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汉军先进事迹感悟十篇内容摘要:

做大 ” 是杨汉军的 “ 三做说 ” ,也是他厚立从政之德的真实写照。 杨汉军始终坚守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党的意志不衰,把住政治方向不偏,坚定政治立场不移,坚持党的路线不动摇。 他明大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他守公德,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推动 “ 红色物业 ”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他严私德,恪守孝道,关爱家人,却又严格约束妻儿亲友,清白做人,坦荡为官。 为抓住复兴大武汉的机遇,他拼搏赶超, 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一天带队考察七家企业,十天行程 万公里,出国归来放弃休息,工作是他最喜欢的事情。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狮子般的进取心与行动力,把 “ 讲奉献 ” 作为信仰追求,把 “ 有作为 ” 作为价值目标,让人敬佩之余更又心生鼓舞。 虽然杨汉军已经离开我们,但是他的事迹与精神却如正午的阳光照耀所有党员干部的内心,永远熠熠生辉。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党员,我们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 足本职、踏实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篇五) “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勇于排雷,善除荆棘 ”是对杨汉军同志工作最好的诠释。 杨汉军因公牺牲 8 个多月以来,他的形象在很多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心中依然鲜活。 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 “ 狮子型 ” 干部精神为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树立了楷模。 勤政为民,不忘初心。 “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最高准则 ”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抗洪他每天都在第一线,亲自指挥,及时关注百姓受灾动 态,第一时间安排赈灾,送上关怀。 对待包保户,他看灶台、揭锅盖、摸铺盖,像亲儿子一样握着老人的手,嘘寒问暖。 他重视留汉大学生人才公寓政策落实情况,亲入现场,不打招呼,扮成家长,陪着大学毕业生生办理落户、申请人才公寓手续。 调研人才公寓,不看样板间,只看毛坯房。 他说 “ 政策好,不落实也会失去民心 ”。 杨汉军的 “ 初心 ”永远装着群众,永远致力于真为人民谋福利,真为百姓办实事。 落实责任,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 洁性的重要方面。 熟悉杨汉军的人知道,他工作起来很拼。 10 天跑了 18000 公里,参加 24 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致力于 “ 引才 ” 鞠躬尽瘁,但是杨汉军并不为此而疲惫,反而很兴奋, “ 要是能把那位俄罗斯院士引回来,武汉的光纤产业会有一个飞跃 ”。 他引进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团队、培育创新企业,直到他牺牲时,办公桌上一堆最近联络的人才名片还散在桌面上。 他明白自己的责任,招才引智能极大带动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他不畏艰辛,勇于去做这件事情,他用行动完美诠释了 “ 拼搏赶超 ”这四字精神。 克己奉公,廉洁清正。 杨汉军从事招商引资 工作,接触过很多的商人,但是他从来都是以亲切的方式交往,以清廉的方式办事,既有 “ 肝胆 ” ,又很 “ 干净 ”。 杨汉军儿子没工作、爱人生病,他从未向组织开口,也从未动用手中的权力,为亲人谋私利。 送别杨汉军时,组织部里许多年轻人回忆起他和大家的最后一次集体谈心。 那次谈心,他说: “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 ——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 杨汉军正是以这股浩然正气,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与不舍 (篇六) 杨汉军,湖北仙桃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4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3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年 8 月 9 日,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 55 岁。 在省委组织部工作期间,杨汉军同志精心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组织村 “ 两委 ” 换届选举,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坚持不懈抓好老干部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党建制度改革,为全省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