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升基层审计工作监督质效的思考内容摘要:
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员外,真正在一线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不足 10 人,大型审计项目人员组成显 得捉襟见肘,很难组建 2 个审计组。 且个体素质因年龄、工作阅历不同导致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越来越多的审计任务,人与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现。 二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结构断层现象十分严重。 年老的审计人员逐步退休,而新进人员因缺乏临战经验,不能够在工作中快速进位,独挡一面工作。 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性、复合型人才。 新常态下审计的职能已从财务检查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对审计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战略性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这无疑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业务知识、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挑战,而基 层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多以会计类专业为主,专业知识缺乏与审计项目不对口的矛盾突出,特别是计算机、工程造价、资源环境、法律专业类的审计人才匮乏,成为当前制约基层审计机关创新突破的最大短板。 四是人才培养渠道不畅通。 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壁垒、政企分制,人才流动关卡多、阻力大、流动难,造成人才进口不通、出口不畅,致使基层审计机关优秀人才选不进来、成熟的人才留不下来、不适应的人员推不出去。 人才培养渠道单一,多以训代练,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审计人员往往是被动学、应付学,现学现卖,知识的补给不足,业务功底不扎实,创新能力明显不 够。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 基层审计机关补充人员全部为事业单位,政治出路相对较窄,工资补贴远低于国家公务员,形成政治经济上待遇差异,导致年轻的审计人员跳槽现象多。 (四)基层保障不够。 经费保障困难。 一是经费保障水平低。 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的加剧,基层审计机关经费保障明显出现困难。 二是人员身份不同带来经济待遇上的不公平。 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人员身份各异,事业编制人员不能享受公务用车等改革性补贴,经济待遇明显存在不平衡,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交通工具无保障,出行困难。 因车改基层审计机 关原有车辆统一上交,而随着异地交叉审计、审计工作任务的加重,审计人员外出审计、审计过程中调查车辆无法保障。 (五)审计成果运用不够。 加强审计整改是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具体措施,是推动重大政策落实、推动标本兼治、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而实际工作中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很难 100%真改真到位。 一是由于部分单位认识不到位。 少数单位没有切实履行整改第一责任,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总以客观原因掩盖事实真相,没有从主观认识去落实具体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二是依赖思想严重,沟通不及时、不主动。 尤其是在上审下审计 项目中,在审计过程中和征求意见阶段,不主动与审计组沟通,及时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出了问题总认为有领导出面沟通,有地方审计部门协调。 涉及责任共担的问题存在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以至于工作衔接不到位,整改不及时。 三是部分问题难以整改到位。 主要是由于特定背景、特殊情况、特定事项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无法真正整改落实。 如因未按规定要求履行政府采购手续、未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和严格合同管理而形成了诸多管理上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根治。 三、解决问题建议 基层审计机关要主动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着力提升审计工作质效,必须紧紧围绕审计工作全覆盖目标要求,准确把握审计工作发展规律,抓住审计思维理念创新、审计监督体系建设、审计队伍能力提升、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审计信息化建设短板突破等关键,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在路径、重点、方式及保障等方面下。对提升基层审计工作监督质效的思考
相关推荐
花样 ”。 一些 高中除了正常的教材教辅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外,一些五花八门的服务性和代收费上演在学校的舞台,如:教室灯管费、空调电费、自行车停车费、学生饮水费、军训费、上机费等等,大到上千,小到几十,千奇百怪,应有尽有,本来属于学校应尽的义务,却转移到学生身上,从中获取违规收入,加重学生负担,损害学生的利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学校乱收费 “ 习惯 ”。
,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但是,任何事情,总是开始的容易,但坚持到最后最难。 当我们把一件事情最容易的做完了以后,接下来如果是最艰难的部分,我们能否坚持呢。 这将直接影响到事情的结果。 很多事情半途而废,往往正是到了关键时刻而未能克服困难所导致的。 总书记把这么简单的道理直接应 用到改革中来,通俗易懂,利于传教。 而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
在审计整改过程中,经常也会碰到被审计单位因为对审计整改认识不到位,以种种理由拖延或敷衍了事,多个单位相互推诿。 可见基层审计整改的主体 ,主要还 是靠基层领导推动其整改措施的实施,想要问责相关责任人还是比较困难。 整改督办手段不硬,工作牵掣较多。 基层审计机关作为当地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从征求意见稿至审计整改整个过程中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有时是上级的直接干预
问题,纪委都要参与决策,共同审核把关,切实履行好党纪检查和行政监察的职能。 二、突出关键内容抓监督 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案件看,问题主要发生在重大决策、工程建设、干部使用等一些群众关注的敏感事情上。 因此,要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监督。 一是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的监督。 重点监督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等情况。 二是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
思想政治素质好并且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 把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与开展评选 “ 优秀工作成果 ” 、争创 “ 机关服务品牌 ” 结合起来,以创新的精神塑造形象,以良好的服务树立形象,以群众的评价衡量形象,以最佳的业绩提升形象,实现团结、进取、廉政、高效的形象目标。 (三)加强检验检疫机关制度文化建设。 以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部门公信力为出发点
” ,主动承担和积极履行巡视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将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要求变为自觉行动。 要结合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 “ 四个意识 ” 为政治标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坚 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坚守价值取向,把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 各级税务机关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