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内容摘要:

的现象时有发生。 于是,导致部分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产生了质疑,甚至产生对党组织的对抗情绪。 同时,由于一些党员对农村重大议题的决策流程不了解,无法参与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的收集和反馈,导致他们在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沦为 “ 沉默的一族 ” ,养成 “ 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 的默然心态。 这些都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和不稳定隐患,都不利于村级党组织的队伍建设。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 “ 形式化 ”。 主要表现是基层党组织的制度 “ 悬置化 ” ,难以真正实现决策 “ 落地生根 ”。 第一,就党务公开来说,它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群众,不回避矛盾,保持内容真实、全面、具体。 然而在实践中,少数地方基层民主流于形式,村民自治工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存在重要文件公布不及时,党务公开不透明,公告栏内容不详细、数字老化、内容空泛。 第二,村级干部监督管理难。 虽然每个村(社区)都成立了监督委员会,但从实际反映看,村级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不懂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依然 存在。 甚至还有,少数党员在行使监督权的行为选择上存在 “ 被动监督多,主动监督少;监督普通党员多,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少 ” 的现象。 (五)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作用 “ 空洞化 ”。 调查显示,我县大部分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虽然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都要发展集体经济,但是目前效果不明显,导致了党组织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面不广、力度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紧张,工作方法老一套,缺乏活力,缺乏吸引力,成效不显著; “ 两类组织 ” 党组 织数量偏少、覆盖不广等问题突出,组织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不够,政治核心地位得不到应有发挥;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当地稳定的一些社会矛盾束手无策等等,这些都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的发挥,缺乏战斗力、凝聚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