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内容摘要:

,要使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得到增加,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审计干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扎实、工作纪律严明的职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确保审计机关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三、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审计干部队伍,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职业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审计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应着力构建四 大职业体系。 (一)构建审计岗位标准体系。 一是资格准入,提高 “ 门槛 ”。 参照法官、检察官的管理模式,对审计干部实行资格准入制。 凡进入审计机关的,除具备一般公务员的资格之外,还要取得由国家通过组织考试考核颁发的审计职业资格证书。 审计职业化标准可以根据审计业务所涉及的知识结构与实务技能的需要,分门别类设置若干系列的审计职业标准,然后根据不同的职业标准,组织不同的审计职业统一考试。 这种考试,可以是单项的技术认证考试,也可以是多项或全能的审计职业等级考试。 以此抬高审计机关的准入门槛,为建设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 打下基础。 二是明确职责,竞争上岗。 按照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制定出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目标。 对中层领导的任命,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竞争上岗,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从而提高审计干部队伍管理的科学性。 三是规范岗位,优化配置。 按照每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具有审计职业特色的岗位规范。 此外,在审计机关内部坚持换岗轮岗制度,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让每名审计人员熟悉每个岗位的工作,做到可以胜任审计机关任一岗位,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梯次合理的审计专业队伍。 对工作不胜任现职的审计人员,通过末位淘汰制交流出审计 机关,确保审计干部队伍的专业化素养。 (二)构建审计职业培训体系。 建立和完善审计职业培训制度,逐步形成伴随审计人员职业生涯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旨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业务技能。 一是加强审计职业基本技能培训,打造 “ 行家型 ” 审计干部。 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需要,加快专业人才培养,通过综合采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专题培训和审计业务经验交流,增强实效性。 大力支持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相关职称考试,要求从事审计工作满五年取得审计师资格或具备与审计相 关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确保必要的专业胜任能力。 建立与职业化培训管理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出台审计人员的职业绩效考评标准和体系,全面如实反映学习工作状态和成果,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审计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