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征文原创10篇内容摘要:
观积极地面对。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长大成人,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组工干部。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 ,我在离家不远的乡镇党委上班,主要负责新闻宣传,但镇上总是活多人少,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身兼数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在家的时间并不太多。 后来有幸加入组织部这个大家庭,加班加点更是常有的事。 母亲虽然不知道我每天忙什么,但每次回家,除了叮嘱我注意身体,都会告诉我,工作要用心,要少说多做,你是党的干部,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做的别做。 母亲就是这样,学问不高,但骨头很硬,无论何时,都能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都能始终坚守内心的真挚与善良。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 不知不觉, 2018 年的脚步已悄然而至,曾经那个为我奔波 忙碌仿佛永远都不知疲倦的母亲也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那些年母亲无数次送我上学、接我回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曾被微信里一个名为《非常招聘》的微电影感动到泪奔,每周工作135 个小时以上,全年无休,没有薪资,能心甘情愿做这份工作的人只有母亲。 母亲一生把最好的爱给了我,而我所能回报的却不及母亲的万分之一。 厚爱无需多言,深情不及久伴。 母亲用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爱陪我长大,我愿用我一生换她岁月长流,伴她到老,唯愿时光慢一些,再慢一些。 【篇五】 细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看到其中有 这样的内容: “ 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经常摆摆表现、找找差距,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 ‘ 头雁效应 ’。 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关注 ‘ 四风 ’ 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严肃问责。 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增强群众感情,严格约束自己,严格家教家风。 ” 不禁感慨良多,想起 “ 王老革命 ” 来。 近日回了趟乡下老家,去参加了一位族辈的葬礼。 逝者名叫什么,我这个做晚辈的竟叫不上名字,只知道 叫 “ 王老革命 ” ,是一位共产党员,据说有 40 年的党龄。 乡里老辈们闲谈之余,不免怀念逝者的 “ 丰功伟绩 ”。 王老革命的二娃子在 “ 大家说 ” 后,摆起了父亲与花生的故事。 这故事对于现在这个社会的某些现象,还有一些纪检警示作用,特兹录如下。 故事发生在 1978 年,那年王老革命任生产队长,生产队长除管生产外,还管队上的大小事务,很多时候也是起到纪检监察的作用。 以下是王二娃的口吻说的他父亲与花生的故事: 那时的花生,没有现在成熟得早,打稻谷的时节,花生大多还在开花插针。 小时候除了斗鸡、逮猫、偷偷下堰塘洗澡等外, 就是满山乱跑。 一天上午,我和几位小伙伴到唐家冲(那儿是 8 队,我们是7 队)去玩,以前受到了唐家冲学生的欺负,不免有些愤愤然,就拿8队的花生出气。 一块土的花生让我们糟蹋了不少,但做得不够隐密,唐家冲一纸诉状告到父亲那里。 父亲什么也没说,我也是抵死不认帐。 最后结果当然是父亲说了算:打了我 79 个手心,一直到双手肿得要烂了为止(肿而不烂,也这怕要水平的吧。 长大后问父亲是怎样打的,他总是笑而不答)。 自己家里赔了 15斤花生给 8队,而我的伙伴们一个都没有受到惩罚。 偷了花生不久,队上就开始挖花生了。 照例父亲在开社员大会时三令五申,大人小孩不准偷吃。 每一年砍甘蔗、挖花生的时候,都是我们小孩子们上马的时候,花生挖不了好多,挖到的大多进了自己的肚子,大人们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我们吃个够。 吃了花生又去喝沙沟水,小伙伴拉肚子的多,但这样还是要吃,毕竟那时的花生只有来客人或者过节时才能吃啊。 可能是父亲看见这些小孩子们吃花生太猖狂了,他出了一个狠招:收工时每个家里的孩子都要漱口。 有花生渣子的扣 10分工分,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才获得 10个工分。 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唯一的 扣工分的就是我们父亲,唯一挨打的就是我这个王二娃。 