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投资龙山养生文化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省城市总体规划》( 2020— 2020)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2020 年 1 月 1 日 《镇江市丹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7— 2020 年) (九) 施工条件 本项目选址位于丹徒新城长山村西湾水库北侧,东至西湾,西至生态园大道,南至西湾水库,北至小西湾村。 区域条件较优越,基础配套设施较齐全,交通便捷。 附近无污染源,项目环境适宜。 项目建设场地施工出入道路畅通,场地周边无交通限制,施工 用临时水、电无接入困难。 项目周边地区有多家采石厂、建材供应市场,有砼供应基地,镇江市(项目地区)是建材生产大市,水泥、砂石料市场供应充足,因此项目施工条件较好。 第五章 项目拟建规模及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 《“全国县(市、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启动建设示范性养老机构的要求 ,并结合 丹徒实际情况 ,确定镇江 龙山 养生文化村 占地 ,总建筑面积 28759 ㎡。 二、项目建设设计依据及原则 (一)项目建设设计依据 《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20( 2020 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20( 2020 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20( 2020 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20)( 2020 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20);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20); 《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0223— 2020);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 2020( 2020 版);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Q/GDW156— 2020 号; 1《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1996) (二)项目建设规划 指导思想 规划建设 镇江龙山养生文化村 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示范 性养老机构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实施、社会力量参与的方针,根据我区社会福利服务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 划,合理配置,确保建成一所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档次较高的养生文化 中心,既能满足日益 增长的社会福利需求,又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三、项目总平面规划 (一)总平面布置原则 依据 社会养老 需求和发展战略控制规模,结合城市用地情况和总体规划布局,力求做到运营高效、管理方便、经济合理、节约用地。 具体体现在: 结合选址现状,合理布局; 根据 养生文化村 的功能特点,合理规划分区; 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及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 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的目的; 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 项目 可持续发展。 (二)交通结构 本项目交通结构 贯彻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从交通、消防等多个方面精心考虑,主要道路系统与建筑密切配合,明晰了然,将各分区通达顺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流主要交汇处均设有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体现了良好的疏通性和引导性。 次要道路系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并沿其设置别有情趣的坐凳、雕塑和小品。 (三)绿化系统 小区绿化系统讲求实用,注重趣味。 通过绿色植物结合座椅、廊架等景观元素,构成了亲切自然地交流活动空间。 木质廊架,质朴清新,被秋色叶植物所环抱,依廊而坐可观微微起伏的草地,活泼又不失秩序。 绿地形态丰富,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散步道的 曲折高低,加上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婆娑树影,营造出盛夏酷暑,不见畏日的空间效果。 四、工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内容 按照老年人的特点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设计,从住区规划、设计到配套建筑与设施等方面都符合老年人的特点和要求,全部体现为老年人服务的理念。 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即:宾馆式的管理、医院式的护理、亲情式的服务三者兼顾,融为一体。 公寓以多层为主,室内有阳台、卫生洗浴间、家具、空调、彩电、暖气、电话、呼救系统等。 公共设施有医院、餐厅、浴室、书画室、棋牌室、茶座、卡拉 OK、球类活动室、健身康复室、电大 教室以及购物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每楼均配有电梯,道路为无障碍设计,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通道安装扶手。 健身、文体、娱乐活动室均在一幢大楼内,公寓内所有建筑均有连廊连接,不受外界环境气候干扰。 可以随意窜门、聊天、交朋友。 为了老人安全,楼道、电梯等多处配有摄像监控系统,户内有紧急呼叫和电子安防系统,有事随叫随到,浓浓亲情使老人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社区安全网络方面,实现消防报警,安全防盗、智能门控、 家庭求救等功能。 园林式的环境设计,院内山、水、石、亭、小径共存, 站坐皆宜。 院内健身广场,音乐喷泉为 老年人健身、休闲提供良好的场所。 公寓设立的家政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场所、老年大学、老年病医院,不仅可以为入住公寓内的老人服务,还可以对外开放,为社会老人服务,可以开设日托服务和居家呼叫等服务。 (二)具体规划分区 按照《社会福利机构建设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以五层以下的建筑为主,分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六人间、 套房等 六种户型,共分四个区域: 养老区居住面积 14600 平方米,房间设 280 间,床位数设 550 张,其中:单人间 80 间,床位 80 张;双人间 100 间,床位 200 张;三人间30 间,床位 90 张;四人间 20 间,床位 80 张;六人间 10 间,床位 60张;套房 40 间,床位 40 张。 室内有阳台、卫生洗浴间、家具、空调、彩电、暖气、电话、呼救系统等。 