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min 流 速分离最为满意 ( 保留时间为 7. 00 min)。 实验中还发现 , 前一个样品测试完成后马上进样 第二个样品 , 会使基线升高 , 干扰峰增多 , 被测组分不 能分离 , 主要是由于采用乙腈 ∶ 水 ( v ∶ v, 4 ∶ 96) 等度洗 脱时 , 干扰组分在 20 ~ 25 min 流出 ( 样品运 行时间为 10 min) , 正好对后面的样品测定形成干扰。 在丙烯酰 胺色谱峰完全流出后 , 通过提高流动相中乙腈比例 ( 4. 0%上升到 100. 0%, 梯度洗脱程序 ) 和加大流速 ( 4. 0 mL /min) , 一方面缩短干扰峰的保留时间 , 另一 方面清洗了色谱柱 , 降低了柱头压并活化了色谱柱 , 从 而缩短了进样间隔 ( 30 min) , 提高了分析效率。 2. 3 固相萃取条件的选择 SPE 柱净化是目前较多采用的前处理方式 , 一般 需要合并使用多根 SPE 柱。 经比较了 Oasis HLB 和 Anpeleclean MEP ( 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与 Oasis MCX SPE 柱联合净化的效果 , 发现 HLB 与 MCX 联合净化的回收率可达 98. 2%, 而 MEP 与 MCX 联合 净化的回收率仅为 62. 3%。 同时比较了不同洗脱剂 的效果 , 用甲醇洗脱时色谱峰干扰较多 , 很难得到满意 的丙烯酰胺色谱峰 , 用水洗脱时干扰较少 , 被测组分峰 可达到很好的基线分离 ( 图 如下 )。 2. 4 标准曲线线性及检出限 将丙烯酰胺标准品用纯水配制成 0. 0 0. 0. 0. 0. 0. 50、 1. 00、 2. 00 μ g /mL 的标准溶液 系列 , 按确定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测定 , 在 0. 05 ~ 2. 00 μ g /mL 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0. 9995。 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经 3 倍和 10 倍 信噪比计算分别为 10 μ g /kg 和 31 μ g /kg( 图 如下 ) 2. 5 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取高 、 低 2 种浓度的样品各 5 份 , 分别加入 1 000 μ g /kg 标准品 , 经计算平均加标回收率为 98. 2%, 相对标准偏差 ( RSD) 为 7. 8% ( 图 如下 )。 同一 样品连续测定 3 d 的日间 RSD 为 4. 3%。 1. 标准 2. 样品 3. 加标样品 2. 6 质控样测定 对 FAPAS 饼干质控样 ( T3021, 英国 ) , 经平行处 理 5 个样品的测定结果为 ( 747. 0 177。 58. 0) μ g /kg, 符合 质控样的真实值 862( 580 ~ 1144) μ g /kg, 说明整个测 定方法准确度是可靠的。 2. 7 样品测定 测定了 16 份薯片 ( 条 ) 及饼干类市售食品 , 每个 样品平行测定 3 次 , 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范围为 93 ~ 1 325 μ g /kg, 其中薯 片 ( 条 ) 的平均含量为 596 μ g /kg, 高于饼干的平均含量 270 μ g /kg(如下) 薯片 ( 条 ) 及饼干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 x- 177。 s) 样品名称丙烯酰胺含量 ( μ g /kg) 巴西烧烤味立体脆 326 177。 21 烧烤味薯片 545 177。 19 田园薯片 879 177。 62 番茄味薯片 635 177。 33 甘薯片 460 177。 41 油炸薯片 1325 177。 102 炸薯条 ( 快餐店 ) 650 177。 45 小小酥 465 177。 32 香辣味麦烧 125 177。 10 蔬菜梳打饼干 325 177。 20 美味酥 164 177。 8 无 添糖消化饼干 450 177。 19 小丸煎饼 106 177。 8 牛奶芒果味饼干 152 177。 13 夹心威化饼干 93 177。 6 饼干 552 177。 23 3 讨论 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2 155 g /L) , 水是 理想的提取溶剂 , 用水提取还可以去除油炸食品中大 量有机物。 在提取过程中为避免糊化和丙烯酰胺变 性 , 不宜加热 ( 温度不超过 40℃ ) 和超声提取 [ 6], 而且 加热或超声波震荡可产生微小颗粒堵塞固相萃取柱 ( SPE) , 降低净化效率。 对于富含脂肪的样品 , 需要先 用正己烷去脂。 本次研究发现 , 去脂后的样品或脂肪 含量较少的样品在 0℃ 14 500 179。 g 高速离心后 , 少量脂 肪层被固化 , 可以轻易被去除 , 简化了提取步骤 , 大大 提高了提取效率和消除干扰。 在色谱分析过程中运用 梯度洗脱程序快速去除脂溶性干扰物质并活化了色谱 柱 , 从而缩短进样间隔 , 提升了分析效率。 丙烯酰胺的最佳分析方法应是 GC - MS 或 LC - MS 法 , 但仪器比较昂贵且分析要求高 , 不易推广应用。 本法采用了 FAPAS 饼干质控样 , 其基质与被测样品相 似 , 质控样的真值包括了 GC - MS 和 LC - MS 等方法 的测定结果。 本法测定的结果完全符合 质控样要求 , 避免了待测样品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 保证了整个测定 方法的准确可靠。 178。 38178。 霉菌计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 moulds and yeasts)的计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冰箱: 2℃ ~ 5℃。 恒温培养箱: 28℃177。 1℃。 均质器。 恒温振荡器。 