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内容摘要:

”等制度, 切实改变了干部庸惰散作风;深入开展 “ 四进四联四帮 ” 活动,对全场 91 户困难户进行精准扶贫,实现群众微心愿 141 个。 二、今后工作的打算 未来五年,以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抓住 “ 农垦改革 ” 一条主线,做好 “ 绿色生态立场、现代农业强场、文化旅游兴场 ” 三篇文章,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动力,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勇于 担当,为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红光而努力奋斗。 ,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全国农垦系统改革的春风及撤县设区的有利时机,争取在本轮改革中建立场乡合一的体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积极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注重盘活农垦农用地资源,增强农用地资源效能和融资能力。 完善经营体制,积极探索职工承包租赁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组建现代化农业服务公司。 积极跑项争资,加强与省、市农垦部门联系,争取红光至金溪对桥对接 206 国道、红光至瑶圩道路改造升级的公路项目及王港渠道和圩堤衬砌项目进行立项。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准确定位,用好用活现有资源,积极打造 “ 状元故里、诗佛家乡 ” 文化品牌。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争当龙虎山旅游圈后花园,启动推进红光至金溪对桥镇对接206 国道旅游公路建设,承接龙虎山旅游客流,建立统一 “ 状元 ” 品牌,开发莲子、野生葛粉、茶油等旅游副产品。 充分挖掘资源内涵,推进状元府及吴嵩梁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努力将状元府打造成廉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加大宣传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在我场开办度假山庄、农家乐与红光的文化旅游形成互补,增加游客量。 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坚持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发展特色农业。 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各项扶持政策,培育和壮大一批农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 大力推广泰国花奇莲套养泥鳅、广昌白莲套养小龙虾等新型产业模式,帮助成立种养合作社,争取 “ 十三五 ” 末我场泰国花奇莲套养泥鳅、白莲套养小龙虾种养面积分别达到 800亩、 600亩。 兴办果业经济。 利用好红光林业资源,发展特色种植,推广立体经济模式,加强与邓家乡花果山合作,采用 “ 公司 +农 户 “ 的形式发展果树种植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对全场范围内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争取各级资金投入水利设施除险加固,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用水。 争取对 2600 亩左右的农田进行园田化改造。 大力建设美丽乡村。 加强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治理。 建立 “ 双返双创 ” 基地。 全力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优惠的帮扶政策、优质的行政服务,吸引更多的在外红光人士返乡创业及推动本地成功的人士创业。 打赢扶贫攻坚战。 发挥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的作用 ,组建 “ 红光爱心扶贫基金会 ” ,确保爱心资金百分百用到贫困人员上。 加速社会事业发展。 认真落实信访领导包案化解、下访约谈工作制度,健全矛盾纠纷化解长效机制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充分发挥 “ 五老人员 ” 的作用,推广综治网格化管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进一步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强集镇管理,逐步规范沿街商铺经营秩序,对集镇路网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