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南区拟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二级处理的主体构筑物,是活性污泥的反应器,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具 有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氧化沟后,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 运行参数: 共建造两 组 厌氧池和两 组 氧化沟 ,一组 一 条。 厌氧池直径 D=19m, 高 H= 氧化沟尺寸 L B=80m 28m, 高 H= 给水系统:通过池底放置的给水管,在池底布置成六边行,再加上中心共七个供水口,利用到职喇叭口,可以均化水流,减少对膜式曝气管得冲刷。 尽可能的提高膜式曝气管得使用寿命。 出水系统:采用双边溢流堰,在边池沉淀完毕,出水闸门开启,污水通过溢流堰,进行泥水分离。 澄清液通过池内得排水渠,排 到接触消毒池。 在排水完毕后,出水闸门关闭。 曝气系统:采用表面机械曝气 DY325 型倒伞型叶轮表面曝气机。 排泥系统:采用轨道式吸泥机,由于池体为 氧化沟 ,其边沟完成沉淀阶段后,转变为缺氧池,因此其回流污泥速度快,避免了污泥的膨胀。 所以此工艺排泥量少,有时可以不排泥。 吸泥机启动时间在该池沉淀结束时。 二沉池 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量: Q=10000 m3/d (每组) 表面负荷: qb范围为 — m3/ ,取 q= m3/ 固体负荷: qs =140 kg/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 T= h 堰负荷:取值范围为 — ,取 L/() 运行参数: 沉淀池直径 D=23m 有效水深 h= 池总高度 H= 贮泥斗容积 Vw= 706m3 接触消毒池 城市污水经过一级或二级处理 (包活性污泥法和膜法 )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源菌的可能。 因此,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见下表 : 消 毒 剂 优 点 缺 点 适 用 条 件 经过以 上的比较,并根据现在污水处理厂现在常用的消毒方法,决定使用液氯。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20200m3/d= L/s(设一座) 水力停留时间: T==30min 设计投氯量为: ρ = 平均水 深: h= 隔板间隔: b= 采用射流泵加氯, 使得处理污水与消毒液充分接触混合,以处理水中的微生物,尽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液 氯 效果可靠、投配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 氯化形成的余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低浓度时对水生物有毒害,当污水含工业污水比例大时,氯化可能生成致癌化合物。 适用于,中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漂 白 粉 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同液氯缺点外,沿尚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劳动强度大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臭 氧 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色,味,等,污水中 PH,温度对消毒效果影 响小,不产生难处理的或生物积累性残余物 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次 氯 酸 钠 用海水或一定浓度的盐水,由处理厂就地自制电解产生,消毒 需要特制氯片及专用的消毒器,消毒水量小 适用于医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处理站 运行参数: 池底坡度 2%~ 3% 隔板用 3块 长 20m 宽 11m 水头损失取 水流速度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 污泥泵房 ( 1) 回流污泥泵选用 LXB900 螺旋泵 3 台( 2 用 1 备),单台提升 能力为 480m3/h,提升高度为 - ,电动机转速 n=48r/min,功率 N=55kW。 ( 2) 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 9m。 ( 3) 剩余污泥泵选两台, 2 用 1 备,单泵流量 Q2Qw/2=。 选用 1PN 污泥泵 Q - 16m3/h, H 1412m, N 3kW。 ( 4) 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 L B=4m 3m,集泥井占地面积 mm 。 2 污泥浓缩池 采用辐流式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采用静圧排泥。 设计规定及参数: ① 进泥含水率:当 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95%~ 97%。 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 %。 ② 污泥固体负荷: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80~ 120kg/()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30~ 60kg/()。 ③ 浓缩时间不宜小于 12h,但也不要超过 24h。 ④ 有效水深一般宜为 4m,最低不小于 3m。 运行参数: 设计流量 :每座 , 采用 2 座 进泥浓度 10g/L 污泥浓缩时间 13h 进泥含水率 % 出泥含水率 % 池底坡度 坡降 贮泥时间 4h 上部 直 径 浓缩池总高 泥斗容积 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1 平面布置 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对它们进行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和水力要求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内的平面布置应考虑: ( 1)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管道应直通,应避免迂回曲折,造成管理不便。 ( 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避免劣质土壤地段 ( 3)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产间距,以满足放工要求,一般间距要求 5~10m,如有特殊要求构筑物其间距按有关规定执行。 ( 4)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应尽量紧凑,在减少占地面积。 2 管线布置 ( 1)应设超越管线,当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排入水体。 ( 2)厂区内还应有给水管,生活水管,雨水管,消化气管管线。 