显微镜: 10179。 ~ 100179。 电子天平:感量 g。 无菌锥形瓶 :容量 500 mL、 250 mL。 无菌广口瓶: 500 mL。 无菌吸管: 1 mL(具 mL 刻度 )、 10 mL(具 mL 刻度 )。 无菌平皿:直径 90 mm。 无菌试管 : 10 mm179。 75 mm。 无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3 培养基和试剂 马铃薯 葡萄糖 琼脂培养基 孟加拉红培养基 4 操作步骤 样品的稀释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 25 g 样品至盛有 225 mL 灭 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振摇,即为 1:10 稀释液。 或放入盛有 225 mL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2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 25 mL 样品至盛有 225 mL 无菌蒸馏水的锥形瓶(可在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取 1 mL 1:10 稀释液注入含有 9 mL 无菌水的试管中 , 另换一支 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吸 ,此液为 1:100 稀释液。 按 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次 1 mL 无菌吸管。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 2 个~ 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 在进行 10 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 1 mL 样品匀液于 2 个无菌平皿内。 同时分别取 1 mL 样品稀释液加入 2 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及时将 15 mL~ 20 mL 冷却至 46℃ 的马铃薯 葡萄糖 琼脂或孟加拉红培养基 (可放置于 46℃177。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倾注平 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倒置, 28℃177。 1℃ 培养 5d,观察并记录。 菌落计数 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记录各稀释倍数和相应的霉菌和酵母数。 以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表示。 选取菌落数在 10 CFU~ 150 CFU 的平板,根据菌落形态分别计数霉菌和酵母数。 霉菌蔓延生长覆盖整个平板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5 结果与报告 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 倍数计算。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 15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 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平板上菌落数均小于 1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如为原液,则以小于 1 计数。 报告 菌落数在 100 以内时,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采用两位有效数字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 于 100 时,前 3 位数字采用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后,取前 2 位数字,后面用 0 代替位数来表示结果;也可用 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此时也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称重取样以 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 CFU/mL 为单位报告,报告或分别报告霉菌和 /或酵母数。 志贺氏菌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志贺氏菌 (Shigella) 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 设备和材料如下: a) 恒温培养箱: 36 ℃177。 1 ℃; b) 冰箱: 2 ℃~ 5 ℃; c) 膜过滤系统; d) 厌氧培养装置: ℃177。 ℃; e) 电子天平:感量 g; f) 显微镜: 10179。 ~ 100179。 ; g) 均质器; h) 振荡器; i) 无菌吸管: 1 mL(具 mL 刻度)、 10 mL(具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j) 无菌均质杯或无菌均质袋:容量 500 mL; k) 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 l) pH 计或 pH 比色管或精密 pH 试纸; m)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 新生霉素。 麦康凯( MAC)琼脂。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 XLD)琼脂。 