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场工作情况汇报内容摘要:

垦殖场 1957 年建场以来,没有农贸市场,交通也极不便利。 为推动红光边贸经济的发展,确立每年农历 4 月 26 日举办 “ 状元会 ” 、农历 8 月初 6 举办 “ 司马会 ” ,每逢农历三、六、九为集市日。 换届后,我场已成功举办第二届 “ 司马会 ” ,盛况空前。 以状元会和司马会来丰富红光人民文化生活,弘场传承红光古文化。 红光农贸市场的开市,不仅为红光农产品升值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红光农产品走向外地搭建了载体,还为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开辟了又一途径,极大地方便了红光人民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和加大了红光的人文交流,红光的集市对红光 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弘扬尊师重教庆祝第 32 个教师节。 这是红光自 1957 年来第一次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红光是状元故里,诗佛家乡,为继承吴伯宗治学精神,隆重为红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 8 名优秀教师,为红光学校争光取得优异成绩的 6 名学生进行表彰。 六、启动爱心扶贫基金会。 由五老人员组织社会募捐,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大家用爱心,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提升红光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此次爱心扶贫基金采用的是募捐的方式,筹集善款共计 23540 元,此笔款项将全部打入县民政局账户,并由专人管理,爱心扶贫基金的救助对象包括因病、因学、因突发事件等导致贫困的红光群众,对爱心扶贫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将做到三级公示,确保每笔款项做到公开透明,账目清晰,来源清、去向明。 、推经济 我场打造 “ 三大特色农业基地 ” 助推产业扶贫。 一是泰国花奇莲品种培育基地,已种植泰国花奇莲 260 亩,亩产 3500 公斤左右,预计明年全场种植面积可达 500亩左右。 广昌白莲套养小龙虾 100亩,共带动贫困户 13 人,人均增收 3621 元。 二是黄桅子生态基地。 总投资 1600 万元,总面积为 600 亩,集旅游观光、药用于一 体带动贫困户 21 人,人均增收 4012 元。 三是油茶生态基地。 栽种面积约 1100亩,丰产期预计可年产油茶鲜果 110 万公斤。 带动贫困户 25 人,人均增收 3869 元。 目前,我场现有精准扶贫户 77 户,红光结合现有产业实际,成立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熟悉情况,制定方案,做好台账,全力奋进,打好扶贫攻坚战,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带动经济发展。 、稳保障 **年至今,我场财政收入达 万元,同比增长 29%,农民年人均收入 12600 元。 为了场部经济发展,千方百 计筹措资金,搞好现金调度,保证场部机构的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支出预算的正常执行。 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重点控制临时性预算支出,确保收支平衡。 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持反对铺张浪费。 要加大对社会事业、农业工作等重点支出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 一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认真做好财政收支监管和内部监督。 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推进监督关口前移,促进监督和管理的有机融合。 二是加强财政制度管理,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以资金使用的科学、规范、安全、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依法理财、依法行政、规范运转的工作秩序。 我场全力以赴推进经济社 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红光垦殖场硬件条件不够,人口及地理面积不大。 工业发展少,总体经济实力偏小,在办大事,促发展有短板。 红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道路狭小。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上级拨付的资金和项目较少,财政实力相对较弱。 农场改革在即,体制改革困难多,编制问题、历史等土地经营权收回难问题。 二、今后工作的打算 未来五年,高举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