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故事精选四篇内容摘要:

为母亲的一生太平凡了,她写不出她的名字,村里人也不需要她的名字,要提起她的时候则需先提起父亲的名字和我弟兄三个的名字。 这种现象对于母亲来说,她觉得是天经地义的,别人说她是某某家妈时她犹为骄傲,就是那种最简单的生育了几个儿子的骄傲。 然而,平凡的母亲却拥有了农村妇女最淳朴的优良品质,她常说帮人就是帮自己,她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看得很强大,强大得可以给予别人一片温暖的天空。 尤其是对我的两个叔叔,她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她从未想过要回报。 我的大叔妈死得早,留下的三个孩子基本上是母 亲把拉扯大的。 我老叔后脑勺得了皮癌,被折腾得家徒四壁,母亲一次又一次的接济他家,照顾他多活了好几年。 因为这一些负担,母亲多病的身体愈加羸弱,她常说吃一碗饭做一碗饭的活,经常拖着带病的身体忙里忙外。 对于我们弟兄三个,母亲不会讲大道理来教育我们,但她知道多读书就会有出息,所以严格要求我们听老师的话认真读书。 母亲的严格要求也因为她没文化知识而别具特色,她常说: “ 不好好读书,考不上中学,我就要你们一分钱一分钱的赔书学费。 ” 也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和哥哥都非常 “ 害怕 ” ,只好用一张张奖状裱住了一大片堂屋墙。 现在想 来,我之所以能够通过读书走出了生养我的村庄,除了一位位老师的教育之外,还有一双凝结着母爱的眼睛在身后注视着我,鞭策着我。 近 20 年来,我在外面读书、工作,但我经常想起母亲。 工作后我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回去一趟,为的就是祭拜母亲。 母亲的坟墓是在离家很远的一片树林里,树头上有很多的小鸟在欢叫,但我还是怕母亲寂寞,每年都要去给她上坟,报一声平安,告诉她,她的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告诉她,我一直努力的做一个正派的人,我愿意秉承母亲那像土地一样淳朴的真善美。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我怀念我的母亲,所以我一直 坚持正能量,并在一座小城里保留着一个农村人应有的淳朴。 篇三 “ 谢谢。 ”“ 谢谢。 ” 正在读初二的女儿每天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句 “ 谢谢 ”。 坐出租车,下车时她要对司机说;去超市买东西,她要对收银员说;在外面吃饭,她要对上菜的服务员说 „„ 我问她会不会烦,她说: “ 奶奶教我要讲礼貌,对人谦逊有礼。 ” 女儿的奶奶,也就是我的母亲,一位退休小学教师,今年已经70 岁,为人谦逊有礼,乐于助人,一辈子没有跟别人红过脸吵过架。 在我小时候,住的小巷中间是一条石板路,旁边两排木房,每家之间用竹篱笆隔开,鸡鸣相间, 狗吠互闻,免不了张家长李家短,三天两头有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吵闹不休。 但我的母亲从来没有参与过这项“ 活动 ” ,并不是我家与别家从没有过矛盾,而是因为母亲的谦逊。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买了一盒叫《水仙》的录音磁带,在当时可是个风靡大江南北的稀罕物件。 他家把音量开到最大,一遍又一遍唱个不停。 母亲本来就有神经衰弱睡不好的老毛病,总是被吵着精神更加不好了。 而我一开始还有滋有味的边听边跟着哼,但连续几天下来也受不了了。 我问母亲怎么不去跟他家说别放了,母亲说: “ 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要相互理解包容。 ” 我听了后,思量许久,再看看那几家因一点小事吵架后不相往来甚至见面互吐唾沫的邻居,慢慢理解了母亲。 对门那家有个叔叔因为贪污坐了几年牢,回家后整天喝酒,喝完就打人、 砸东西,媳妇和女儿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家里也被砸得不成样子。 这个时候别人唯恐避之不及,只有母亲,默默地把无家可归的母女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