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洲集团化工行业信息报道20xx年12月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而言,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合作机会。 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资物流企业,而是来自国内同行,如果其他同行抢占了与外资企业合作的先机,使自身地位得到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将会构成很大的威胁。 国内物流企业应抓住机遇, 积极寻求与外资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带动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 物流作为化学工 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化工企业而言,抢占先机意味着抢先获得资源,企业通过改善物流环节,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制革、合成革、化纤等环保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国家环保总局昨日公布了包括化纤行业、制革、合成革等七项清洁生产的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 所谓清洁生产标准即是根据清洁生产战略,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工艺路线、设备采用、废物利用各个环节入手,明确生产全过程控制的内容和目标,重点考察生产工艺与装备选 择的先进性、资源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污染物产生的最小化、废物处理处置的合理性和环境管理的有效性等指标而制定。 标准主要是控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 本次公布的六个行业包括味精、制革、合成革、铅酸蓄电池、玉米淀粉以及化纤。 这些行业大多对于环境或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或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自 2020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制定 30多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已经发布和在编标准共 55 项。 发布的行业基本涉及了如钢铁、有色、纺织、造纸、化工等国家污染物质重点控制行业。 而在编国家标准 30 项,包括钢铁、有色冶金、 化工、酒精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宾馆饭店等 20 多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 重点还是围绕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行业,同时扩展到涉及面比较广的第三产业如宾馆饭店、餐饮等行业,以及应用量比较大的制革等轻工行业。 通信报道 化工报道 企业管理部编辑报 告 第 5 页 聚氨酯动态 华光树脂推出新型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软包装行业来说 ,印刷和复合工序的溶剂排放一直比较严重。 在复合工序中 ,尽管乙酸乙酯的毒性不大 ,但仍属于控制排放的物质。 在中国加入 WTO 组织之后 ,发达国家更是对我国的食品出口设置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 ,对于软 包装食品不仅要求食品本身符合国家标准 ,而且要求软包装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料都必须和国际标准接轨。 目前 ,我国复合软包装常用的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由于在复合材料中含有微量游离的异氰酸酯单体而被发达国家所限用 ,所以软包装所用的胶粘剂将逐步朝着水性化、无溶剂化方向发展。 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水性胶粘剂在塑料、铝箔等材料上使用效果较差。 新东方集团华光树脂有限公司通过近 1 年的研制 ,开发的 U7750/H100 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 ,性能指针已达到实用性、安全性、衍生性的要求。 醇溶性聚氨酯胶比酯溶性聚氨酯胶更有利于环保醇溶性 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和固化剂均不含异氰酸酯 (NCO)和游离的 TDI,因此在生产和复合膜应用过程中都是无害的、卫生的 ,是一种环保型的聚氨酯胶粘剂。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其固化剂内含有较多的游离 TDI,生产过程和施工过程均对工人的健康有损害。 另外 ,在使用过程中制品可能发生水解 ,释放出一种致癌物质 TDA。 近年来 ,我国塑料软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 ,带动了食品、日化及医药等行业的技术进步 ,这些行业的进步又刺激了塑料软包装的市场需求。 工业品包装、家庭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药品包装也大量采用塑料软包装。 与此相适应 ,塑料软包装的绿色化也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包装行业所使用的粘合剂 ,已普遍采用环保型产品 ,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大量使用双组分无溶剂性胶粘剂 ,但由于使用成本等因素 ,仍有 40%左右采用溶剂性胶粘剂 ,其中 95%以上为醇溶性胶粘剂。 此前 ,醇溶性聚氨酯胶 粘剂在国内还没有正式产品 ,需求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 ,所以在国内仅有几家外资和合资复膜包装企业使用 ,进口的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很难推广。 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国外于上世纪 80 年代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 ,而在我国的开发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 ,国内已有一些厂家开始生产醇溶性聚氨酯胶粘剂 ,如北京化工研究院、浙江新东方等 ,已形成了 1000t 左右的市场规模 ,今后其市场覆盖率必将不断得到提高。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研究有方向 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如机械强度高、粘结力强、收缩率低、稳定性好、加工性能优良 等,被广泛使用于涂料、粘结剂、电气产品、土木建筑、夏合材料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性脆、不够强韧、抗冲击性差,成为影响其市场进一步扩大的难题,为比必须对其进行改性。 目前对环氧树脂采用的主要改性方法之一,就是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日前国内科研人员通过设计一系列方案,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树脂改性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种类及反应机理,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就是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得 2 者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从而达 通信报道 化工报道 企业管理部编辑报 告 第 6 页 到提高环氧树脂韧性,同时不降低其强 度、耐热性的目的 . 然而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时由于原料的多样性,且各种原料所含官能团在一定程度上可发生反应并且相互产生影响,使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机理复杂化。 通常的文献上只是笼统的根据各种原料的工能团指出了体系内可能存在的反应,或者仅就开始原料和最终产物做结构分析,而并未对反应过程做进一步的研究。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的研究,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研究所用实验原料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 (TDl)、聚醚 2 1, 4丁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l, 2环氧环已烷 4, 5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MeTHPA)、 2, 4,6三 (二甲胺基甲基 )苯酚 (DMP30)等。 端异氰酸酯基 PU 预聚体、 IPN 产物都在实验中制备 . 性能检测则采用 AVATAR360 型红外分析仪 (美国 Nicolet 公司 ),对原料 TDE— 8聚醚二元醇 GM210 以及 PU 预聚体、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固体样品采用溴化钾压片法进行检测,液体样品直接测试或经过四氯化碳稀释后检测。 结果表明:首先促进剂 DMP30 进攻酸酐生成羧酸盐阴离子;其次羧酸盐阴离子 和环氧基反应生成氧阴离子;最后氧阴离子与另一个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