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精选四篇内容摘要:
“ 动脑筋 ” 让父亲 “ 坐办公室 ”或从事调度调配等较为轻松的工作,而是让父亲到一只小木船上当了一名最普通的水手,天天水里来浪里去,一干就是几十年,从小木船到水泥船再到铁板船,父亲直到下岗其最高职务都只是一只内河小船上的 “ 大副 ”。 后来哥哥出生了,父亲问爷爷取什么名字好,听说爷爷一锤定音:取名 “ 正志 ” ,谐 音 “ 正直 ” ,如果再生一个孙子就取名 “ 正气 ” ,兄弟二人名字的最后一字合起来为 “ 志气 ” ,做人不仅要正直正气,还要有志向、有骨气,不是靠自己本事得来的东西坚决不要 —— 这是爷爷一辈子的坚守,他希望能传承下去。 有件小事充分体现了爷爷的这种性格。 我们家紧邻公路,记得我四岁的时候,有次一辆运西瓜的货车翻到路边,西瓜滚得到处都是,左邻右舍闻风而动,大呼小叫: “ 有不要钱的西瓜吃啦。 ” 看到很多大人小孩把大大小小的西瓜往家里搬,搬了一趟又一趟,我和哥哥站在屋檐下馋得直流口水,看着看着西瓜快被搬完了,我就缠着哥哥说: “ 我 们也去搬西瓜吧。 ” 哥哥拗不过我,并且他自己其实也非常想吃,就说: “ 好吧,我们也去搬几个。 ”说着就打算往外走,一直没做声的爷爷忽然大声怒喝: “ 我看今天谁敢去。 ” 震得我头皮发麻,只见爷爷脸色铁青,写满震怒和威严,似乎要过来揍人,我们都被吓住了,再也不敢挪动半步。 在我人生的很多关口,常常有一些 “ 高人 ” 指点,要我去给某人送点礼 “ 拜拜码头 ” ,但是我总是想起爷爷的那一声怒喝: “ 我看今天谁敢去。 ” 他这句话就像杨震的 “ 四知 ” 一样沦肌浃髓,我在多个机关、多个岗位工作过,从没送过一次礼,从没多报一分钱账,没收过一个红 包。 有时我会向别人解释我名字的来历,不是炫耀与标榜,而是下意识的提醒与情不自禁的回忆。 篇三 “ 勤俭持家,自强自立 ” 是爷爷留给我们的家训,他的一生也是按这八个字去做的。 1982 年分田到户以后,爷爷便在房前种上了果树,屋后种上了竹子,角角落落种上了南瓜、扁豆。 那一年我十岁,是家里最小的成员,也跟着大人忙乎上了。 秋收以后,稻谷场上晒满了粮食,我搬一张小桌子到门口,一边做作业 ,一边看家护院 ,照顾刚收的谷子。 在稻谷场的另一边,树上拴着两根长长的绳子,绳子上绑着几根竹棍。 当鸟啄鸡扒猪拱粮食时 ,迅速拉动绳子,吓走这些禽畜,确保粮食丰收。 农闲时,爷爷便要我和他一起将菜园的篱笆加固,在松散、破损的篱笆处插上竹棍,并用篾绑紧,我的任务是将爷爷从那边递过来的篾从另一处缝里穿过去。 有了这个屏障,加上爷爷的勤劳,菜园里总能呈现一片红红绿绿的景象。 每到过年,我家要晒二十几只腊鸡,几只鹅,宰一头大肥猪。 猪肉腌好后,挂在堂屋的檩子上,亲朋好友来串门,总要啧啧称赞。 这是爷爷勤苦劳作的见证。 爷爷的家训。家风故事精选四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家风无小事家风建设宣传教育读本读后感
吏如苏荣、刘铁男、王敏等之流之所以身陷囹圄,无不与廉洁奉公、廉洁自律有关。 清廉家风是家庭幸福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首先在自己,但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国 不廉则不安,家不廉则不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平安幸福的发祥地。 温馨和睦的家风、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和谐家庭的基础,也是廉洁的保障。 因此,养成廉洁好习惯
寒假师生阅读活动实施方案
、早读课开展美文诵读、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至少其中一类),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诵读说讲活动,纳入 2018年 “ 书香班级 ” 评比。 出一期黑板报。 各班开学第二周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 出一期黑板报,学校将组织评比。 纳入文明班级评比。 读书征文活动。 以 “ 悦读,让我的假期更精彩 ” 为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每人在至少读一本好书的基础上写一篇读后感,并上交班主任
对于如何有效防控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思考
系,部分审计人员甚至缺乏廉洁自律意识,与被审计单位勾结,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项目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项目管理前期工作重视不够。 建设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 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主要依靠监理单位,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些决策没有执行必要的前期程序进行充分论证,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