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度。 :管节采用预制标成品,载重汽车运输到现场, 25t 汽车吊吊装就位 ,采用专用高强尼龙吊装带,以免伤及管身混凝土。 吊装前应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以满足管体吊装要求 ,下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 :管道就位后,为防止滚 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混凝土垫块。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 8 平面位置准确。 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 稳管时,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 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77。 l0mm 内,中心偏差不超过 l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 3mm。 圆管涵管节采用对头拼接,管节间的缝隙用沥青麻絮填塞,外面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圈包裹三道。 钢筋混混凝土圆管成品允许偏差 八字口砌筑 八字口在涵身完工后进行,八字式翼墙按照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施工。 基础属隐蔽工程,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先处理干净,必要时作地基承载力试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认才开始施工。 涵背回填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时开始施工。 圆管涵两侧及涵顶对称进行填筑,采用 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 HS100 振动夯进行压实。 为保证圆管涵质量,涵顶填土未达到 前,禁止一切重型机械碾压涵顶。 台背回填工作安排在隐蔽工程验收合 格后进行,一般在结构物的拆模后强度达到70%之后进行回填。 ,松铺厚度控制在 15cm 以内 ,严格控制回填材料的含水量。 需排水的台背回填时先排干水,保证涵身背后和圆管涵顶部的回填压实度从填方基底、圆管涵顶部达到 95%以上。 圆管涵整体检验标准 ,优先对相距较近、路段圆管涵分布较密的圆管涵进行施工,把圆管涵突击出来再进行路基土方施工。 对部分低填方路段的圆管涵通道可采取先抢路基土方施工,再进行反挖基础进行圆管涵施工。 既可以保证圆管涵的稳定性, 也不影响路基土方的施工。 :洞身直顺,洞底铺砌密实平整;帽石、八字墙平直;圆管涵处项目 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mm) 管节长度 0~ 10 管壁厚度 3,正值不限 内 (外)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顺直度 矢度不大于 % 9 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 五、质量通病的防治 混凝土表面冷缝 :混凝土浇筑出现间断时间较长,下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初凝才浇筑上一层的混凝土,形成低强度的夹层。 :分层浇筑,保证浇筑的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结构物,避免浇筑间断。 混凝土外观蜂窝 :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集料、水泥、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拌 合均匀,和易性差,不易振捣密实; 3).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 4).模板缝不严密,漏浆; : 1).严格控制混泥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和校核称量系统,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 2).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得超过 2 米,如有超过 2 米则设用串筒或溜槽; 3).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4).模板缝堵塞严密,混凝土浇筑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跑模、漏浆; 混凝土外观麻面 : 1).模板表面粗糙或不清洁,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 表面形成麻面; 2).脱模剂选用不当,或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表面形成麻点; 10 :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模板不得有缝隙中,如难以消除缝隙,用双面胶或腻子等止水; 3).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 混凝土外观云斑 : 1).早振或过振; 2).混凝土离析,局部位置水泥浆集中; : 1).严禁早振或过振,不得重复振捣; 2).根据结构物尺寸选用合适的浇筑振捣工艺; 混凝土表 面不平整 :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找平收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被踩踏或碾压,表面出现不平或印痕; 3).模板刚度不足或固定不稳,出现胀模、跑模现象; 4).模板不平整,或模板内侧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 1).浇筑混凝土后,表面找平、压光; 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严禁踩踏或碾压; 3).模板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模板保持平整,模板安装后内侧接缝平顺,不得有错台; 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对所 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才使用。 11 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加固,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校核所有的测量点。 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⑴模板要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