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svg用户手册内容摘要:

系列产品,通常采用铁芯电抗器,表中列出包括铁芯电抗器在内的成套设备的外形尺寸(不包括高压开关柜)。 高压开关柜由用户自行选定或者采购; 4) 35kV及 10kV且容量在 15MVA以上的 SVG系列产品,通常采用空芯电抗器,表中列出控制柜和功率柜的安装尺寸,给出成套装置整体室内的安装尺寸,可参考此整体安装尺寸进行工程设计; 5) 产品在不断改型中,以上数据敬请参考,本公司保留升 级更改之权力。 产品配置 作为标准产品,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提供了标准配置表中列出的各个组件。 可选配置中的组件则由用户根据自己需要选用,不在标准产品的提供范围,需另外采购。 标准配置 表 12 产品标准配置表 组件名称 配置数量 备注 连接电抗或连接变压器 1 连接电抗为每相一台 启动柜 1 功率柜 1~ 4 视功率范围可分为 多 柜 控制柜 1 备用功率单元 1 技术文件 见装箱清单 用户手册及必要的图纸资料 水冷柜 1 采用风冷的装置无水冷柜 可 选 配置 表 13 产品可选配置表 组件名称 配置数量 备注 保护柜 1 作为连接变压器 或固定电容器补偿 的保护 断路器 柜 1 无 断路器 柜的用户或新用户选用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8 功率单元 用户自选 方便维护 功率单元控制板 用户自选 要求用户具有较好的电子电气维护条件 连接电缆 用户自选 视柜外连接需要时选用 远程监控系统 1 需要远程操作控制时选用 其它 / 用户的其它特殊要求可进行协商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9 第二章 装置 电气 原理与 构成 电气原理 SVG 装置 的主电路 采用链式 逆变器拓扑结构 , Y 形连接, 10kV 装置每相由 12个功 率单元串联组成, 6kV 装置每相由 8 个功率单元串联组成,运行方式为 N+ 1 模式。 下图所示为 SVG 装置的 连接原理 图。 4 8 04 8 04 8 04 8 04 8 04 8 04 8 04 8 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480线电压100004804804804804 8 04 8 04 8 04 8 0480480480480 图 21 10kV 装置的连接原理图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0 4 3 04 3 04 3 04 3 04 3 04 3 04 3 04 3 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430线电压6000 图 22 6kV 装置的连接原理图 10kV 装置的电气原理如下图。 功率单元A1功率单元B1功率单元C1功率单元A2功率单元B2功率单元C2功率单元A3功率单元B3功率单元C3功率单元A4功率单元B4功率单元C4功率单元A5功率单元B5功率单元C5功率单元A6功率单元B6功率单元C6功率单元A7功率单元B7功率单元C7功率单元A8功率单元B8功率单元C8功率单元A9功率单元B9功率单元C9功率单元A10功率单元B10功率单元C10功率单元A11功率单元B11功率单元C11功率单元A12功率单元B12功率单元C121 0 k V系 统光 纤 通 讯光 纤 通 讯 接 口数 据 采 集 与 处 理控 制 与 监 测故 障 与 保 护S V G 装 置 操 作远 程 通 讯 接 口控制柜远 程 后 台系 统C T 信 号P T 信 号开 关 信 号系 统 电 流 信 号负 荷 电 流 信 号图 23 10kV 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装置构成 SVG 装置主要由 五 个部分组成:控制柜、功率柜、启动柜 、 连接电抗 器 和水冷系统。 其中采用风冷的装置无水冷系统。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1 控制柜 控制柜 由控制器、显示操作面板、控制电源、继电器、空气开关等部分组成。 控制电源 提供了 DC24V 和 DC5V 电源系统,为控制器和继电器操作供电。 显示面板 包括了液晶屏显示、信号指示灯和数字显示表。 具体功能见第三章。 操作部分包括启机按钮、停机按钮和复位按钮。 具体功能见第三章。 空气开关 的 功能如下表所示。 表 21 空气开关功能表 开关 功能 K1 K2 K3 K4 K7 K8 控制器由一台西门子 PLC S7200 CPU 模块、一个 PWS1700 触摸屏、一台 QCON主控制器及远程监控计算机 (可选) 组成,如图。 QCON 主控制器安装在一个标准6U 机箱内。 图 24 控制器构成框图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2 QCON 主控制器结构上采用康拓工控的 6U13 槽机箱,其中板卡正面布置如图所示。 Siemens PLC S7200 与 QCON 主控制器之间通过串行通信联系。 