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内容摘要:

,以身作则,人格示范,言传身教。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引领学生。 因此必须弄清当代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辨别力与控制力弱;价值多元,成就动机强,实用主义色彩浓厚;个性张扬,表现欲望强,担当意识不够强;情感丰富,心态开放,抗挫抗压能力弱;善于交际,享受生活,出现网络依赖性。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学生的原动力,比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内在力量,也就是原动力。 有了这种力量,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品质。 比如主动性,学习一定要靠自觉主动,成长成才要靠主动,其他还有如归纳能力,理解力以及形象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唯此,才可以使学生作为有教养的现 代青年才俊在无法预料的未来能够做出 “ 有意义 ” 的自我选择。 本质而言,大学就是更多地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进行选择。 三、坚持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大学教师应当自觉秉承 “ 大学精神 ” ,注重 “ 文化软实力 ” 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过程,大学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 “ 人文精神 ” ,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思考、探索人生的目的,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间应建立怎样合理、健全的关系这些根本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 信念、信仰,为一生的安身立命奠定一个坚定基础。 同时,不断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品格,在发现个人爱好与兴趣中充实发展个性,提升精神境界,开掘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