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推行直补个人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 鼓励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向培训机构付费参加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取得国家资格证书后,个人申请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如: 20xx 年,市就业局共举办中式烹饪、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保育员、汽车维修工等直补个人培训班 12 期, 61xx 人付费报名参加培训,学员完成培训和技能鉴定后,个人按照要求申请职业培训补贴。 将培训费由原来的补贴给培训机构逐步转为向培训学员发放培训补贴,在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的同时,还 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 三、农民培训意愿调查及培训成效 (一)农民培训意愿调查。 在培训专业和内容上,通过我们随机走访调查了 50 名群众,约 75%的人愿意参加城乡就业技能培训,普遍希望学习务工就业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收入。 群众希望培训和学习的专业主要是驾驶员、烹饪、物业、电商等。 剩余约 25%的受访群众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原因是个别已经有所从事职业的资格证,大多都是因为没有时间,不想耽误自己务工挣钱;在培训费用上,农民普遍倾向于免费培训或低价格培训,对学费高的驾驶员等兴趣浓厚,如果让先付费后报销的付费方 式表示有所顾虑;在培训地点上,大多数农民希望就地就近进行培训,其中: xx8%的农民选择镇村作为培训地点; xx3%的农民选择县作为培训地点; 9%的农民选择市或其他部门作为培训地点。 在培训时间上,大多数农户倾向于短期培训,其中:期望培训时间在 1至 3天的占 68%;期望培训时间为 xx至 7天的占 18%;期望培训时间在 7 天以上的占 1xx%。 其他方面,大部分愿意参加技能培训的群众都希望能有适当的务工补贴。 (二)技能培训成效。 一是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提高了学员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学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观摩学习,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培训使农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农民劳动的科技含量。 二是培训使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明显增长。 接受培训的劳动力就业成本相对较低,就业成功率与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民相比要高。 受过培训的劳动力家庭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占 52%%,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 xx8%,而未受过培训的劳动力家庭,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占 63%,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 37%。 三是技能为稳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技能人才的需求已是刚性需求。 从制造业的技工岗位,到保育员、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服务业岗位 都处于人才紧缺状态,持证人员更是企业眼中的抢手货。 企业需要技术型人才,求职方渴求更好的岗位,技能就成了联系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最好的黏合剂。 四是技能培训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家庭中,平均每户全年纯收入比未受过培训的家庭年收入多 1729 元,高 %。 培训使农民的社会参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 五是用工企业普遍反映参加过培训的群众明显从整体素质、接受速度、上岗能力和企业融入等方面都比未受训的要快。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程度偏低。 农村劳动力自 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以 xx 市生态移民地区为例,文盲、半文盲占总人数的 1xx%,具有初高中文化知识结构占 78%左右,大中专以上占 8%。 一些培训机构反映:部分农民最信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学技能的方式,对课堂教学培训方式不适应。 在技能培训中,理论考核过不了关,导致参训学员考证通过率低,给技能培训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参加培训意愿较低。 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大批年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