辅助建筑物: 污水处理厂的辅助建筑物有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水质分 析化验室,变电所,存储间,其建筑面积按具体情况而定,辅助建筑物之间往返距离应短而方便,安全,变电所应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化验室应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化验室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夏季主风向所在的上风中处。 在污水厂内主干道应尽量成环,方便运输。 主干宽 6~ 9m次干道宽 3~ 4m,人行道宽 ~ 曲率半径 9m,有 30%以上的绿化。 3 高程布置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使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厂内高程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先确定最大 构筑物的地面标高,然后根据水头损失,通过水力计算,递推出前后构筑物的各项控制标高。 根据氧化沟的设计水面标高,推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根据和处理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地面标高。 3 设计计算书 分别包括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和高程计算。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构筑物分别为泵房,泵后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 泵前中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04m3/d=301L/s 栅前流速 v1=,过栅流速 v2=栅条宽度 s=,格栅间隙 e=20mm 栅前部分长度 ,格栅倾角α =60176。 单位栅渣量ω 1= /103m3污水 2.设计计算 (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1211 vBQ 计算得 :栅前槽宽mvQB 3 0 111  ,则栅前水深 mBh  ( 2)栅条间隙数 60s in21   e hvQn (取 n=36) ( 3)栅槽有效宽度 B=s( n1) +en=( 361) + 36= (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mBBL 20ta n2 n2 111   (其中α 1为进水渠展开角) (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LL 2  ( 6)过栅水头损失( 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k=3,则 mgvkkhh ) ( in2 234201   其中ε =β( s/e) 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 ε:阻 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 = ( 7)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则栅前槽总高度 H1=h+h2=+= 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 ( 8)格栅总长度 L=L1+L2+++=++++176。 = ( 9)每日栅渣量ω =Q 平均日 ω 1= 34  =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 10)计算草图如下: α 1进水工作平台栅条α图1 中格栅计算草图α 污水提升泵房 设计流量: Q=301L/s,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采用氧化沟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 七里河。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 见第三章 的高程计算。 污水提升前水位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 ,提升后水位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 Z=( ) = 水泵水头损失取 2m 从而需水泵扬程 H=Z+h= 再根据设计流量 301L/s=1084m3/h,采用 2 台 MF系列污水泵,单台提升流量 542m3/s。 采用 ME 系列污水泵( 8MF13B) 3 台,二用一备。 该泵提升流量 540~ 560m3/h,扬程 11.9m,转速 970r/min,功率 30kW。 占地面积为 π 52= ,即为圆形泵房 D= 10m,高 12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 7m,水泵为自灌式。 计算草图如下: 进水总管中格栅吸水池最底水位图2 污水提升泵房计算草图177。 0 泵后细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04m3/d=301L/s 栅前流速 v1=,过栅流速 v2=栅条宽度 s=,格栅间隙 e=10mm 栅前部分长度 ,格栅倾角α =60176。 单位栅渣量ω 1= /103m3污水 2.设计计算 (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 1211 vBQ 计算得栅前槽宽mvQB 3 0 111  ,则栅前水深 mBh  ( 2)栅条间隙数 60s in21   e hvQn  (取 n=70)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 n=35 条 ( 3)栅槽有效宽度 B2=s( n1) +en=( 351) + 35= 所以 总 槽宽为 2+= (考虑中间隔墙厚 ) (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mBBL 20ta n2 n2 111   (其中α 1为进水渠展开角) (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LL 2  ( 6)过栅水头损失( 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k=3,则 mgvkkhh ) ( in2 234201   其中ε =β( s/e) 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 = ( 7)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则栅 前槽总高度 H1=h+h2=+= 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 ( 8)格栅总长度 L=L1+L2+++=++++176。 = ( 9)每日栅渣量 ω =Q 平均日 ω 1= 34  =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 10)计算草图如下: α图3 细 格栅计算草图α栅条 工作平台进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