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征文原创10篇内容摘要:
形的力量,它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心态与行为 ,就如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何也, “ 与之化矣 ”。 因此,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 “ 政者,正也 ”。 作为党员干部,家风一定要正,既不能像商人家庭那样注重利益,也不能像学者家庭那样怀疑一切,要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建设合格的党员干部家庭,以端正的家风影响党风,以合格的党风引领政风,以廉洁的政风带动民风。 想正家风,要正己身。 古人言 “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 如果党员干部自身认识不清、要求不高、律己不严,那么正家风就会流于形式,对家庭成员不会有说服力和约 束力;相反,如果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家庭成员就会不自觉地向他靠齐,党员干部会在家庭生活中产生引领作用和标杆效应。 【篇五】 《颜氏家训》中说: “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 ”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时常唤起我们对一个家庭精神传统的思考,对一个国家价值追求的审视。 家风是什么。 词典释义为 “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那么领导干部的家风是什么。 是 “ 官本位 ” 的封建意识, “ 封妻荫子 ” 的特权思想,还是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的人情规则。 显然都不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 “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风好则作风好,作风好则党风好、政风好。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体现在党内,就形成什么样的党风。 党风不正,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家风不好。 因此,良好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是领导干部一生的必修课,更是领导干部心中永远的明灯,指引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建设良好家风,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需 要传承美德、弘扬家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的美德,更是被后世用来学习、传承。 孔融让梨、岳母刺字、孟母三迁等历史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优秀的传统文化永不过时,始终是人们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建设良好家风,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在家庭中,要像孔融一样,注重亲情,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生活上,要向王安石学习,虽贵为宰相 ,但仍艰苦朴素、为官清廉、不铺张浪费;在学习上,要学习曾国藩的读书精神,通过“ 吾日三省吾 身 ” 来不断修正、提高自己,做读书明理之君子;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向阮籍学习,虽才情傲世,但绝口不提他人是非,无相害之心。 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念、规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头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好的家风文化。 建设良好家风,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需要关心家庭、注重家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文明的家庭、良好的家风、优秀的儿女,一定是严格的家庭教育长期熏陶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呢。 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 给我们作出了表率。 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 “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 ;周恩来同志曾给亲友定下 “ 十条家规 ” ,将摈弃特权思想、严守规矩贯穿生活的点滴之中;习仲勋同志更是教育子女“ 夹着尾巴做人 ”, 家风之严甚至 “ 不近人情 ”。 这些看似严苛的行为,却诠释着 “ 严管就是厚爱 ” 的真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查办令计划、苏荣等人腐败案件来看,出现了 “ 父子兵 ” 、 “ 夫妻档 ” 、 “ 全家腐 ” 等现象,这些腐败的原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令人警醒。 为此,领导干部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带头维护家风清正,管好家属子 女,绝不 “ 护犊子 ” ,牢固守好家庭 “ 廉洁门 ”。 建设良好家风,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需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领导干部作为执政的 “ 脊梁 ” 和社会的 “ 主心骨 ” ,要时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管好自己 “ 小家 ” 的同时,更要管好单位、社会这个 “ 大家 ” ,引导这个 “ 大家 ” 的家风向上、向善。 要注重党风廉政建设。 以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家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和机关文化建设中,将树立良好家风文化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强化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抓好家风文化宣传。 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上,设立 “ 两学一做 ” 话家风等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家风文化; 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把好家风、好家庭、好故事编成戏曲小品,讲给百姓听,演给百姓看,把好家风传播到千家万户。 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 把家风文化与厚德盐城建设相结合,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引导市民树立良好家风;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以 “623” 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灾后重建为平台,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让好家风根植家庭、走出家门,把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的互助精神转化为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的伟大实践。 【篇六】 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醇正的家风才有优秀 的作风。 组织部门肩负着 “ 搞培训、提素质,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 ” 的重任,更应走在家风建设的前面,自觉涵养优良家风,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以 “ 讲政治 ” 为首要标准,围绕思想严格涵养优良家风。 政治坚定是对组织部门的第一要求,组工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坚持正确的大局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组织工作定位,聚焦主业思考问题,落实主责推 动工作。 要坚持把 “ 三严三实 ” 融入思想,带头开展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思想定力、政治定力、道德定力,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按党的政策、规章制度和组织程序办事,站稳政治立场,强化责任担当,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 以 “ 重公道 ” 为立身之本,围绕待人公正涵养优良家风。 公道方能选贤,正派才能服众。 组织部门重公道主要体现在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上。 组工干部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以自己实际行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到 组织的公道、公平、公正。 要敢于为兢兢业业、不跑不要的干部说公道话、办公道事,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戴有色眼镜看人。 要坚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重视客观情况,分析真实民意,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反映干部情况,既看到干部的优点特长,又看到干部的缺点不足。 要出于公心、秉公用权,使用干部不以个人好恶、不以私情轻重,真正让好干部脱颖而出受重用,让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 以 “ 业务精 ” 为本质要求,围绕工作严谨涵养优良家风。 组织工作本身就是一门科学、一门专业,无论是干部工 作、人才工作,还是基层党建工作,都必须要有很强的专业化能力才能做好,组工干部要自觉按照专业化标准,积极发扬 “ 安、专、迷 ” 精神,争做组织工作的 “ 专家 ”。 精湛的业务离不开专心致志的学习研究,组工干部再忙也要拿出点时间 “ 闭门谢客 ” 钻学问,心无旁骛啃业务,练就过硬本领,当好组织工作的 “ 活字典 ” 、 “ 政策通 ” ,成为知事择人、选贤任能的行家里手。 要严谨细致,想任何问题,办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边工作、边调研、边总结、边完善,谋定而后动,确保工作精准落地。 以 “ 作风好 ” 为成事之基,围绕务实清廉涵养优良家风。 组织部门要选 作风好的人,自身首先要有好的作风。 要结合 “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重点抓好 “ 五查摆五强化 ” ,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等。家风征文原创10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家风无小事家风建设宣传教育读本读后感
吏如苏荣、刘铁男、王敏等之流之所以身陷囹圄,无不与廉洁奉公、廉洁自律有关。 清廉家风是家庭幸福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首先在自己,但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 国 不廉则不安,家不廉则不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平安幸福的发祥地。 温馨和睦的家风、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和谐家庭的基础,也是廉洁的保障。 因此,养成廉洁好习惯
对于如何有效防控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思考
系,部分审计人员甚至缺乏廉洁自律意识,与被审计单位勾结,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项目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项目管理前期工作重视不够。 建设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 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主要依靠监理单位,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些决策没有执行必要的前期程序进行充分论证,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