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内容摘要:

受咨询 30000余人次;建立创业指导站 64 个,聘请创业指导员 193 名;宣传政策解读、典型事例、重大事件 59 件次。 ,提高发展水平。 一是严肃工作纪律。 县政府要求在试点期间,工商局干部职工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得参与创业申请,微企工作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请、馈 赠和谢礼,一经查实,予以纪律处分。 二是规范服务质量。 多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明确审核内容、操作步骤和具体流程;开辟 “ 微型企业申办绿色通道 ” ,强力推行 “ 一站式 ” 和 “ 一条龙 ” 优质服务,专人专柜负责办理微型企业的登记申请,做到咨询服务 “ 一口清 ” ,发放资料 “ 一手清 ” ,办理事项 “ 一次清 ”。 三是规范申办流程。 按照创业扶持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微型企业申办提交材料规范》、《微型企业申办流程图》,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各工商所,形成了宣传口径统一、审查标准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报送资料统一的 “ 四统一 ” 发展模式。 机制,提高发展质量。 一是健全市场准入机制。 从经营场地、雇工人数、投资数额、经营项目等方面完善准入标准。 强化对微型企业准入的监管,防止出现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等行为的发生。 二是健全引导扶持机制。 制定《 **县微型企业重点扶持产业目录》,有意识地引导创业申请人围绕我县重点产业发展微型企业,有意识地协助各乡镇街道创建微型企业创业园和特色微型企业种植、养殖基地。 三是健全创业培训机制。 在培训管理、受训人员考察、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方面进行规范。 邀请西南大学、贵州民族学院、长江师范学院和武汉大学的教授对县内 800 余名学员进 行了培训,增长了创业者的知识。 四是健全资金审批监管机制。 对微型企业的账户开设、资金使用申请,要求在 2 个工作日内审批完结,确保资金使用审批工作的便捷、高效。 坚持 “ 定向支用 ” 和 “ 申报审查 ” 的原则使用财政补助资金,杜绝不抽逃注册资本金、不搞空壳公司、不投机经营的 “ 三不 ”行为。 4.跟踪服务,加强后续帮扶。 一是加强定期巡查,防范监管风险。 加强对微型企业的行政指导,定期进行微型企业回访,规范微型企业日常经营行为,防止恶意骗取补助资金的现象发生。 二是加强部门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召开了 **县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推进会 5 次,组织银行深入企业对结,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及三峡银行对 170 户微型企业进行了贷款,贷款金额 万元。 截至 8 月 20 日止, **县金融机构已为 29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