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容摘要:

副教授 自然 地理学 5 区域经济实验教学 否 城市学院 32 刘丹 女 1964 硕士 教师 讲师 数量经济 15 区域经济实验教学 否 城市学院 33 周琳 女 1972 硕士 教师 讲师 土地管理 8 城市规划实验教学 否 城市学院 34 李红霞 女 1963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财政学 12 财政学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35 赵琼 女 1971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财政学 5 财政学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36 陈汉明 男 1978 博士 教师 讲师 财政学 5 财政学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37 郎大鹏 男 1973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财政学 5 财政学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38 刘辉 男 1973 博士 教师 讲师 财政学 10 财政学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39 刘颖 女 1963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税务专业 12 税务专业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40 张春平 男 1964 学士 教师 讲师 税务专业 12 税务专业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41 禹奎 男 1971 博士 教师 讲师 税务专业 2 税务专业 实验教学 否 财税学院 42 徐雪 女 1963 硕士 教师 教授 国际贸易 12 期货贸易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3 康增奎 男 1963 硕士 教师 教授 工商管理 4 期货贸易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4 王军 男 1970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西方 经济学 7 微观经济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5 田新民 男 1967 博士 教师 教授 计量经济 4 计量经济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6 祝合良 男 1966 博士 教师 教授 商业经济 10 商业经济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7 张弘 女 1967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产业经济 5 商务谈判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10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位 中心 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 所属 二级 学 科 中心工作年限 中心 工作 职责 是否专职 人员 所在 单位 48 胡晖 女 1962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计量经济 10 计量经济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49 苏威 男 1973 硕士 教师 讲师 商业经济 4 商业经济实验教学 否 经济学院 50 宋克勤 男 1962 博士 教师 教授 工商管理 11 工商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1 赵慧军 女 1964 博士 教师 教授 工商管理 4 工商管理实验管理 否 工商学院 52 周永强 男 1973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企业管理 5 企业管 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3 王振江 男 1964 学士 教师 副教授 企业管理 4 企业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4 赵越 女 1963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企业管理 4 企业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5 张学平 女 1964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企业管理 4 企业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6 于启武 男 1955 硕士 教师 教授 企业管理 4 企业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7 赵艳 女 1965 博士 教师 教授 物流管理 10 物流管理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8 佘镜 怀 男 1969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电子商务 5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 否 工商学院 59 唐军 男 1962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心理学 5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0 张杉杉 女 1970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心理学 5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1 赵耀 女 1962 博士 教师 教授 经济学 5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2 王桂胜 男 1972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社会保障 5 社会保障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3 吕新萍 女 1966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社会学 10 社会学 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4 徐斌 男 1962 博士 教师 副教授 人力资源 10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5 胡芳 女 1971 博士 教师 讲师 人力资源 8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6 曾宪新 女 1969 博士 教师 讲师 人口学 6 人口经济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7 朱永国 男 1966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人力资源 12 人力资源实验教学 否 劳经学院 68 马立平 女 1962 博士 教师 教授 统计学 10 统计学 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69 刘娟 女 1963 博士 教师 教授 统计学 10 统计学 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70 薛鲁华 女 1952 学士 教师 副教授 数据分析 14 数据分析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11 71 董寒青 女 1963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统计学 14 统计学实 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72 刘黎明 女 1956 博士 教师 教授 统计学 10 统计学 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73 张传宝 男 1964 学士 教师 副教授 统计学 10 经济分析 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74 孙际平 女 1955 硕士 教师 副教授 统计学 14 统计学 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75 孙激流 男 1956 学士 教师 讲师 应用数学 14 应用数学实验教学 否 统计学院 12 2.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1.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观念创新、教育创新、管理创新为主线。 坚持以人为本,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特别是要注重实践与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 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努力培养适应北京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按照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一贯注重实践与实验教学工作,在 2020 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学校还将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项目,得到评估专家组的认可。 我校是财经类大学,以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为主, 经济管理类 专业的 实验 室建设和实验 教学 有其固有的性质和特点。 即:硬件建设以“计算机”为 主,软件以“模拟应用软件”为主( 可在实验室内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或其它实验手段模拟企业真实的经济运行或企业管理过程,实验过程基本等同于现实 企业或公司 的 经济与管理 工作再现 )。 基于这样一个特点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确立了 “以学生为本,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为一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2. 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为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学校制定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实验中心岗位责任制 》等一系列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此外,学校还 在政策上对实验 室建设和实验 教学给予全方位支持: ( 1) 在资金投入方面,在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同时,每年均拿出 50 余万元用于“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日常维护与运行。 ( 2) 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引进高层次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专业人才,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人员编制、考核方法以及奖励制度上对实验教学 人员 给予大力支持。 ( 3) 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重点支持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材建设和实验教学规范管理,支持实验教学立项和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创新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积 极建设面向全校经济与管理类 专业本科学生 的实验教学平台。 ( 4) 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实验性竞赛活动。 3. 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思路 ( 1)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 思路 通过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相关专 13 业均形成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我校 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充分利用好模拟实验教学软件,通过实验教学立项自主开发了一批新的实验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 使实验教学更加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将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实现了从计划、实施到考 核的规范化管理。 三是,打造一支与学校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队伍,使其满足实验教学工作的要求。 四是,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形成科研与实验教学的互动机制,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 2)实验室建设思路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中明确了我校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的建设思路。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从建设一流财经大学需要出发,紧紧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为 龙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为重点,以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按照信息化、系统化、高起点、综合性原则,“发展硬件,充实内涵,优化配置,共享资源,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形成与理论教学互为支撑、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建设工作走上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建设目标 : 建成 5 个信息化程度高、实验条件优秀、实验内容丰富、资源共享性强、特色突出,在国内财经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校级实验教学中心,争取建成 12 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形成体 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条件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 在中心实验室建设上,结合我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建设以下实验室:经济分析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沙盘推演、劳动科学、数字化金融、会计综合模拟、会计财务模拟、税务与资产评估仿真、数字化调查、数字城市等 10 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面向全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放。 经过近些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学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共投入 800 余万元,对中心的软硬 件条件进行 了 更新 改造 ,形成了信息化程度高、软硬 件条件好、实验内容丰富,管理规范、设备利用率高的 北京市 实验 教学 示范中心。 14 4. 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我校把经济 与 管理类实验教学定位于: “运用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类课程全面结合,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为核心,信息化、高水平,服务于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全部课程统筹规划,修订了各门 课程的教学大纲, 将实验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组 成部分纳入到课程教学大纲中,并按实验项目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学大纲。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整合全校相关资源,建立与完善 了 课程单项性模拟实验、课程综合性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模拟实验、跨专业综合性模拟实验、校内模拟实习与校外 基 地实习等六个层面的模拟体验式教学课程体系, 努力 探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 ( 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 实验中心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全面开放”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 各本科 专业开设实验课程 和供学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研究使用。 为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室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心内部搭建了局域网络,将各实验室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验中心各实验室设置各自主要实验项目和服务面向的同时,很多可在网络上进行实验的实验项目在实验中心各个实验室均能完成,实验中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服务于经济、管理类共 23 个专业,占学校专业总数的 68%。 服务学生总数:本科生 6764人,研究生: 1190 人。 各实验室主要面向如下 : 经济分析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