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新型便携式电子秤的设计毕设论文内容摘要:

11121314151617XTAL218XTAL119VSS202122232425262728PSEN29ALE30EA313233343536373839VCC40STC89C52RC 图 2单片机最小系统 6 LCD12864 液晶自带中文字库。 128*64 的分辨率, 16*16 点汉子 8192 个,以及16*8点 ASCII字符集 128个。 LCD12864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指令简便,接口方式相对简单,能够形成人机交互、全中文图形界面。 既可以显示各类图形,也可以显示汉子,汉子结构是 8*4行 16*16点阵。 LCD12864显示程序和客观硬件相比同类型点阵液晶显示模块来说,比较简洁,方便。 LCD12864价格也比较便宜。 LCD12864引脚功能(如表 1) 表 1 12864引脚功能图 引脚号 引脚名称 引脚方向 引脚功能说明 1 VSS 模块电源地 2 VDD 模块电源正端 3 V0 LCD驱动电压输入端 4 RS(CS) H/L 并行指令 /数据选择信号;串行片选信号 5 R/W(SID) H/L 并行读写选择信号;串行口数据口 6 E(CLK) H/L 并行使能信号;串行口同步时钟 7 DB0 H/L 数据 0 8 DB1 H/L 数据 1 9 DB2 H/L 数据 2 10 DB3 H/L 数据 3 11 DB4 H/L 数据 4 12 DB5 H/L 数据 5 13 DB6 H/L 数据 6 14 DB7 H/L 数据 7 15 PSB H/L 并 /串行接口选择: H并行; L串行 16 NC 空脚 17 /RET H/L 复位 低电平有效 18 NC 空脚 19 LED_A 背光源正极 20 LED_D 背光源负极 LCD12864 一共有 20 个引脚,实际只用了 18 个。 1 引脚和 20 引脚直接接地。 2引脚是 LCD电源输入端, 19引脚 LCD背光正输入端,两个管脚都是接电源正极。 4引脚和 5 引脚是 LCD 指令或数据的读或写的控制脚,在系统中接到单片机引脚单独控制。 6引脚作为使能信号,控制 LCD执行指令或读写数据。 7~14引脚是 LCD的数据口。 15引脚是 LCD数据的串行 /并行工作方式的选择。 17引脚控制 LCD复位,系统中也是接单片机。 显示电路与单片机连接图如图 3所示。 7 图 a 单片机接口图 图 b 12864接口图 图 3 显示电路与单片机连接图 键盘是采用 4*4矩阵键盘, 矩阵键盘又称为行列式键盘, 它是用 4条 I/O 线作为行线, 4条 I/O 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 采用行列扫描的方式来读取数据。 在列线和行线相互之间的每一个交叉点上面定义一个按键。 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 44个。 按照这样的排列组合,键盘中定义出来的按键个数即为 16个。 这种排列方式的键盘构造会很明显地提升单片机系统中 I/O 口的利用率。 首先单片机发送行扫描代码,然后进行列扫描,当发现某一列出现了低电平时,即返回相应的键盘值。 若没有发现则说明当前行没有键按下,行扫描右移一位,继续执行列扫描。 根据相应的键值,即可确定被按下的键。 在键盘中,16个按键分别是数字 0到 9, *表示小数点 .表示返回, A表示累计计价, B为退格键,C 为总价清零, D为计算应付总价格,键盘与单片机的连接图如图 4所示。 图 a 键盘与单片机连接图 12345累计6退格7.89清零0返回总价 图 b 键盘样式 图 4键盘接口连接图 8 电子秤的关键部件是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决定了电子秤称重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电子秤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通过电阻应变片效应,将力学参量变换成电信号。 电阻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将 4个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弹性敏感元件上,然后以适当方式组成惠斯登电桥。 当称重传感器不承受载荷时,弹性敏感元件不产生应变,粘贴在其上的应变片不发生变形,应变片的电阻不变,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反之,当被测载荷加载在电子秤秤体上时,称重传感器承受载荷,应变片 电阻改变,电桥失去平衡,传感器输出与被测载荷重量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 5所示。 图 5 传感器电桥电路 图 5中,设 4个应变片的电阻分别为 1R 、 2R 、 3R 、 4R ,电桥电源电压为 Us ,则惠斯登电桥输出电压 0U 为: 420 3 4 1 2= ) U sRRU R R R R( (22) 当称重传感器空载时, 4个应变片的零点阻值 (即空载时的电阻 )相等,即 1R = 2R = 3R = 4R (23) 当传感器承受载荷时,横向粘贴的应变片 1R 、 4R 被拉伸,阻值增大;纵向粘贴的应变片 2R 、 3R 被压缩,阻值减少,即 1423R R RR R R          (24) 式中,  为弹性元件的泊松比; △ R为应变片的电阻变化值。 