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基础筏板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但不会下陷为准),用铝合金刮尺把表面刮平。 并用 圆 盘抹平机和木夯进行抹压,当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一次抹压,使混凝土面层再次充分达到密实,与下部混凝土结合一致,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 整个抹压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三 、混凝土 取样与 试件留置 混凝土取样应在监理 工程师的见证下,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9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 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降温措施 一、 使用“冷却水管降温”的原因 筏板长 51m,宽 ,厚度为 ,体积较大,属超厚大体积混凝土。 由于施工工期紧,混凝土浇筑速度较快,这就要求降低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适当加快热量的散发,减少蓄热养护时问。 本工程采用的是 P. O42. 5 普通硅酸盐 水泥,每立方用量为 310 kg,用量较大,囚此产生的水化热也就较多。 因筏板 如采用蓄热养护法,经热工计算, 发现混凝土中心温度较高,内外温差超过25℃。 理论计算如下: ( 1) 每立方混凝土配合比见表 1 10 ( 2)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 t 热 =WQ0(1emt)/γ C (1) 式中, t 热 为混凝土绝热温升,℃ ; W 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实际用量, kg/m3。 Q。 为每千克水泥水化热, J/kg。 C 为混凝土比热, J/ (kg K)。 γ为混凝土的密度, kg /m3。 t 为水泥水化热升温龄期,天。 m 为热影响系数。 e 为自然对数的底。 式中, W=310 kg/m3。 Qo=461kJ/kg。 C=0. 96 kJ/(kg K)。 γ =2400 kg/m3。 t=3 天。 m=0. 3。 代人 (1)式得 : t 热 = 42. 7 0℃ ( 3) 混凝土 内部实际 最高温度 tmax=to+t 热 ξ 式中, t。 为混凝土人模温度 , 取 25℃ ; ξ 取 代人式 (2)得 :tmax=℃ ( 4)混凝土表面温度 混凝土表面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 草 袋保温养护。 ○ 1 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4) 式中,β为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 W/(m2 K), 为各保温材料厚度, m。 为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 (m K) , β q 为空气层的传热系数, W/(m2 K) , 值:塑料薄膜 取 , 草袋取 ; 值:塑料薄膜 取 , 草袋取 ; β q 取 23。 将取值代人式 (4)得 : β =[W/(m2 K)] ○ 2 混凝土虚厚度 (5) 11 式中, h39。 为混凝土虚厚度, m, k 为折减系数 为混凝土导热系数, W/(m K) k 取 , 取 2. 33,代人式 (5)得 .h39。 = m ○ 3 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39。 (6) 本工程 h=,代人式 (6)得 :H= ○ 4 混凝土表 面 温度 002200)( 422)(4 22  )(’’ ThHhHTT qb 式中, Tb 为混凝土表 面 温度,℃。 Tq 为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39。 为混凝土虚厚度,m。 H 为混凝土计算厚度, m。 △ T 为混凝土 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 可见,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 与混凝土表面温度 的温差大于 25 ℃,超过规范允许的标准。 综上所述,为保证工程质量,有必要考虑辅助的降温措施。 二、 “冷却水管降温”的设计与布置 (一) 冷却水管管径的设计 须排出的水化热 由上述可知,当混凝土的最高温度达到 0℃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为 t39。 maxt2=27. 3 ℃。 而混凝土内外温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 25 ℃范围内,因此温差需降低 2. 3 ℃后才能满足要求,为求安全余量,在此将降温幅度提高 1℃,即为 3. 3 ℃,而此时须排出的水化热量为 q=T1xCx xV (8) 式中, q 为须排出的水化热量 ,kJ。 T1 为内外温差超出 25 ℃外的量。 C 为混凝土比热,J/(kg ℃ )。 为混凝土的密度, kg/m3。 V 为基础浇筑混凝土量 ,m3。 取 T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