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济源一中管理制度汇编讨论稿内容摘要:

,每个岗位都有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十八条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教代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审议学校校务,审理教职工代表提出的议案,教代会代表每届任期三年。 工会是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 第十九条学生实行学生会制,学生会干部由学代会民主选举产生。 学代会每年举行一次。 学校建立工会、妇委会等群众组织,由党委领导。 学校应大力支持这些群众组织开展各项有利学校整体工作的活动。 第二十条根据《档案法》规定设立学校综合档案室,并制定学校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一条学校健全对教职工的评价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设立效益奖,高考奖,优秀班主任奖,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激励教职工教书育人,奋发向上。 第二十二条学校要自觉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并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工作评估。 每学期末要认真总结,向上级如实报告工作、反映情况。 重大问 题及时请示报告。 第六章 入学及学籍管理 第二十三条高一新生通过参加当年初中升学考试符合我校录取条件者,录入我校就读。 取得我校学籍,并编入各个班级。 凡我校学生必须按政府有关规定按时交纳学费,办理注册手续。 第二十四条学生因病或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学习,由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校长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由教务处签发休学证明,可准休学一年。 身体康复后,再办理复学手续,经校长批准由教务处编入相应班级就读。 已连续休学两年,仍不能坚持正常学习,作因病退学处理。 第二十五条因各种原因符合转学条件者,办理转学相关手续,经校 长批 11 准转入我校,由教务处安排相应班级就读。 我校学生转往外地、外校就读者,由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校长批准,教导处出具转学证明。 第二十六条学生因各种原因要求退学者。 须经家长或合法监护人提出申请,经校长批准后,可予退学。 第二十七条具有我校学籍的学生,按规定修设各学科,成绩及格者,准予升级。 修业期满毕业成绩、德育考核、体育均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毕业考试经补考后仍有一科以上不合格者,只发给肆业证书。 第七章 德育工作 第二十八条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德育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注重德育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渗透性和主体性,增强德育实效性。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体系。 第二十九条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 1234”,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观念” (正确的人生观 ),两种“意识” (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三个“热爱” (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四自(自立、自理、自律、自强)。 第三十条学校德育工作由学校党委直接 领导,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德育工作。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党委书记、副校长、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各年级主任、政治科教师、班主任等。 建立团委 —— 团支部。 学生会 —— 班委会的学生自我管理网络。 班主任 :协调各科任教师,联系家长,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委会作用,落实各项教育计划。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增强育人意识,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第三十一条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全校性教育,年级组教育,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专题报告会,各科教学渗透,团委、学生会工作,社会实 践活动以及学校开设的各类教育课。 要注意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 12 机结合起来,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第三十二条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有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团组织生活以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艺术节,文明班、先进班评比活动,三好学生评比活动,优秀学生干部评比活动等。 有计划组织外出参观,社会调查及开展多学科渗透素质教学,相关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第三十三条要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导、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等原则。 要努力做好后进生以及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第三十四条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考核制 度。 学生在校德育考核每学期一次,学年总评。 班主任认真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德育考核,填发德育考核表,每学年要认真写好学生评语,发放学生手册。 政教处领导和年级主任要检查各班德育考核情况。 第三十五条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学生违法违纪。 对犯错误的学生要坚持疏导的方针,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工作。 对极少数错误严重、违法违纪又屡教不改的学生,视其所犯错误情节轻重,态度好坏,经讨论审批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直至劝其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对学生进行处分或撤消处分均应及时通 知家长,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 第三十六条学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给予表彰奖励。 每学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各类积极分子,以激励学生进步。 第三十七条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组建学校与社区的教育网络。 学校还建立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参加实践,增长知识。 第三十八条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接待家长来访,召开家长会,认真听取家长对办学的意见。 各班主任要与家长建立联系制度,定期进行家访,争取家长支持,共同搞好教育工作。 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心 理障碍问题。 13 第三十九条学校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寒暑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热爱社会的好品质。 第四十条学校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上好体育课,坚持做好课间操。 举办校运会。 还要抓好学校一些体育传统项目。 第四十一条加强艺术教育,发展学校艺术特色教育,努力办好书画社、文学社等兴趣小组。 组建学校歌咏队、舞蹈队等。 第四十二条学校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和健全各种卫生保健制度,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定期对教职工、学生进行健康体格检查,健全师生 健康档案,监测师生体质健康。 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防止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 第四十三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 健全治安、消防、抗震抗灾等项工作,落实责任人制度和定期检查、总结、奖励制度。 切实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在校内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 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应预先进行安全教育和做好各种安全措施,确保师生安全无恙。 