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经验交流六篇内容摘要:

岷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扎根一线,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不断引导他们融入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为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 抓教育培养,确保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 7 天,着重从 农村工作政策法规、基本知识、工作方法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针对大学生村官基层经验少,对农村状况了解不深的实际,建立了 “3+1” 帮带培育机制,即组工干部、乡镇干部、村干部同时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熟悉村情民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取先学后讲的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对县、乡(镇)文件内容进行提炼,转换表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村民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想就懂得,最大程度提高宣传效果,逐步形成大学生村官争当惠农政策宣传的 “ 小喇叭 ” 、征询民意 “ 小记者 ” 、业务理论 “ 小导师 ” 、为民服务 “ 小帮手 ” 的良好氛围。 抓管理考核,确保大学生村官履职尽责。 县委组织部牵头协调抓统筹,县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抓落实,乡镇党委履行职能抓管理,村级党组织立足村情抓实践,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向大学生村官发放民情日志和工作日志,要求详细记录走访群众情况、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等,做到 “ 一日一记录、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 ” ,促使大学生村官日有所为、周有所感、月有所获。 抓激励关怀,确保大学生村 官有为有位。 针对农村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实际,坚持从关心入手,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大学生村官福利待遇规定,按照新录用公务员标准按月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报酬,并及时为在岗大学生村官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保障措施,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安心工作营造了良好条件。 畅通优秀大学生村官上升通道,将工作扎实、无私奉献、实绩突出、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及时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在村 “ 两委 ” 换届选举中, 3 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 1 名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 1 名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先后有 13 名大学生村官考录为乡镇公务员, 4 名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篇四 xx 县通过建立 “ 培训、考核、使用、管理 ” 四项机制,着力为大学生村官锻炼提高创造条件,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大学生村官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中贡献力量。 深化培训提素质。 整合组织、民政、林业、扶贫等部门资源,以涉农法律法规、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狠抓 “ 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培训 ” 三个环节。 大学生村官在下派之前,统一参加全县的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