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汉军先进事迹感悟十篇内容摘要:
做大 ” 是杨汉军的 “ 三做说 ” ,也是他厚立从政之德的真实写照。 杨汉军始终坚守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党的意志不衰,把住政治方向不偏,坚定政治立场不移,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 他明大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他守公德,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推动 “ 红色物业 ”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他严私德,恪守孝道,关爱家人,却又严格约束妻儿亲友,清白做人,坦荡为官。 为抓住复兴大武汉的机遇,他拼搏赶超, 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一天带队考察七家企业,十天行程 万公里,出国归来放弃休息,工作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狮子般的进取心与行动力,把 “ 讲奉献 ” 作为信仰追求,把 “ 有作为 ” 作为价值目标,让人敬佩之余更又心生鼓舞。 虽然杨汉军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事迹与精神却如正午的阳光照耀所有党员干部的内心,永远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党员,我们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 足本职、踏实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篇五) “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 ”是对杨汉军同志工作最好的诠释。 杨汉军因公牺牲 8 个多月以来,他的形象在很多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心中依然鲜活。 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 “ 狮子型 ” 干部精神为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树立了楷模。 勤政为民,不忘初心。 “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准则 ”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抗洪他每天都在第一线,亲自指挥,及时关注百姓受灾动 态,第一时间安排赈灾,送上关怀。 对待包保户,他看灶台、揭锅盖、摸铺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 他重视留汉大学生人才公寓政策落实情况,亲入现场,不打招呼,扮成家长,陪着大学毕业生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手续。 调研人才公寓,不看样板间,只看毛坯房。 他说 “ 政策好,不落实也会失去民心 ”。 杨汉军的 “ 初心 ”永远装着群众,永远致力于真为人民谋福利,真为百姓办实事。 落实责任,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 洁性的重要方面。 熟悉杨汉军的人知道,他工作起来很拼。 10 天跑了 18000 公里,参加 24 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致力于 “ 引才 ” 鞠躬尽瘁,但是杨汉军并不为此而疲惫,反而很兴奋, “ 要是能把那位俄罗斯院士引回来,武汉的光纤产业会有一个飞跃 ”。 他引进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团队、培育创新企业,直到他牺牲时,办公桌上一堆最近联络的人才名片还散在桌面上。 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招才引智能极大带动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不畏艰辛,勇于去做这件事情,他用行动完美诠释了 “ 拼搏赶超 ”这四字精神。 克己奉公,廉洁清正。 杨汉军从事招商引资 工作,接触过很多的商人,但是他从来都是以亲切的方式交往,以清廉的方式办事,既有 “ 肝胆 ” ,又很 “ 干净 ”。 杨汉军儿子没工作、爱人生病,他从未向组织开口,也从未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利。 送别杨汉军时,组织部里许多年轻人回忆起他和大家的最后一次集体谈心。 那次谈心,他说: “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 杨汉军正是以这股浩然正气,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不舍 (篇六) 杨汉军,湖北仙桃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4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3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年 8 月 9 日,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 55 岁。 在省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杨汉军同志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组织村 “ 两委 ” 换届选举,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坚持不懈抓好老干部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党建制度改革,为全省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学习杨汉军先进事迹感悟十篇
相关推荐
具体实施者要胸怀大局,以事业为先,明确选人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作为,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撤下来,乱干事的换出去。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 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 ”“ 公事到办公室谈,家门是敲不开的 ” ,杨汉军同志以这样的话语来警醒自己,他是在践行廉洁自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优秀代表,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身为组工干部怎么样做到“
到心中有民,必须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摆正定位,始终以人民群众的事业为重,时刻把奉献作为一种信仰。 我要学习杨汉军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要时刻牢记在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
活才有了保障,我们的生活才越来越好,人民的幸福感才越来越高。 我们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要学习杨汉军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汉军同志在招才局的工作可以用 “ 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 ” 、 “
名政工人事干部,向杨汉军同志学习,就是要争做不畏酸甜苦辣的政工人事干部。 宠辱不惊,顶住 “ 酸 ” 的压力。 作为政工人事干部,我们要积极学习杨汉军同志顾全大局的职业操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名利观。 在政工人事部门工作的同志常有这样的困扰:由于单位的人员素质齐整,内部竞争激烈,加上受名额等多种因素限制,进步反而不如别人快,当身边人职务职级升迁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时,心中难免会有失落。
对党忠诚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大家诠释了心中有党和公道正派。 干部要时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做到 “ 心中有党 ” ,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不移的对党忠诚,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党为民服务中去,才能做到公道正 派。 心中有民,公仆本色。 古语有云: “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群众在他的心中很重,郭婆婆是杨汉军的包保户,他看灶台、揭锅盖、摸铺盖
修课 ” ,在理论学习的 “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 上下功夫,在注重细节的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砥砺 ,把理想信念的 “ 火种 ” 、红色传统的 “ 基因 ” 一代代传下去,使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盏 “ 为民 ” 之灯。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杨汉军始终保持着为民的 “ 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