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九篇内容摘要:

讨时都能即时记录其他老师的内容要点,便于借鉴和学习。 我们教研组人员少,是全校最小的教研组,仅有 8 人,政治和历史和我们学科教学任务一样,但人员均比我们学科多,并且我们组年龄结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均较重,特别是上半期。 其实大家都有体会,当周课时量超过了 10 节 /周时,教师 的精力基本会被上课、批改作业、备课等常规教学活动占满,基本没有精力去思考。 但我们力求通过每次的教研活动不断增进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密切的联系,并在工作上大家互相帮助,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因此组内风气较好,对领导和教导处的指示和要求,都基本能及时地完成。 二、教学常规方面 全组教师认真学习、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要求,落实在实处。 在学校举行的四次常规教学检查中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能按照学校要求的规范来写,即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析,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等;并能于课后及时记录 教学反思和学生的作业反馈。 每次检查完毕,教研组长都能把检查的结果反馈给每位教师 ,让其能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此外,本学期全组教师听课任务达到学校要求,即每学期不少于 6 节课。 当然有些特殊情况,我们听课还远远多于学校要求。 另外比较好学的董琴等老师,他们除了听了本学科的一些课而外,甚至还听了别的学科一些课,他们相信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所以也吸取别的学科有用的方式方法,运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之上。 三、本年度工作要点 本年度间周召开日常教研组工作会议 xx 次,分阶段讨论研究有关教学问题; 本年度组织高一年级老师参加 3 月中旬在我校举行的绵竹市高一地理研讨活动,由高一年级马成兰老师安排上课教师; 3 月下旬在德阳马会五中举行的德阳市高一年级大型教学研究活动 本学年度组织高二年级老师参加在德阳三中举行的德阳市高二年级大型教学研究活动 高三年级全体老师将参加 4 月中旬在德阳举行的陶行知教学研讨会;参加德阳市高三地理教研活动 2 次,到成都绵阳等地参加活动 3 次。 参加、组织绵竹市高联组活动 4 次。 本年度马成兰老师和董琴老师参加了四川省四年一次的教师基本功大赛。 本年度黄升凌老师、罗建华老师、曾启红老师被评为绵竹市教育先进个人。 本年度童斌老师应四川省部分市区高三地理研讨会组委会点名邀请,在 20xx年 11月在资阳召开的四川省部分省区高考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全国卷 “ 小切口大纵深 ” 考法应对策略》的报告,获得与会者高度评价。 本年度童斌老师作为德阳市地理中心组成员,参与指导了四川省四年一次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参赛选手德阳中学唐丽老师的参赛,唐丽老师或四川省一等奖。 童斌老师还指导了老师编写教材,该老师获得由一等奖。 四、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要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从课堂入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克服人员少、教学任务重的困难,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教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使本组教师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组内教师还要加强论文的学习和撰写,提高全组的教学教育理论水平。 教研组教师平均年龄较大,在专业上开始进入了疲倦期,如何激发老师们的工作激情,快速度过工作倦怠期,进入新一轮工作激情期,这是我们教研组面临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想这不仅是我们教研组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学校面临的问题之一。 篇五 时间在平凡、忙碌中匆匆而过,回顾一学年的教研组工作,算不得有什么经验,有的只是在这份工作中能多思、多想,团结同事,共同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这样的思想和行动。 下面我把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尊重、支持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在学校领导、老师、家长的支持下,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组的老师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了平等、民 主、和 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帮助我们每个人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始终把与他人之间建立这种工作关系,作为我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事事多去换位思考,多替他人考虑,尽量在相互尊重、相互帮扶,平等、民 主、和 谐的关系下开展各项有益的工作。 积极应对,顾全大局,主动承担各项事务,本学期兼综合组组长,随之带来的琐碎事情也比较多,但不论怎么样。 为了照顾学校的整体工作,我们组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 应对,都能互相合作、平等相处、合作愉快、和睦相处的克服种种困难。 回顾这一学期来的方方面面,虽然说在这一学期中老师们很辛苦,有些时候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但老师们并没受到多大的影响,对待孩子、对待工作的态度仍然是诚恳的、向上的。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精神,我们综合组工作也还算走得顺。 强化教研工作,争取家长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总体安排,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加这项活动,组织六年级学生观看青春期早期教育光碟,通过这次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意识和气氛。 制订教研组的教研计划 并征求意见,老师之间探讨交流制定了适合的教研课题,随着实施的进行,相互交流,修改调整。 博众人之长。 借助集体教研活动时间,除了相互之间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外出学习、网络论坛中交流到的新做法外,我们相互间探讨更多的是我们教学实际中出现的新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 4,协助领导做好其它日常工作 做好上传下达的联系工作,做好调代课的统计工作,做好各种事情的督促,各种材料的收敛上交工作等等。 总之,做任何工作我都努力做好。 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时能够拧成一股绳,自然我们教研组的凝聚力也就形成了 ,我们的教学工作也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到了较为理想的今天。 以上是我做教研组长的工作总结,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篇六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 ,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 ,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 近年来,我科常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悉心关怀指导下,在本组的积极努力下,在合作研究型教研组建设方面,大有改观。 本组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以加强科学知识、业务理论学习,武装组员 曾几何,有人说过: “ 要使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 一桶水。 ”不知过了多少年,又有人说,要使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一条河。 也许若干年以后,又有人会说,要使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大海那样的深,大海那样的广。 可见,老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不断的发展。 一个拥有扎实功底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反之,寸步难行。 为此,我组本学期加强了科学知识和业务理论学习。 我们学习了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笔记大自然》。 我们学习了《教学设计原理》、《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作了《加强主题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专题 讲座。 通过学习切磋,我们努力突破教学常规,用科学理论业务知识武装自己。 二、以课堂主阵地为背景,开展合作教研活动 1)更新组员教学观念,突破教学常规 多少年来,直至今日,我们大多老师评价一节课时,或多或少去关注,去片面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如从课的导入到课的结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免流行形式,很少去深入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几个问题才适度。 老师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新概念是否形成等。 因此,本学期,我们首先通过美国主流科学和教学设计理念的学习,更新组员教学理念, 突破教学定向思维,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陈豪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牛津自然教材第六单元《液态、固态、气态》第二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按常规教学将水、水蒸气、冰放在一课时解决,从教学形式上来说,过渡自然,内容环环相扣,但稍作仔细研究发现,整堂课实验操作过多过杂,恰似 “ 蜻蜓点水 ” ,究其原因,由于老师受常规的定向思维影响,因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探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针对这种现象,我组大胆设想,打破教学常规,将本单元三课时内容,划分成两课时来执教,水蒸气一课时,水和冰为一课时。 经过课时调整,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探究水和冰之间的相互转化。 2)发挥组员 “ 绍兴师爷 ” 作用,合作做个好参谋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同理,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种螺旋式上升。 例如常晓玲老师执教的《光和影子》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知影子的形成后,老师出示多媒体儿歌,全班学生念念儿歌加深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从教学达成度来说,无可非议,但从学生知识习得过程来说,似乎还欠缺,总感觉是老师给予学生的知识结论。 为此,我组老 师建议能否儿歌的内容,让学生来归纳总结,这样便加深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后来常老师第二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也许经过教案修改执教后,以为较完善,但事后,我们组又经过非正式的研讨,发现,《光和影子》这部分内容,难道只是让学生识记 “ 光在上,影子在短,光在下,影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