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dsdhtr西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内容摘要:
各级应急办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积累了沉重而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是 群体性非正常上访事件。 仅 2020 年, 群众到省政府非正常上访 506 批 15576 人次,其中 100 人以上的共 35 批 6244 人。 省应急办 全年共协助省政府领导、办公厅领导参与了 30 多次大规模非正常上访的现场处置工作。 特别是 “ 12 8” 农村籍退伍兵 900 余人 围堵省政府东门非访事件,情况为历年罕见。 近年来 非正常上访呈现出人数多、规模大,情绪激烈、负面影响大,滞留时间长、劝返难度大,老 弱病者多、依法处置难的特点。 省应急办直接参与了一些重大信访事件的协调解决和处置工作,专题研究了蒲白矿务局采空区农村群众整体搬迁、韶关二建民工欠薪上访、海星购宝超市供货商因欠货款上访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时限,确定责任主体,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后相关工作已陆续展开,一些群众长期上访、闹访的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也参与协调、督促省信访局和西安市政府加快省政府机关门前非正常上访分流中心的迁址和建设工作。 此外, 我们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及时组织评估,每 年 都 编写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报告》和 《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 每年 召开“全省突发公共事件 趋势研判会 ”, 由 民政 、 安监 、 卫生 、 公安 、 信访 等省级有关部门对全 省 当年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 12 全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等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全省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做 综合分析和科学研判。 我省应急管理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 一定成绩 ,走 在 全国 前列,受到国务院应急办 的 充分 肯 定。 2020 年 9月,国务院应急办在我省召开了全国各省市区应急办主任参加的应急管理工作现场会,介绍了我省的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先后有 20 多个省(区、市)派 员来我省考察交流应急管理工作。 2020 年 6 月 ,第十七届国际应急管理学会( TIEMS)年会在我国举办,陕西、北京、广东、山东、山西五省市应急办应邀作为 省级承办单位,省应急办主任张小宁被选为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国家委员会委员。 尽管 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与当今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2020 年,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以提高应急能力为核心, 以“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 为重点, 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快应急平台、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力度,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础,全面提升 全 省 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建设西部强省、 13 构建和谐陕西提供有力保障。 (一)以 “一案三制 ”工作为重点,全面提升我省应急管理水平。 一是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 政办发 [2020]12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轮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的通知》(陕政办函 [2020]188 号)和《陕西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修订应急预案的通知》( 陕 应急办 函 [2020]21 号)等文件要求,继续深入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切实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快我省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步伐。 抓紧制订我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三是加快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起从事发处置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管理转变,从单 灾 种应对向综合治理、协调应对转变,从政府应对向政府主导, 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转变的应急管理新机制。 (二) 抓紧 实施 “十一五 ”期间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点项目, 编制实施 “十二五 ”期间应急体系建设 规划。 一是继续推进 “十一五 ”期间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完成省级应急平台二期建设工作 和省市县三级综合应用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工作;指导市级应急平台的建设,实现关键设备的互联互通;完成 14 市级移动平台建设;全面开展市级应急专项数据采集工作。 二是编制 实施 “十二五 ”期间陕西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重点做好省级规划与国家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做好与省级 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做好对市级规划的指导工作,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组织实施、评估和督查落实工作。 (三)加大应急队伍建设力度,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力量准备。 