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山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doc)-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企业 20 家。 促进化合物单晶、管壳框架、封装材料、荧光粉、化学试剂、激光晶体、固体激光器制造及其他相关制造业发展,形成完善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链。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设 10 家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35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 中心, 2 家 省级 工程研究中心或工程实验室。 LED 和 LD 产品在手机、电脑、汽车、家电等电子产品指示,以及背光源、显示屏、普通照明、通讯、指示、存储、游戏、军事、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到 2020 年, 在产业关键技术上有新的更多突破,形成比较完整的高端产业链和创新链,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建成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重要的产品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基地。 三、 发展重点 6 (一)产业布局 根据我省当前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分布,按照有利于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产 业合理分工,优化配置资源,上、中、下游产业合理承接,促进产业聚集的原则,“ 十一五 ” 期间, 充分发挥我省已形成的大企业带动优势、主导产品与技术研发和生产优势、产业相对聚集优势,以 SiC衬底材料及 LED、 LD 外延片研发生产和各类 LED、 LD 管芯制作及封装生产为重点,培育济南衬底和外延片的生产基地;潍坊 LED 管芯制造基地;青岛背光源生产基地;滨州 LED 显示屏生产基地, 带动 烟台、威海、东营 、 济宁等市以 LED、LD 封装及各类应用产品的生产为主体的外围产业群。 济南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以济南高新区为依托,以山东华光光 电子为龙头,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所为技术依托 , 完善发展环境,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外来企业和外资进入,壮大规模,形成产业聚集, 将其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 SiC 衬底材料和多种 LED、 LD外延片研发生产基地。 实现 SiC 衬底材料产业化, LED 外延片由目前红、黄外延片生长,扩展到红、黄、蓝、绿各种颜色的外延片生长,产量由现在的每年 9 万片扩大到 60 万片, SiC 衬底的生产达到每年 20 万片。 通过投资建设,使济南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上游产品衬底和外延片的生产基地。 潍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以潍坊高新区为依托,以瑞森华光 、中微光电子、潍坊华光新能等企业为主体,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在产业链上 7 以各类 LED、 LD 管芯制造为主体,逐步促进向上游产业外延片研发生产发展,加快下游 LED、 LD 封装及半导体照明灯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建设潍坊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 青岛半导体背光源生产基地 以青岛海信为主体 , 组建山东半导体背光源有限公司,背光源产能达到 20万套以上,产品不仅满足海信、海尔等显示器厂家自身对背光源的需求,同时努力扩大省外市场,使青岛成为我国重要的半导体背光源生产基地。 滨州 LED 显示屏生产基地 以滨州现有企业为基础, 整合资源,培植龙头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 LED显示屏产业化基地。 (二)技术发展重点 SiC 单晶衬底材料生长及其加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功率型 LED、 LD 管芯制备技术;蓝、绿、紫外 GaN LED 外延材料生长技术;大功率芯片规模化封装技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