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工作会议讲话稿内容摘要:

40 亿元的 2**个项目,重点覆盖了电力、煤化一体化、食品等产业,富士康 **产业园区今年六月也将建成投产。 产业集聚、项目启动势必带动更多更大的智力和人才需求。 更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和省市的工作 总基调、总战略持续不变,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特别是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内涵愈发明确,已经担负起引领职教发展、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任务。 下一步,学院将按照省教育厅相关工作部署,积极争取开办本科专业的试点工作。 综合判断,学院正处在不进则退、退无后路的负重爬坡期,正处在奋力拼搏、务求突破的艰苦攻坚期,正处在抢抓机遇、谋求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我们必须凝心聚力,改革创新,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全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实现学院新的发展,新的突破。 今年学 院的发展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既定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 “ 二次创业 ”目标,围绕学院 “ 十二五 ” 事业发展规划总体部署,以创建 **省骨干高职院校和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载体和统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服务能力,继续为 **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高端技能型人力资源支撑。 主要目标是:完成全日制大专招生 3**0 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完成教学、实验实训设备投入 500 万元; **年底完成新校区二期建筑主体工程;新 增设专业 1— 3 个,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目标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 **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年度任务,积极争取试办本科专业,为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奠定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 持续提升 ” 的工作总基调,本着重在持续原则,坚持提升要求,围绕发展要务,立足学院实际,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全面提升。 三、 **年重点工作 关于今年的具体工作,学院已下发了《 **年工作要点》,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六点: (一)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加强党建工作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水平,为学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党总支、党支部,形成覆盖全院各基层单位的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干部选任标准和程序配齐配强科级干部队伍,以学院党校为平台,全面加强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中层党员干部、党员骨干教师四个层次的强化培训,培育打造党建工作和事业发展 的骨干力量。 三是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继续在全院开展 “ 树正气,讲大局,求实效 ” 主题教育活动和 “ 公道正派,爱校敬业,团结协作,务实创新 ” 作风建设活动,塑造党员形象,树立党员榜样,提升党员素质,彰显党员先进性。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 20 条规定,制定实施学院贯彻落实细则。 密切联系师生,按照中央的统一安排开展以“ 为民务实清廉 ” 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构建党风廉政建设体系。 五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建设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培育学院精神内涵,构建学院文化体系,提高学院文化品质。 六是加强统战群团建设,深化 “ 盟院合作 ” ,加强保密工作,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科学谋划招生就业工作 按照 “ 早启动、全方位、重实效 ” 的要求做好招生工作。 今年的招生工作有三个特点。 一是任务重。 今年各项招生工作目标任务不能低于去年,因为校园扩大了,经费增加了,教师数量增多了,高职称、高学历比例提高了,要求学生的数量不能下降只能是增加。 二是压力大。 前面已经讲了,今年生源基数持续下降,高校数量 和招生计划总量又在增加。 同时,去年招生录取情况不佳的院校也将会更加重视招生,想方设法打翻身仗,生源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是试行单独招生。 省教育厅决定,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范围和规模,我们学院位列其中。 这些都要求我们招生工作的理念更加超前,思路更加创新,机制更加科学,作风更加务实,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明显。 今年具体的招生目标是:普通大专 3**0 人,成教 500 人,电大 **0人,中专 **0 人。 为完成上述目标,一是以特色品牌专业拉动专业的报考率和报到率。 要积极打造专业品牌,下大力气做好专业定位,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对现有专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淘汰社会认可度较低的专业,增设和加强就业前景好、生源报考好的专业。 优化课程设置,抓好教育教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同时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艺术人文素养、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和沟通服务意识等进行重点培养,实现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的双提升。 二是优化招生机制。 在原有招生区域和单位的基础上实施组长负责制,提倡挑选精兵强将组建招生专业队伍,实行招生业绩与组长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和招生目标一票否决制。 三是创新形式,加大知名度和形象宣传力度。 要创新在生源县区、生源基地、高中学校的招生宣传形式,加大 招生之友、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传播媒体的宣传力度,做好二级学院和招生网站建设,制作高质量学院宣传片和宣传页。 通过举办招生推介会、招生咨询会,邀请高中学校年级长、班主任来学院参观,进行形象宣传。 四是科学安排招生计划。 统筹规划单招、普招、对口、成教和中专计划安排,做到 “ 一导向、三倾斜 ” ,即:以市场需求、考生意愿为导向,向优势专业倾斜,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专业倾斜,向就业前景好的校企合作专业倾斜。 五是培养生源基地,拓展招生渠道。 积极培养单招和对口生源基地,尝试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的中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确 保学院总体招生数量稳中有升。 全方位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巩固高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