第八章 教学工作 第四十四条学校具体教学工作由教导处负责。 要以“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 思想,要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基础教学为重点,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深入进行教学思想、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整体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第四十五条认真落实学校课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体系。 加强计算机和英语教学。 第四十六条学校使用国家颁布的各种教材,严禁各种非法教材及教学参考、辅导资料进入课堂。 14 第四十七条学校严格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和济源市教体局颁布的计划安排工作 ,不得随意停课。 第四十八条继续健全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管理。 落实备课教案、作业检查制度。 运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资料库、统计、储存学生成绩,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十九条落实考务工作,加强各类考试的复习备考活动,认真做好考试的准备、管理和检查。 第五十条加强对活动课的管理。 要严格考勤,要定期评选活动积极分子和优秀辅导教师。 要加强科技教育,每年举办一届科技教育活动周,鼓励学生开展小论文、小制作等创造发明活动。 第五十一条健全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估、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第五十二条落实 对图书馆、微机室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第九章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十三条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具体由教科室负责。 应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的调研与指导,并按主管领导要求协同教导处做好教学管理的部分工作。 第五十四条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 加强科组建设,健全科组教研活动机制,组织稳定的教研队伍,开展专题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十五条健全学校对教师教研活动的检查、评估、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第五十六条召开教育教学经验交 流会,评选优秀论文,及时总结、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第五十七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进行新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培训工作,加快培养教学骨干和名教师。 第五十八条充分运用校园网等先进教学媒体,引进和自行开发 CAI 教学 15 软件,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科学化、现代化,以提高教学效益。 第五十九条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与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重视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特别是加强高考备考研究,指导复习备考,提高高考成绩。 第六十条开展校本特色教育,组织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第十章 后勤工作 第六十一条努力按省规范的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校舍,配齐教学设备、设施、场、馆、室、体育卫生器材,创造条件不断更新设备,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第六十二条认真做好校产管理工作。 健全校舍、设备、设施的保管使用制度,定期检查、保养、维修,杜绝校产流失现象,提高使用效益。 如确实无法使用的要及时办理报废手续。 第六十三条认真搞好校园建设规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到“三化” (绿化、美化、净化 )和“三性” (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 ),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六十四条学校经费的主要来 源是国家财政拨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收入用于补充教育经费,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学校可按规定接受社会和个人捐资助学。 第六十五条学校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费。 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自立收费项目乱收费。 凡代收代支项目必须在当学年结束时结算并公布,多退少补。 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减免学费或领取资助金。 第六十六条加强财务管理,开源节流,合理运用资金。 每年年初要制定经费预算计划。 凡重大开支要经集体讨论决定。 第六十七条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校园设施设备,保持食堂清洁卫生,保证 师生饮食安全。 16 第十一章 附则 第六十八条本章程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经学校行政会议审议决定,由校长颁布执行。 第六十九条学校依据本章程,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各项制度,凡与本章程发生抵触。 一律以本章程为准。 第七十条本章程由颁布之日起施行。 济源一中改革与发展五年( 2020— 2020)规划 一、历史回顾 在新世纪以来的十年里,全体一中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谱写了济源一中发展史上的精彩华章。 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新校区占地 515 亩,建筑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整体设施一流、功能齐 全、气势恢宏、风格典雅,为未来百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校学生人数从不足 2020 人增至 8000 余人,建制班级由 20 多个增至 130 多个,成功举行了建校 80 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了学校 80 年的办学成就。 在房价疯涨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协调,远低于市场价为教职工解决了 280 余套经济适用房。 2020 年 2 月,学校以在 18 个地市一中中排名第六的优势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成为济源一中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教学质量屡创新高,本科上线率长期稳定在 70%以上,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20 多名优秀学生考 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10 余名学生在奥赛和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 60 余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录取;队伍素质显著增强,十年来,先后多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专家、省师德标兵、省优秀教师、省十佳班主任、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40 多名青年教师在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其中 5 人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17 精细化管理模式,体育艺术特色彰显,学校运动队在全省始终处于第一军团行 列,在新中国举行的三次全国艺术展演中,我校艺术团连续三届代表河南省参演,获得“两金一银一铜”和一个“优秀节目创作奖”,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50 余项,形成了独特的办学风格和鲜明的学校特色;对外交流日益活跃,迁入新校区以来,学校接待参观考察人数迅速上升,国家、省市领导人和国外友人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多次到校参观访问,学校成功组织中日篮球对抗赛、全国 CUBA 大学生夏令营、全国 CSBA 中学 生篮球锦标赛等大型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知名度,提升了济源市的形象和对外影响力,使学校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 在过去的 10 年中,我们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法宝,在未来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 一是艰苦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