m 1:m 38 线间距 1: 1:m 4% 4% 4% 4% 4% 图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 图 4% 1: 单位: m 线间距 1: 1:m 1:m 39 4% 图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4% 基 床 表 层 1: 单位: m 线间距 1: 4% 4% 4% 1:m 1:1 h 1:m 1:1 图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 面示意图 1: m 基床以下路堤 40 基 床 底 层 基 床 表 层 4% 4% 1: 4% 4% 4% 4% 单位: m 1: m 1: 图 有砟轨道单线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27 基 床 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 41 道为 ,有砟轨道为 ,基床底层厚度为。 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级配碎石 压实系数 K ≥ 地基系数 K30( MPa/m) ≥190 动态变形模量 Evd( MPa) ≥5。高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
相关推荐
03/05 内 容 : 岗位职责 JOB DUTY 职位 POSITION 内内 审审 员员 职级 JOB LEVEL 直属上司 REPORTING TO 财务经理 直接下属 SUPERVISING / 工作概述 Working Describe: 负责审核酒店各种收入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准确性,调整各项收入平衡,汇总入账、完成各种收入统计报表。 主要职责 Major Duty::
送指送到各相关零售点 、 商场 及团体客户 的配送。 配送中心 客户管理服务部协同相关奶站 对此进行管理 、指导、考核、发展。 根据各零售点 、 商场 和团体客户经营 现状 及 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状况,签订 171。 经销协议 187。 并决定 是否给予 信用额度或收取 一定 9 金额 的押金 ,可以 以押金金额作为相关客户的信用额度。 零售点 、 商场 和团体客户的物流
将 结果 性评课 结果 作为 促进学校 改善 课程设置 和 学生选课的重要依据。 图 1 包含三种问卷分类 ( 2) 自定义 定制问卷 “ 最近想了解下 本门课程 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是编制问卷好麻烦。 有没有现成的这类课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供我参考一下。 ” 本平台 默认有四类用户角色:学校管理员、学院管理员、普 通教师、一般用户。 除一般用户以外的所有用户 都 可以 直接 引用已有的
施说明。 - 电气事故保护 - 机械事故保护 - 火灾和爆炸事故保护 - 化学事故保护 - 在处理燃料和化学物品时出现的事故保护 - 急救和事故报告 10.现在任何设备或控制系统所采用的电脑专用软件,需提供的技术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⑪. 软件内容目录表打印本。 ⑫. 流程图、数据表和程序说明。 ⑬. 特殊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说明。 ⑭. 程序设计和系统使用手册。 ⑮. 应用的基本软件
( 1)建设单位介绍委托合同约定的安全监理工作内容和有关法规规定。 ( 2)建设单 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建立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监理)人员及其分工。 ( 3)研究确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共同分析识别和评价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生产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研究确定安全监控的主要措施。 ( 4)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有关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意见要求。 包括:
帮助仍不改正的; ( 2)无故旷工人员; ( 3)严重失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 ( 4)严重违背师德规范,在师生中造成很坏影响,或对领导无理取闹,严重影响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的; ( 5)犯有其它严重错误,不适应幼儿教育工作的; ( 6)未满法定结婚年龄,违反单位计划生育指标的生育者。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允许本人辞聘: ( 1)经教育局人事科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