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有资本审计监督研究内容摘要:

本经营预算管理的审计监督是基层每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审计关注的内容也较多,除了从预算层面的收支、平衡以及预算支出和效益以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审查预算编制的范围是否全面。 按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要求,涵盖的范围较广,审计中要对照其编制范围进行核查。 审计发现预算编制覆盖 面不足,条块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普遍存在。 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系统和部门下属企业未纳入国资委监管范畴,且长期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范畴。 二是审查预算编制内容是否全面。 主要是国资委管理和其他条块管理的对外投资、参股,其收益未纳入编报范畴等。 如部分单位将投资收益未上缴,有的单位转移、隐瞒投资收益,有的虽然占比 49%,但长期不实施分红。 三是审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与其生产经营成果关联性。 部分纳入预算编报范围的企业上缴利润每年年初基本按照固定计划下达,变动较小,不论亏损和盈利多少,均按照计划执行 ,与各级政府规定的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相去甚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基本没有关联。 四是审查专项收入和专项支出的真实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各级有些项目还没有纳入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范畴,实际操作层面总是以专项收支的形式在其中反映,审计中要关注该项收支的真实性。 对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各级政府基本授权国资监管部门实施,国资委监管范围非常宽泛,对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审计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执行情况。 围绕国家 “ 三去一降一补 ” 等宏观政策要求, 重点审查国有资本的投向是否与国家政策相符,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还是限制发展的行业、领域,相关的配套、技术及后续发展是否有保障,对自然资源资产的长足影响等。 二是国有竞争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情况。 企业管理构架是否科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相关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财务核算和管理是否严格依法依规,相关的投资决策是否通过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是否进行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估。 该项审计一般与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进行。 三是相关承担社会公共职能企业作用发挥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层各项公共事业企业都是与地方民生戚戚相关的,有的地方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如有的地方将自来水公司、公共交通运输公司、污水处理厂等进行了合资或改制等处理,但仍然还有相当多的基层对这部分由地方政府控制。 对这部分的审计监督应关注其功能作用的发挥,落实国家关于相关政策 “ 惠及民生,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不能以盈利为目标 ” 的要求。 同时审查其内部的控制和管理情况,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城市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情况。 基层地方政府为推动地方城市建设,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成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这类平台体量大,运作情况与政府关联密切,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