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混结构办公楼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类构件时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点的依据,在此,可选用起重机回转半径为 37 米。 ○ 3 模板工程 : a 在下层外墙砼强度不低于 时,利用下层外墙螺栓孔挂金属三角平台架。 安装内横墙、内纵墙模板的方法与外板内模结构相同。 在内墙模板的外端头安装活动堵头板,模板要严密,防止浇筑内墙砼时,砼从外端头部位流出。 安装外墙外侧模板:模板放在金属三角平台架上,将模板就位,穿墙螺栓紧固校正,注意施工缝模板的连接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起坎和漏浆现象。 b 拆除模板 :在常温条件下,墙体砼强度必须达 1Mpa 才准拆模,拆模时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为准。 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 序相反,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首先拆下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倾斜与墙体脱开。 如果模板与墙体不能脱开时,用撬棍撬动模板的下口,注意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体。 ○ 4 钢筋 及 混凝土工程 A 配合比试验 B、现场试验 C 混凝土浇筑施工 :砼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浇筑高度如超过 3m 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 溜管等。 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最大不超过 50cm。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一动,顺序进行,不得 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 倍(一般为 3040c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表面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 浇筑砼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正完好。 、板混凝土浇筑:本工程梁板砼浇捣将采用泵送的方法,将砼输送至浇捣部位。 梁、板应同时浇筑。 与板成整体但高度大于 1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 处。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 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 1/3 范围内。 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施工缝用钢丝网挡牢。 b 楼梯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工缝位置:楼梯砼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段 1/3 的部位,施工缝应垂直于楼梯板留置。 D、砼的养护:砼浇筑完毕后,应在 12h 以内用草袋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 ○ 5 砌砖:本工程采用砖混结构 A 施工要点: a、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 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 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 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 在同一墙面上各部分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 b、在砌筑前,先要立皮数,皮数杆 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屋架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 15m 为宜。 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进行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c、准备好所用材料及工具,施工中所需门窗、预制过梁、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作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d、砌砖时,必须先拉准线。 一砖半厚以上的墙要双面拉线,砖块准线砌筑。 e、砌筑实心砖墙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宜铲灰、一块砖、揉一揉”的操作方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f、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 10mm,但不少于 8mm,也不大于 12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 80%。 g、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搓,斜搓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2/3。 h、隔墙于墙若同时砌筑时,可于墙中引出阳搓,并于墙的灰缝中预埋拉结钢筋,其构造于上述相同,但每道不少于两根。 i、如纵横墙均为承重墙,在丁字交接处留搓,可在接搓处下部砌成斜搓,上部留成直搓,并加设拉结钢筋。 g、隔墙与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斜搓挤紧。 k、每层承重 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的下面,砖墙的阶台水平面上以及挑檐、腰线等中。 应用定砖砌筑。 l、宽度小于 1m 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 m、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霾 9,宽度超过 30m的洞口,其上面应设置过梁。 砌筑前进行实地排列,不足整块的可以锯砖,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 1/3。 砌块与墙柱的相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以防因收缩而拉裂墙体。 砌体墙顶与楼板或梁底应加 1层小砖斜砌。 对砌块墙身先隔夜淋水 23次。 抹灰采用水泥石灰砂浆分层进行。 B、板面抹灰: a 打底:用 1: 水泥砂浆打 底,要求抹实,抹灰面应与钢丝网平。 b 罩面: 48h 后用 1: 3 水泥砂浆罩面,压光成洛,抹灰总厚度应≤ 18mm。 c 抹灰顺序:抹灰要先抹墙任意一面, 48h 后再抹另一面。 3) 屋面工程: ○ 1 屋面主要做法为 100 厚阻燃型苯板, 1: 3 水泥砂浆找 平 , 铺冷底子油,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b 屋面保温层施工。 主要流程 :基面清扫清理→找平层→隔气层施工→ 1: 3 水泥砂浆找 平→铺设 炉渣 保温层→经检验合格→其上做找平层→防水层 ;保温材料经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铺设保温层的基面清理干净、干燥、平整。 c 施工要点:必须待找平层充分干燥后,再刷冷底子油及防水层 ○ 2 找平层 : a 做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b 找平层应粘结牢固,没有松动、起壳,翻砂等现象。 表面平整,用 2m 长的直尺检查,找平层与直尺间的空隙不应超过 5mm,空隙只准许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 c 找平层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天沟纵向坡度不小于 5%,内部排水的水港口周围应作成半径为 和坡度不宜小于 5%的杯形洼坑。 d 两个面的相界处,如墙、天窗壁、伸缩缝、烟管、管道泛水处以及檐口、天沟、斜沟、水落口、屋脊等 ,均应做成半径不小于 10- 15cm 的圆弧。 e 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一般为 20mm,分格缝应留设在预制板支撑边的拼缝处。 f 基层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安装雨水口下弯口,结构基层先铺一层卷材,与弯头搭接不少于 5cm,再灌砼。 下水管道保持畅通。 ○ 3 冷底子油结合层 : a 找平层干燥率小于 9%后,干燥的基层清理干净后,满涂冷底子油 1- 2 道,要涂刷均匀,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b 配置沥青砂浆:先浆沥青熔化脱水(方法同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至四沥青熬制),同时将合 格的中砂和粉料按配合比要求拌和均匀,预制烘干至 120~140℃ ,然后将熔化合格的沥青按计量倒入拌合盘上与砂和粉料拌合均匀 ,并继续加热至要求温度 ,切忌升温过高 ,防止沥青碳化变。 c 冷底子油干燥后,按照所放坡度线,铺设沥青砂浆,虚铺砂浆厚度应为压实厚度的 1。 31。 4 倍,分格缝一般以板的支撑点(屋架或梁、承重墙)为界。 d 砂浆刮平后,用火滚压(夏天温度较高时,滚内可不生火),至平整、密实、表面无蜂窝,看不出现压痕为好。 e 滚桶应随时保持清洁,表面可刷柴油,根部及边角滚压不到之处,可用烙铁烫平压实,以不出现压痕为 好。 f 留置施工缝时,宜留成斜槎,在继续施工时,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并刷热沥青;一道,冉后铺沥青砂浆,再用火滚或烫平。 h 分格缝留置的间距,一般不大于 4M,缝宽一般为 20MM,如兼做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可适当加宽,并与保温层连通。 ○ 4 卷材防水层 : 在冷底子油结合层上做两毡三油防水层严格按照厂家的规定方法施工,卷材铺贴时,自低而高逐排铺设,上下左右互相重叠宽度不小于 100MM,浇涂玛绨脂并用滚桶压实,防水卷材端部嵌入女儿墙高度不少于 200MM。 天沟处防水必须比屋面卷防水多;一层铺贴 ,以防止老化。 完工后铺上绿豆砂保护层。 ○ 5 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