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讲话稿内容摘要:

是整治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停车和交通运营秩序。 要集中开展城区交通整治行动,对城区重要街道、十字路口以及重要节点的道路交通,加强疏导,严格管治。 要参照《 **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抓紧制定我县的 停车收费制度,分路段、分时段核准临时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提高停车场、临时停车泊位的利用效率。 另外,还要加强依法治超工作,大力整治货车非法改装和违法超限超载行为,重点整治工程建设超载运送砂土建材的问题。 (二)要整治圩镇环境。 圩镇环境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也是小城镇建设的突破口。 要重拳出击,抓住以下三个重点: 1.要提升环境卫生。 重点整治圩镇主次干道、河道、入镇口等区域,加大圩镇保洁力度,增加清扫班次,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做到圩镇垃圾日产日清。 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治理体系,严格 落实“ 河长制 ” 、 “ 门前三包 ” 责任制,杜绝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乱堆乱扔的现象。 2.要提升圩容秩序。 要将城市管理执法向圩镇延伸,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合理确定乡(镇)、村(社区)的管理职责,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确保基层有权管理、有钱办事。 要以整治占道摆摊设点、杂物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房屋乱搭乱建为重点,保持圩镇良好秩序。 3.要提升基础设施。 要加强圩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亮化、绿化、美化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功能。 要加强公用设施管护力度,及时对道路、沟渠、路灯 等进行维修,做到路平、沟通、灯亮。 (三)要整治农村环境。 要认真落实省市要求,以 “ 整洁美丽,和谐宜居 ” 为目标,以村庄整治、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和谐平安为重点,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1.要完善设施。 在自然村组重点实施 “ 七改三网 ” ,中心村重点实施 “8+4” 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完善道路、电力、广电、通讯网络、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卫生教育、文体活动、环卫保洁等配套设施。 尤其是今年预脱贫的 36 个贫困村,要严格按照贫困村退出八大指标体系的要求,抓紧组织实施,确保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有 质的提升。 2.要提升风貌。 结合各村实际,加快实施风貌打造工程,重点对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沿线建筑进行立面整治和提升改造,统一按照客家建筑风格,对沿线所涉及的村庄开展民房整治改造。 同时,也要加强农民房屋庭院的整治,确保房前屋后干净、院内院外整齐。 (四)要整治 “ 两违 ” 行为。 总的要求是必须消化存量、遏制增量,围绕县城规划区范围内,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重点项目沿线等重点区域,以 “ 零容忍 ” 的态度确保违章建筑 “ 零发生 ”“ 零增长 ”。 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 1.要铁腕拆违。 要保持拆违 的高压态势,只要是辖区内出现了违章建筑,所在乡(镇)必须第一时间坚决予以拆除,如不能限期拆除到位的, 3 起以上所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地免职。 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违法建筑,要逐步依法化解。 2.要科学控违。 要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落实好《 **县县城规划区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县农村集体土地建房管理办法(暂行)》和《 **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暂行)》,批土地要批规划设计,管土地要管规划设计,严格防控违法建设,发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