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压砂加气砼砌块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在梁或楼板下宜作柔性连接且应有卡固措施,如图 35。 图 34 图 35 h、当构造柱、框架柱、剪力墙边有填充小墙肢且不能砌筑时按如图36 施工。 图 36 i、外墙窗台处设置现浇钢筋砼带,截面为墙厚 60,内配 2Ф 10,水平拉筋Ф 6@200,当窗口宽度大于 2100 时砼带与窗边构造柱连接,当窗口宽度小于 2100时板带沿墙全长拉通。 第 10 页 共 19 页 j、楼梯间填充墙防倒塌构造措施如下: ⑴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处或楼层半高处设置 60mm 厚的钢筋砼带,纵向钢筋设置 2Ф 10,水平拉筋Ф 6@200。 ⑵楼梯间墙体 应在间距不大于层高设置构造柱, 200墙厚, 4Ф 12,Ф 6@100/200,砼强度 C25. ⑶楼梯间处墙柱拉结筋沿墙全长拉通。 建筑构造要求 (1) 处于潮湿环境的砌块隔墙,墙面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水措施。 卫生间及用水房间楼地板四周除门洞口外,应作混凝土坎台,其高度不应小于 200mm,一层砌筑在地下室顶板部位外墙混凝土坎台应浇筑标高至+。 其他墙体下部应砌筑不少于 3皮实心坎台砖。 (2) 砌块砌体内设置线管、线盒时,砌体开槽深度垂直方向不宜大于 1/3 墙厚,不允许水平方向开槽。 有防水要求的部位应作好 有效防水、防渗措施。 当外墙必须设置暗管及孔洞时,应采取保温和防裂措施。 施工的一般规定 (1) 砌块码放场地应平整、干燥且应有防雨措施。 砌块应按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分别堆码整齐,码放高度不宜超过 2m。 要避免因堆垛倒塌造成破损。 砌块堆垛间应留有通风间隙和搬运通道,并在堆垛上设置标识。 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尽量保持堆放场地的相对固定。 发生二次搬运时,应采用专用运输车(即平板式车)不宜采用工地常用的翻斗车。 (2) 砌块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摔、掷和倾倒,防止损坏棱角边。 (3) 砌筑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门窗洞口位置及洞口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熟悉相关构造及材料要求。 第 11 页 共 19 页 (4) 砌筑前不得用水浇湿砌块,砌块墙体不得冒雨施工。 (5) 砌块填充墙上不得留设脚手眼。 (6) 在砌块墙体上钻孔、搂槽或切锯等,均应采用专用工具。 不得任意剔凿。 (7) 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不得混砌,亦不宜与其它墙体材料混砌。 (8) 砌筑专用胶粘剂应按照设计要求与相应砌块性能匹配使用。 砌块砌筑工艺 (1) 应先用水润湿地面,再用 Mb5 混合砂浆砌筑不少于 3 皮砍台砖找平。 (2) 砌筑第一皮砌块 前,应先用 M5 水泥砂浆找平,厚度 8— 12mm。 在水泥砂浆上砌第一皮砌块时应在砌块底面水平灰缝和侧面垂直灰缝满刮胶粘剂后进行砌筑,并以水平尺、橡皮手锤校正砌块的水平和垂直度,进行调节,确保第一皮砌块水平。 第二皮砌块砌筑必须等第一皮砌块水平灰缝胶粘剂初凝后方可进行。 砌筑一般从墙体转角或墙体的端部开始。 (3) 每皮砌块砌筑时均先在下层砌块上表面用刮勺均匀刮涂胶粘剂,并在砌块侧面灰缝处刮涂胶粘剂。 上墙后,用橡皮锤轻击砌块,校正水平与垂直。 橡皮锤的敲击应先从砌块的顶部向里敲,然后再水平方向压实,使胶粘剂能从灰缝中溢 出,灰缝不得有空隙。 作业应在胶粘剂晾置时间内完成。 胶缝厚度为 2~ 4mm。 水平灰缝饱满度要求≥ 90%,垂直灰缝饱满度要求≥ 80%。 并及时将溢出的胶粘剂清除干净,做到随砌随勒 第 12 页 共 19 页 刮涂胶粘剂 灰缝挤浆 找垂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