将式 (24)代人式 (22)有 9  4 4 2 204 4 3 3 1 1 2 2++= ) U+ + + +1 + 1 = U2 1 2 1 1+ = U2 1 sssR R R RUR R R R R R R RRRRRRRRRRRRR      (( ) ( )( ) (25) 由于 1RR  ,因此忽略式 (25)中分母含  的项,并考虑到式 (24),则有  031 2 41 2 3 41+U21+ U8ssRRURR R RR R R R      ( 26) 式 (26)表明,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与应变片电阻变化量的代数和成正比。 称重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最大量程是称重传感器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必须根据电子秤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以选择合适的参数。 在本设计中,选用灵敏度为 2mV/ V、最大量程为 20kg的称重传感器传感器。 本文设计的电子秤内分度为 1g,最大秤量为 10kg,分度数为 1000,因此 A/ D转换电路的分辨率至少为 l/ 10000。 考虑到噪声的影响,实际应用中应设定裕量,一般为最小分辨率的 10倍,因此 A/ D转换电路的分辨率设计为 1/ 100000。 本设计的电子秤采用一款专为高精度称重传感器而设计的 24位 A/D转换器芯片 HX711来完成称重信号的 A/ D转换。 信号调理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确定 10 +5V 10U AGND U2AOP7AGNDAIN+132567AINOPA272UC210KR21010R1R3C12UC3410KR5R4 10U2B8 图 6 调理电路原理图 图 6中, U 3R 、 4R 、 5R 、 1C 、 2C 等组成的调理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 3541RRA R ( 27) 设 S为称重传感器的灵敏度, maxF 为其最大量程, sU 为称重传感器的电源电压,minM 为称重传感器能够分辨的最小载荷量,则称重传感器在最小载荷量 minM 作用下的输出 minU 为 : min minmaxsSUUMF ( 28) 当 2 /vS mv , max 10F kg , 5sUv , min 1Mg 时, min 。 采用 24位的高精度 A/ D转换器,其能够分辨的最小输入电压 mininu 为; min 2421REFin Vu   ( 29) 式中, REFV 为参考电压,当 REFV =5V时, min 。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信号不放大, A/ D转换器将不能识别 mininu。 因此必须对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放大,其最小放大倍数 minA 为: m i nm i n m i n 1 4 .9inuA U ( 210) 当称重传感器承载满负荷时 (即 maxMF ,此时 A/D满幅值输出 FFFFFFH),传感器输出电压 maxU 为: 11 m a x m a x 10sSUU M m vF ( 211) 因 A/D 转换器的最大输入电压可达 max 5in REFu V v,则调理电路的最大放大倍数 maxA 为 : m a xm a x m a x 500inuA U ( 212) 因此,调理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A。 应满足 500A。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取调理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A为 200。 将 A代入式 (27),考虑到电阻的标称值,令4 100R , 35RR ,则有 3510R R k  。 低通滤波器参数的确定 参见图 7, U 3R 、 4R 、 5R 、 1C 、 2C 等组成有源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工频信号干扰。 由于称重信号为直流信号,考虑到滤波效果,取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均为10cfz,令 12CC ,则有 12 31 ( )2 cC C FRf    (213) 取标称值 122C C F。 调理电路的幅频响应仿真曲线如图 7所示。 从图可以看出,当调理电路的增益 Gain 下降 3dB 时,即 3315Gain dB . 时,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Hz ;当频率 50f Hz 时,调理电路增益 21 78Gain dB . ,符合设计要求。 图 7 调理电路的幅频响应曲线 HX711 是一款专门为了一种精度极高的称重传感器而设计的 24 位 A/D 转换器芯片。 12 HX711管脚说明如图 8所示。 图 8 HX711管脚图 HX711引脚功能如表 2所示。 表 2 HX711引脚功能 引脚号 引脚 名称 引脚性能 引脚功能说明 1 VSUP 电源 稳压电路的供电电源 2 BASE 模拟输出 稳压电路的控制输出 3 AVDD 电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