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 三糖铁( TSI)琼脂。 营养琼脂斜面。 半固体琼脂。 葡萄糖铵培养基。 尿素琼脂。 3 β 半乳糖苷酶培养基。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糖发酵管。 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 粘液酸盐培养基。 蛋白胨 水、靛基质试剂。 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 生化鉴定试剂盒。 操作步骤 增菌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 25 g( mL),加入装有灭菌 225 mL 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杯,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 8 000 r/min~ 10 000 r/min 均质;或加入装有 225 mL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连续均质 1 min~ 2 min,液体样品振荡混匀即可。 于 ℃177。 1℃,厌氧培养 16 h~ 20 h。 分离 取增菌后的志贺氏增菌液分别划线接种于 XLD琼脂平板和 MAC 琼脂 平板或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平板上,于 36 ℃ ℃培养 20 h~ 24 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 宋内氏志贺氏菌的单个菌落直径大于其他志贺氏菌。 若出现的菌落不典型或菌落较小不易观察,则继续培养至 48 h 再进行观察。 志贺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 1。 表 1 志贺氏菌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 志贺氏菌的菌落特征 MAC 琼脂 无色至浅粉红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 XLD 琼脂 粉红色至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或不齐 志贺 氏菌显色培养基 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 初步生化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 2 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 TSI、半固体和营养琼脂斜面各一 管,置 36 ℃ ℃培养 20 h~ 24 h,分别观察结果。 凡是三糖铁琼脂中斜面产碱、底层产酸(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蔗糖)、不产气(福氏志贺氏菌 6 型可产生少量气体)、不产硫化氢、半固体管中无动力的菌株,挑取其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分型。 生化试验及附加生化试验 生化试验 用 中已培养的营养琼脂斜面上生长的菌苔,进行生化试验,即β 半乳糖苷酶、尿素、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毕业设计
相关推荐
现 10% ( 由 DBDS 根据 PSR 整体业务表现打分,满分 100。 ) 特别奖励 对 表现特别突出、业绩最突出 的前 6 名 PSR 员工 , 由渠道发展 经理推荐上报, 渠道 总监 和销售总监确认同意后, 给予每人 2020 元特别 奖励。 特别奖励将在次年一月份与当月工资一起发放,个人所得税由得奖员工 自己承担。 绩效分数 飞利浦的工作年限 满 1 年 满 2 年 满 3 年 和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汉中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制 11 申 请 人 基 本 情 况 负责人姓名 身份证号 营业执照编号 代码证号 从业总人数 技术人员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产品执行 标准 审查组审查 结论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县区质监部门审查 意见 (印章) 年 月 日 附件 2: 12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承诺书 生产单位: 生产产品: 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类型 风险估计 是否需要降低风险 严重度 概率 风险水平 20 **********有限公司 风险 控制的实施和结果 文件编号: 产品名称: 拟 制: 年 月 日 审 核: 年 月 日 批 准: 年 月 日 ********** CO. , LTD 21 修 订 记 录 制定 /修订 日期 修订内容 版次 总页数 拟制 审核 审核 22 1. 产品描述 2. 概述
清理完毕 ,不得留下任何临建的痕迹 ,要进行平整 ,恢复原有的条件。 项目管理实施计划 30 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严格执按照国家标准、公司《程序文件》、《管理手册》中规定的内容,认真做好施工图会审、技术交底和其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施工方案、备料计划的编制,完成材料的采购、施工机械和人力资源配置及施工临建等工作,满足施工准备要求。 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