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内容摘要:
打招呼,主动深入群众倾听民声。 对老百姓来说,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 听到群众反映后当场拍板修栈道,不 厌其烦、服务到底,帮上访户拿到土地使用证,资助贫困学生、深夜排查中毒学生 „„ 廖俊波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 “ 群众利益无小事 ” ,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廖俊波走了,带着未尽的事业永远离去了,但是,他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前进。 (篇三) “ 最小的人 ” 2017 年 3 月 18 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时间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 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廖俊波。 他走了,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离开了他视为亲人的群众,但是他却活在了人们心里。 有榜样才有追逐的动力,廖俊波无疑是在 “ 两学一做 ” 学习教育中需要对标的先进,他是千千万万党员干部中涌现出的先锋模范代表,是践行 “ 四讲四有 ” 的楷模和榜样。 近日,习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 的称号。 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 人民造福。 在廖俊波担任邵武拿口镇镇长的时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儿问他: “ 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 ”“ 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 ” 孩子问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却很认真。 这一句发自肺腑的 “ 最小的人 ” ,彰显了廖俊波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 “ 官老爷 ” 思想严重。 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 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 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 “ 群众最大,自己最小 ” 的情怀和大度。 将自己看小,群众就大;将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将自己看小,眼界就开;将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实。 选择做一个 “ 最小的人 ” ,对于廖俊波来说,这是一件自豪而需坚持的事情。 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 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正是因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轻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热爱奉献,也才心无旁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 ”。 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 “ 一大一小 ” 的觉悟和高尚,拥有 “ 自己最小 ” 的情怀。 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 “ 最大 ” 与 “ 最小 ” 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大全
相关推荐
坚持不懈,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难 而进、顽强拼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锐气,以新时期的拼搏精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廖俊波同志生平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他用生命诠释着 “ 为民情怀 ” ,用鲜血谱写着忠诚与担当,他是党的好干部,是人民的好公仆,他的那颗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永远让人为之动容,他虽然走了
位,而是站在高位思考为民想好事,做好事。 “ 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 ” ,这个是廖俊波从政以来的常态,这样的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的优良品质,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学习与研究。 一个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有名言曾说,“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 这话很好的诠释出好干部自然生命可能很短,但在人民心中,他的光辉形象,他对群众实实在在的好,是他在人民心中的 “ 生命 ” ,这样的 “
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在学习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感震撼,廖俊波同志工作岗位和职务历经转换,但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乡镇到市里,从基层干部到副市长,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25 年如一日,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 对党的无限忠诚。
社会的决胜之际、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面对脱贫的艰巨任务和群众的殷切期盼,如果多一些廖俊波式的 “ 樵夫 ” ,再多的荆棘,何愁砍不掉。 再大的困难,何愁克服不了。 再难的问题,何愁解决不了。 脱掉群众贫困帽子,需要更多廖俊波式的 “ 樵夫 ”。 “ 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 ” ,这是时任政和县委书记的廖俊波时刻考虑的问题,他用 3 年多时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 3 万多人。 当前,全国目前尚有
坚中受伤 ......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优秀而充满希望的民族。 人民的好干部 “ 廖俊波们 ” 用鲜血乃至生命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筑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 “ 阳光大道 ” ,应懂得 “ 珍惜 ” ,要心存“ 感恩 ”。 作为党员干部应继承其 “ 优良精神品质 ” ,踏着 “ 他们 ”没有走完的 “ 足迹 ” 继续前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主动作为
字,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他的一生是短暂平凡的,他的一生又是经久不凡的。 作为曾被中央组织部授予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 称号的人,他用实际行动将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这几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他去了,因公而去;他又留下来了,英名长留。 他为我们竖起了一面旗帜,立起了一座丰碑。 他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工作上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去深学细照笃行。 因为他是 “ 干净 ”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