多功能及服务区约 12020 平方米,有多功能会议室、接待室、阅览室、棋牌室、理发室、厨房、热水间、洗衣房等; 内庭休闲区面积约 2159 多平方米,主楼垂直交通设医用电梯、普通电梯各一部; 室外活动区:主要为门球场、健身场及景观休闲区等设施。 有医院、餐厅、浴室、书画室、棋牌室、手工室、茶座、卡拉 OK、球类活动室、健身康复室、电大教室以及购物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公共 设施。 每楼均配有电梯,道路为无障碍设计,地面采用防滑材料,通道安装扶手。 健身、文体、娱乐活动室均在一幢大楼内,各楼层内建筑均有连廊连接,不受外界环境气候干扰。 表 51 项目主要建筑构物参数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 量 备 注 1 总规划占地面积 亩 2 总建筑面积 M2 28759 养老区 ㎡ 14600 设房间 280 间,设床位 550 张 多功能及服务区 ㎡ 12020 内庭休闲区 ㎡ 2159 3 绿地面积 ㎡ 绿化率为 % (三)设计指标 建筑等级:三级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屋面防水设计使用年限: 15 年 (四)建筑形式及风格 根据 项目 的性质,建筑设计以朴实、大方为主,突出温馨氛围,既有时代特色,又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整体构造,形成若干共享空间,便于老年人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装修设计 装修标准力求经济、美观大方,尽量采用当地建筑材料。 外装饰:根据环境要求选择外墙面或涂料,部分墙面以花岗岩点缀,同时便于 立体绿化。 内装饰:楼梯、内走廊一般采用大理石,室内地面一般采用普通地面砖,卫生间采用防滑地砖。 墙面:内墙面以普通涂料为主,局部贴瓷砖等。 门窗:外门窗采用铝合金材料,内门为木质夹板门。 (六)结构设计 本项目均采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活荷载标准值及准永久系数均取 ,系数取 ; 雪、风荷载 雪荷载依据式 SK=μτ S0计算,式中 S/*为基本雪压,依据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采用插值法计算,或按当地 10 年以上最大雪压资料确定。 μτ为屋面积雪系数,根据不同类型屋面形式按规范 表取定。 风荷载依据式ω k=β zμ Sμ zω 0 计算,式中β z 为风振系数,μ S为体型系数,μ z 为高度变化系数,系数取定根据建筑物外形查表取定,ω 0 为基本风压依据当地 30 年一遇 10mim 平均最大风速计算,如无风速资料据风压图采用插值式取定。 五、配套设施建设 (一)给排水工程 给水工程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清洁、绿化和生活用水,少量配套、消防用水。 本工程供水水源由 辛丰镇 给水管网提供。 引入 DN200给水管二根在 基地范围内形成环网供水,供应室内外以及室外消防用水。 供水方式:多层采用市政直供水方式市政供水压力 pa供水,绿地采用自动喷灌系统。 排水系统 ( 1)排水量 ( 2)生活排水系统 厨房污水首先经过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后经化粪池处理。 污废水至室外设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污水管网系统。 雨水系统 采用室内外排水相结合排水系统,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网系统。 消防系统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建筑内各楼层均设置 3Kg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若干。 管材 ( 1)室内生活冷水管内衬( PE)钢塑复合管( P=),丝扣连接。 ( 2)室内排水管采用 PVCU建筑排水硬聚氯乙 烯管,承插粘接。 ( 3)管道保温:室外明露给水管采用聚乙烯发泡管保温。 (二)强电设计 设计依据 (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20 年版) ] (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 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 (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年版) ] 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配电、照明、防雷、接地设计。 负荷等级和供电电源 属 多 层民用建筑。 主要负荷有照明、设备等。 照明及生活用电负荷 均属三级负荷。 本项目的供电电源由 镇江 变电所引来 220/380V 电源,采用电缆以架空的形式引入位于建筑内一层的配电室内。 低压配电设计 低压配电电压 380/220KV,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电直接接地,供电频率为 50HZ。 界内低压供电为 TNCS 系统。 照明设计 室内平均照度设计值为 300lx,灯具均采用管吊式蝙蝠翼配光荧光灯,荧光灯均配以高性能电子镇流器和 T8 日光灯管。 走廊、楼梯间采用节能吸顶灯,照度设计值不低于 30lx。 在楼梯间及公共走道处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疏散指示灯及出口标志灯,灯其工作模式为:常亮,故障时续亮,连续供电时间 ≧ 20min。 公照由二回路低压配电并在未端采用 自投自复装置。 防雷 ( 1)本项目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 2)为防止直击雷,在屋面四周女儿墙上设置环状避雷带,屋面上装设不大于 20M20M 的避雷网格,突出屋面的部分,在其四周设置避雷带。 ( 3)引下线利用柱内外侧两根( φ≥16)主钢筋,与避雷带和基础联合接地体可靠焊接。 ( 4)为防止直 击雷或感应雷电过电压沿配电线路入侵设备,在配电室的低压进线柜内配电线路前端设一级过电压保护装置。 接地系统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制式采用 TNS 制。 电源重复接地、防雷接地、总等电位联结接地、弱电设备功能接地等均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安保措施 ( 1)本工程保安措施采用接零制。 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必须接零( PE 线)。 ( 2)本建筑在两上配电室内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 两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之间须用 40x4 的镀锌扁钢可靠联接。 要求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固定 金属物件均须与总等电位联接端子箱可靠联接。 卫生间设等局部等电位联贯端子箱,要求其中的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物件(如金属水管、金属电线管、 PE接地线、设备金属 外壳、金属浴具等)均须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可靠联接。 ( 3)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为 30mA。 (三)弱电设计 设计依据 (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20 版) ( 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20] ( 4)《有线电视系统 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