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会心得体会范文16篇内容摘要:

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开拓了团结民主、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 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 过去五年,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从聚焦党和国 家中心任务协商议政,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言献策,再到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 这些工作亮点纷呈,卓有成效。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 “ 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 ” ,做好参政议政等工作,需要人民政协努力推进理论、实践、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政协事业生机活力。 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重在秉承开放思维,展现开放姿态。 开放,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在政协人员构成上,推选那些受到 群众认同并有履职能力的人士为政协委员。 惟有如此,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 “ 人民政协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 ”。 “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 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 政协委员在具体履职时,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心态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这就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沉到一线,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把参政议政建立在扎实调研基础之上。 只要强化委员意识,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心上,全面增强履职本领,就能有效履行委员职责。 开放源于自信,变革带来好评。 今年全国两会首设委员通道, 3月 3 日下午, 11 位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 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政协委员从容自如,侃侃而谈,从空间站建设到量子通信,再到教师待遇,委员们直面热点话题,不正体现了开放 ? “ 我在政协机关工作,很多人问我,政协委员是否真的说了也白说 ?”“ 我要说的是,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委员说了不白说 !” 吕忠梅委员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驻会副主任,一席话备受赞赏。 有这样的执着,参政议政就更有品质。 新时代开启新要求,新作为激发新气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坚守定力,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人民政协事业就能更加富有成效,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发挥更大作用。 【篇九】 3 月 5 日上午 9 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多办利民实事,兜牢民生底线。 ” 短短的一句话,却铿锵有力,温暖人心,因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 “ 成绩单 ” 和 “ 军令状 ” 的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语 句,既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不都牵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 “ 敏感神经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抓住了民生的 “ 牛鼻子 ” 就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再简单平常不过的话语,我们却可以从中感悟到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饱含着浓浓的民生情怀,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美注解。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一篇报告是一份 “ 成绩单 ” ,一串数字则让这份 “ 成绩单 ” 含金量十足。 纵观报告全篇, 诸如 “ 贫困人口减少 6800多万 ”“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 %”“ 社会养老保险覆盖 9 亿多人 ”“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的数据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这些暖心 “ 小数据 ” 的背后,字里行间却潜藏着一心为民的 “ 大情怀 ” ,既是政府一心为民、励精图治的生动缩影,也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最美华章,给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满意 “ 答卷 ”。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 应该看到,民生一直都是贯穿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重要、最突出、最鲜明的一条主线,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 水平。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那样,人民政府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干得好不好要看实际效果、最终由人民来评判。 要倾情倾力做好托底工作,不因事难而推诿,不因善小而不为,要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团结凝聚力量,实干创造未来。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立下的“ 军令状 ” ,也是广大干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行动指南,要大兴实干之风,干字当头,实字托底,让实干成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 “ 座右铭 ” 和奋斗底色,营造出千 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凝聚新时代的奋斗伟大力,才能在新时代的 “ 长征路 ” 上 “ 蹄疾步稳 ”。 【篇十】 三月,春之声音振振响起,阳光明媚,全国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心随之煦煦春暖。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已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将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案》、《国家监察法 (草案 )》、《宪法 (修正案 )》议案,修正案中专章专节增加监察委员会,明确监察机构职责定位。 重磅惊觉全国人民和纪检监察系统广大干部的中央重大 决策部署,如三声春雷,敲击着纪检监察干部们不忘初心,坚定迈步,继续扛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大旗。 形势政策、法律规定即将出台实施,我们怎样从思想灵魂深处迎接这份崇高使命呢 ?笔者从修炼 “ 三心 ” 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第一,静心。 做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修炼 “ 静心 ” 是迈步征程的首步。 特别是检察院转隶过来的纪检监察干部,从法律专业性强、相对 “ 轻松 ” 的检察工作环境进入到党纪、政令与法律综合运用、工作节奏持续加鞭的纪检监察工作状态,我们更需明心静己,明确肩担重责,长相坚守,心安纪检监察为家乡,才能更好整装出发。 第二,净心。 修炼 “ 净心 ” 是纪检监察干部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德心本质。 清廉为公,公正为民,先从自己的底色窗明几净做起,心中装民,胸中存党,脑中悬纪,从而养成坚定的政治定力、担责精神、规矩意识,筑起 “ 四个自信 ” 精神长城。 第三,精心。 思想为先导,行动乃纲领。 一切使命与事业的实现,离不开行动投入。 增强工作本领,驾驭责任风险,首要精心学习,把学习力作为一生的修炼课,乐学善学深学,像对待孩子的成长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