一是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陕 政办发[2020]145 号)的要求, 完成省市县三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二是 依托 公安消防特勤 、 预备役部队 和 大型国有企业 建立 10 支省级 专业应急 救援 队伍。 三 是 指导 市、县两级建立 专业应急 救援 队伍。 四是探索建立乡村两级辅助应急救援队伍。 五是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 专家作用。 六是依托共青团组织、基层社区、红十字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 (四)继续推进以 “ 四进 ”“ 五有 ” 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示范点建设,夯实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在深入开展 “ 四进 ”“ 五有 ” 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 15 村,做到每一个基层单位都要有应急机构、有应急预案、有应急队伍、有应急保障、有科普宣教。 切实抓好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有备无患;抓好信息传送,做到早报告、早预警;抓好先期处置 ,做到及时高效;抓好协助处置,做到配合有力;抓好恢复重建,做到井然有序。 (五)广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 一是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 继续大力推进《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 的发行工作,督促榆林、铜川、杨凌等地实现发行量的突破,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任务。 继 续完善陕西省应急管理网站的版面升级和后台系统 ,实现各设区市审核员对网站稿件情况的自主统计;启动针对各级信息员和审核员的“工作园地”栏目,方便网站的运行管理;新增多媒体播放系统,充实网站内容;以网站为平台,策划不少于 10 个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在线专题活动;力争实现网站年点击量突破 20 万次,信息发布量突破 万条。 二是制作应急管理培训片、宣传片,向基层发放。 三是 积极探索培训的新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培训。 制定全省“十二五”期间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纲要; 依托专业单位,加快 陕西省应 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 ;在继续做好市厅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县处级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培训,同时加大对各级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实务培训和学历教 16 育;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对外交流工作,增加交流渠道,扩大交流范围; 加快应 急管理专业教材编写工作 ; 依托 各 类 教育培训 基地 ,开展公众应急培训体验活动, 不断提高 公众 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省应急办 二 〇 一一年三月 九 日。陕dsdhtr西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相关推荐
顾客关系管理 12 同类别的客户对企业和产品的满意度。 ( 3)使用交叉销售 (CrossSelling)和增值销售 (UpSelling)提高现有顾客价值 企业与其顾客之间的商业关系是一种持续不断发展的关系。 在顾客与你建立起这种双向的商业关系之后,企业就要尽力保持这种关系。 保持顾客关系的最佳境界可以体现在三方面:延长这种关系的时间;在维持这样的关系期间增加互相的接触
书及保修卡等文本资料。 中标人必须保证产品,工程安装及运输安全。 (四 ) 包装要求 设备的包装和发运必须符合设备特性要求。 为了保证设备在长途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安全,设备包装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设备的包装均应有良好的防湿、防锈、防潮、防雨、防 腐及防碰撞的措施。 由于包装不善导致设备锈蚀、失缺或损坏,由中标人 承担一切责任。 (五 ) 设备安装调试: 中标人 负责合同项下设备的安装调试
变动等原因,需增减本部门设备使用数量,必须填报《电脑及周边设备异动审批表》交公司信息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信息中心对《电脑及周边设备异动审批表》所报增减设备名称、数量及要求,进行必要的审核。 对需增加设备的,通过内部调整或新购置的办法给予解决。 增加设备属新购置解决的,按 OA系统工作流办理。 增加设备属 内部调整解决的,由信息中心根据申请部门要求,查看各部门设备使用情况或废旧利用情况后确定调整。
教师跟踪、学生跟踪辅助摄像机,跟踪距离: 2 米至 50米的可视范围,跟踪角度:0176。 ~ 355176。 智能切换系统:可以在老师图像、学生图像、两路场景图像和老师电脑图像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图像切换平滑,没有“跳动”现象,正常情况下出现老师画面,老师使用电脑时能自动切换到电脑画面,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学生特写画面,老师离开讲台并走到学生中间,摄像机又能切换到其他场景
授权 ★ 项目投标需提供原厂授权证书。 数字切换交换主机 A 项目 指标要求 硬件配置★ ≥ 64 设备通道, 4 个远程 IP 用户, 1 个本地用户数字 KVM 切换主机,标准 19 寸,支持虚拟媒体,支持刀片主机端口级管理,双电源双千兆网口 Acl 功能 ★ KVM 设备必须支持 ACL(访问控制列表)功能,要求提供 ACL 与用户组捆绑功能。 稳定性 ★ KVM 系统设备掉电或出现故障
,每个岗位都有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十八条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教代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学校校务,审理教职工代表提出的议案,教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三年。 工会是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 第十九条学生实行学生会制,学生会干部由学代会民主选举产生。 学代会每年举行一次。 学校建立工会、妇委会等群众组织,由党委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