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经验交流六篇内容摘要:
岷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扎根一线,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不断引导他们融入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 抓教育培养,确保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 7 天,着重从 农村工作政策法规、基本知识、工作方法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经验少,对农村状况了解不深的实际,建立了 “3+1” 帮带培育机制,即组工干部、乡镇干部、村干部同时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熟悉村情民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取先学后讲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对县、乡(镇)文件内容进行提炼,转换表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想就懂得,最大程度提高宣传效果,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争当惠农政策宣传的 “ 小喇叭 ” 、征询民意 “ 小记者 ” 、业务理论 “ 小导师 ” 、为民服务 “ 小帮手 ” 的良好氛围。 抓管理考核,确保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 县委组织部牵头协调抓统筹,县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抓落实,乡镇党委履行职能抓管理,村级党组织立足村情抓实践,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向大学生村官发放民情日志和工作日志,要求详细记录走访群众情况、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等,做到 “ 一日一记录、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 ” ,促使大学生村官日有所为、周有所感、月有所获。 抓激励关怀,确保大学生村 官有为有位。 针对农村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坚持从关心入手,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规定,按照新录用公务员标准按月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报酬,并及时为在岗大学生村官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障措施,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安心工作营造了良好条件。 畅通优秀大学生村官上升通道,将工作扎实、无私奉献、实绩突出、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在村 “ 两委 ” 换届选举中, 3 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 1 名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 1 名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先后有 13 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乡镇公务员, 4 名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篇四 xx 县通过建立 “ 培训、考核、使用、管理 ” 四项机制,着力为大学生村官锻炼提高创造条件,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大学生村官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中贡献力量。 深化培训提素质。 整合组织、民政、林业、扶贫等部门资源,以涉农法律法规、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狠抓 “ 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培训 ” 三个环节。 大学生村官在下派之前,统一参加全县的岗。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经验交流六篇
相关推荐
14 号)明确要求审计工作应当 “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 对证据收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依法收集证据是从客观事实上升到法律事实的要求。 法律事实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裁决机关和司法机关据以定案裁判的依据,是经过实体法的检验和程序法的过滤的客观事实。
实际,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小屯工业园区和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工作,努力培育经济新亮点。 把改善农村环境、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继续擦亮 **特色农业这块牌子,抓好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区和国家高 效马铃薯示范区建设。 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策资金、物资,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相信有县委
,继续加强对被判处缓管免刑人员,以 及刑释解教人员的跟踪帮教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社会管理秩序。 法院 “ 三项重点工作 ” 心得体会(强化五种意识)。 要继续加大公开审判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市法院广泛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要进一步加强改进行政审判工作,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 对于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 “ 主心骨 ” 和 “ 定盘星 ”。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信念学、带着感 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真正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把学习成果体现到政治能力的提高上,提高政治站位
做到不因局势纷繁复杂而迷向,不为眼前即得即失而纠结,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自己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 :“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和博古,都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党中央,因而接二连三地犯了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党的事业蒙受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