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内容摘要:

观念还未转变。 当前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对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发展观念还未转变过来,上级精神还未领透,发展趋势还未认清,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为当地县(区)政府支持力度小、人员、经费不足等因素,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或多或少存在被动作业和畏难情绪。 想着等审计机关将来垂直管理了,再发展信息化也不迟。 (二)审计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还未有效形成。 对于不同的应用系统,审计人员需要在不同位置的逐个进入访问,缺乏统一的访问资源和应用的接口。 例如常用的 AO 和 OA 的证据底稿交互; RTX 在线沟通系统、 SQLServer、 Oracle、 ArcGis 等分析工具没有与管理平台进行有效集成,还不能实现数据分析联动和技术互动。 审计人员面对繁多单一的应用系统,内、外网机相互转换繁琐,重复劳动,人性 化程度低。 (三)审计信息一体化管理机制还未建立。 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对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认识不够,没有成立领导小组,没有建立办公机构,没有选配专职人员,导致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安装设备,就会出现上面不督办,下面难落实。 (四)审计信息化软硬件发展还不够协调。 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先是规划、建网、采购设备,忽视了应用操作。 硬件环境建好后,又想通过软件来进一步为审计机关行政管理和业务提效服务,然后才开始着手软件的建设。 等应用操作成熟了,发现硬件环境又面临着淘汰,这种硬、软件非协调的发展对审 计信息化一体化发展存在瓶颈制约,同时带来了信息化资源的浪费。 (五)审计信息化 “ 学 ” 和 “ 用 ” 脱节问题比较突出。 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每年都安排专门的计算机审计培训,基层审计机关派骨干去学习,回来后没有具体的项目实施,时间一长,理论知识、操作方法经常不用,就很容易忘记。 且基层审计机关,尤其是县(区)级审计机关信息化专门人才占全局干部的比重偏低,既懂财务、信息化、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的单位出现人才更迭交替的脱节,出现了人才瓶颈。 四、基层审计机关信息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在审 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发展要把党和国家对审计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位,统一部署,实现省、市、县的深入融合,将审计信息化运用、机制、队伍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一)坚持一体化部署,转变审计观念。 基层审计机关要把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办、国办《框架意见》、审计署、省审计厅决策部署上来,在谋划和部署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时要打破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的思维观念,树立全国、全省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