电源板信号板控制A板控制B板备用脉冲板GM L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备用备用备用 ( 一 ) 、 10kV 电源板信号板控制A板控制B板脉冲板GM L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M LI NK板备用 (二)、 6kV 图 25 控制器机箱板卡正面布置 图 表 22 各 板卡功能 表 名称 功能 数量 母板 板卡母板 ,提供各个板卡之间的信号联系 1 电源板 提供模拟电源 1 信号 板 模拟、开关信号的 处理 1 控制 A 板 监测、 通信、 采样 计算 1 控制 B 板 核心算法 控制器 1 脉冲发生板 三相脉冲信号产生, 1 GMLINK 板 脉冲信号、通信信号分配及光纤驱动 1 MLINK 板 脉冲信号、通信信号分配及光纤驱动 7~ 11 QCON 主控制器采用二级总线结构。 控制 A 板 完成 人机界面通信、远程监控通信、信号采集,控制 B 板完成核心 的 控制 算法。 控制 A 板输 出 DSP 扩展数据地址总线,在此总线上挂有控制 B 板、脉冲发生板和 GMLINK 板。 GMLINK 输出 FPGA 扩展数据地址总线,此总线挂有 7~11 块 MLINK 板。 脉冲发生板产生的脉冲信号直接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3 分布到各 GMLINK 和 MLINK 板后经光纤发送到各个功率模块。 功率柜 功率柜的主要组件是功率单元。 如图所示为功率柜的外观图。 图 26 功率单元 正面布置图 上图为 6Mvar的 SVG 装置功率柜外观图。 其中每个功率柜分三层安装有 9 个功率单元,每相 12 个功率单元,因此 10kV 装置的功率柜有 4 个。 功率单元的原理和实 物照片如图 所示。 A +A B +B KUVU d控 制 电 路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4 图 27 功率单元 电气 原理 图 直流电容选用薄膜电力 电容。 考虑到串联功率单元 电容器的均压问题,设计中采用功率电阻和 开关串联 的方式 进行放电 ,不但可以实现均压,而且在输入开关断开后,可以给直流电容放电,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电子旁路回路采用进口 IGBT 器件,动作迅速且可靠,保证了功率模块发生故障情况下,控制器可以在 1ms 时间内将故障模块可靠旁路。 功率模块的控制器,除了采样回路、保护回路和输出驱动回路外,几乎所有的逻辑和通讯处理 均采用大规模 FPGA 芯片完成,智能化的设计使得硬件设计简单,软件设计灵活,便于以后的功能修改和升级,而且可靠性高,受功率器件的干扰小。 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使得产品紧凑 、 重量轻,且通用性强,在功率模块发生故障时,用户只需要更换模块,使故障的处理简单化,为恢复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模块的外部接口只有 2 个电压输出端子和 2 个光纤端子,即使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更换模块,不易发生错误,使得维护和检修简单化。 启动柜 启动柜由启动开关、充电电阻、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等几个部分组成。 SVG 装置的启动方式 设计 为自励启动。 在主开关合闸后,系统电压通过充电电阻对功率单元的直流电容进行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额定值的 80%后,控制系统闭合启动开关,将充电电阻旁路。 在装置进行检修时,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提供了安全保证。 隔离刀闸可将装置与系统断开,提供明显的断开点,接地刀闸保证装置输入侧处于 接地状态。 启动柜的 操作说明 详见启动柜面板说明。 连接电抗 器 装置的输出通过连接电抗 器 并联到系统侧。 水冷系统 详见《水冷系统使用说明书》。 QNSVG100M 动态补偿装置 说明书 15 第 三 章 装置 的控制面板 说明 装置的运行状态 SVG 装置带电时,运行在五种 工作状态: 待机、充电、运行、跳闸、放电。 各状态说明 和转换关系 如下: 1) 待机状态 装置上电后立即进入待机状态, 然后 进行自检。 若无任何故障且状态正常,则点亮就绪灯。 若在就绪情况下收到用户 启 机 命令,则闭合主断路器。 主断路器闭合后 即转入充电状态。 2) 充电状态 表示装置的直流电容正在充电,由于装置为自励启动,主断路器闭合即表示装置已经 进入了充电状态。 若在主断路器闭合 后 直流电压 充电到 超过直流设定值,则 自动闭合启动开关以 短路充电电阻, 启动开关闭合后 延时 10s 自动 转入并网运行状态。 3) 运行状态 表示装置处于并网运行的工作状态 ,可 以在各种控制方式下 输出电流,达到补偿无功、负序或谐波 的效果。 若在此过程中出现报警,报警指示灯亮,不影响装置正常运行;若在此过程中出现过流、同步丢失等可恢复故障,装置将闭锁,待手动或自动复位 消除故障后,装置将重新解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