不过到了第二天,再也没多少孩子到地里去吃花生,喝沙沟水拉肚子了。 晒花生更是严禁孩子和鸡走近晒坝。 花生晒干入了保管室后,还有一道工序是剥种花生。 队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个剥了的花生,花生壳就归哪家。 我姐那年 15 岁,可以进入保管室剥花生挣工分了。 姐一剥了花生回家,花生壳就是有意无意间与家人的不堆在一起,而总是让我用来做柴烧。 花生壳里有姐故意漏下的花生,虽说不多,但够我大吃一顿了。 这是我和姐的秘密,不知道父亲怎么发现了。 姐再也没有进入保管室剥花生,我也没 有再在自家的花生壳里找出一粒花生来,父亲当天下午端着姐的花生壳到队上作了检讨,并免了姐剥花生获得的所有工分。 不过之后好多小伙伴们都没在花生壳里捡到花生,这是不公开的秘密。 “ 公平公开公正 ” ,王二娃摆完龙门阵,看见客厅正中父亲写的条幅,泪眼婆娑地用手指了指。 60 岁以后,王老革命不当队长了,他练起了毛笔字,据说这六个字是王老革命写得最好的一副字。 听完故事,想到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王老革命不就是中国最小的 “ 纪检官 ” 吗。 政策好,还是要王老革命这样的 “ 纪检官 ” 来执行啊。 【篇六】 纵然时间改变了岁月的面貌,却拭不去铭刻的家风。 父亲身体力行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的好品质,始终让我受益良多。 几日前奶奶走了,安葬那天,父亲跪着将其墓穴擦拭干净,期间泣不成声 „„ 记忆渐行渐远,想起奶奶生前,想起父亲的孝道。 奶奶自 17 岁便在医院跟先生后面学习接生,是位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一生处理过很多疑难杂症。 奶奶虽然书读得不多,却明事理,遇事不慌乱,是全家的主心骨,若不是教育子女有方,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不会如此和美。 记得曾听爷爷回忆过,以前需下村为人接生,因无人看管自己的孩子,奶奶 为了不耽误工作,便一手拉着年幼的父亲,一手怀抱襁褓中的小女儿,坚持下村工作。 也是奶奶一直鼓励着父亲读书、考招干,这在父亲他们那个年代,能有这样深明大义的父母着实少见,她也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子女。 大多数中国人对 “ 家和万事兴 ” 这句话耳熟能详,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前一句是 “ 人孝百愿成 ”。 自我记事起,父亲每个星期都会抽空看望其父母亲,有时因工作繁忙,或许只能去看一眼,陪父母说上几句话,哪怕半个小时心里也觉宽慰。 人或许就是如此,生前多看几眼,走后便少些遗憾。 奶奶生病住院期间,父亲更是彻夜陪伴,医护人员、临床 陪护亲属看不过去叫他休息片刻,父亲硬是不肯。 父亲出生在医生家庭,虽没有继承父母的医术,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父亲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法官,父亲每天所从事的工作琐碎却不简单,阅卷、开庭、写法律文书、接访当事人等。 父亲为人耐心又细致,处理过众多复杂案件,每次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调解纠纷,在法与情、法与理当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有时面临对法律一知半解而又固执、态度蛮。家风家训征文原创10篇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对于如何有效防控政府投资审计风险的思考
系,部分审计人员甚至缺乏廉洁自律意识,与被审计单位勾结,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项目建设单位带来的风险 项目管理前期工作重视不够。 建设项目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没有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管理的内容中。 建设单位对项目的管理主要依靠监理单位,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些决策没有执行必要的前期程序进行充分论证,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持,带有盲目性。
家风家教家规征文原创11篇
田,白天火辣辣的太阳晒,晒得黑不溜秋的,晚上蚊子吸你的血,赶都赶不走,山里有毒蛇,水里有蚂蝗。 我不能读书,是因为你们爷爷奶奶送不起书。 你们呀,只要能读书,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你们的书。 隆冬腊月,昏黄的煤油灯下,微弱的木碳或煤碳火炉前,父亲身着满是补丁的且单薄的棉衣,捧着一杯白开 水,继续为我们讲解他在夏夜里讲过了的《增广贤文》 „„ 说到子女要听父母的话,父母要经常教育子女,严格要求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