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发言材料6000字内容摘要:

、校刊、杂志上公开交流或发表的仅有 6 篇,其中给《班主任之友》连续投稿多次,直到第 4 篇文章《三年求索,其路漫漫》一文才得以在 **年第 12 期上公开发表。 抓住教育契机,深刻反思探究,及时撰文总结,对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一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专业的教学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沉淀,需要积累。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教授曾说过: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 你若盛开,蝴 蝶自来。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8 年来,我经历了两轮高一至高三循环 ,外加两次高一教学磨炼 ,我的主要体会是:挖掘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表 ,践行校本研修的方略图。 怎样提升内驱力呢。 海尔集团 CEO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什么是不简单。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什么是不容易。 把每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认真的做好就是不容易。 ” 我觉得作为平凡的教师,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么就该潜下心来教书育人,把教学这一件事情努力做好,此生足矣。 我也觉得自己挺幸运,在 **中学这个大家庭里, 先有学校教师成长 “ 青蓝工程 ” 和 “ 一三六十 ” 培养计划,后有省教育厅推出的 “ 三级三类 ” 骨干教师体系建设规划,推动着自己很快地明晰了专业发展方向、清楚了专业成长路线。 我认为,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校本研修的确是有效的捷径: 第一,自主研修,积淀厚度。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科教学的灯塔,其中渗透着新课改理念及学科思想精髓,只有熟悉了课程标准,才能够高效准确地研读教材。 研读教材通常有三重境界,一是读懂,二是读透,三是读活。 其中读懂主要是明确知识体系,读透主要是领悟编者意 图,而读活则是恰当取舍整合。 教师专业功底包括教学语言及规范书写等基本素质、教学设计与课堂调控等基本技能、教材整合与问题解答等基本能力。 在夯实专业功底方面,主要途径是研读专业书籍、求教师傅指导、同课异构反思、加强习题训练。 第二,同伴互助,拓展宽度。 教研组内听评课研讨活动,是教师发展的练兵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本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参加听课,需要做到有备而听、有的而观、有序而记、有思而议;本着互助提高的目的开展评课,评课宜于小而准、诚而精。 各级各类赛教活动,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特别是赛前磨课,对于教师剔除课堂浮华、回归教育本真、完善教学细节、提升教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赛教是一种历练,更是一次萃取。 本人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也就是 **年,积极参加校、县赛教,有幸 代表 **县高中物理学科参加了 “** 市第二届新课程优质课展评活动 ” ,在参赛前得到了师傅安登芬老师、师训教研中心詹先锋老师的悉心指导,最终荣获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次参赛于我而言意义重大,之后我还参加了县、市理化生实验技能大赛,这些都为后来参加县、市、省级教学能手大赛奠定了基础。 第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