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维修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⑷ 离合器或者制动器自由间隙太小。 ⑸ 主油路油压低、离 合器或制动器工作时打滑。 3 、故障排除 ⑴ 路试后,若液压油散热器温度低,说明油路堵塞,或通往散热器的限压阀卡滞。 ⑵ 若液压油散热器温度过高,说明离合器或制动器自由间隙太小,这时应拆卸自动变速器进行调整。 ⑶ 若液压油温度正常,应测量主油路油压。 若油压太低,则应检查节气门拉索带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查油泵是否磨损过度,检查主油路调节阀和节气门阀(在阀体内)有无卡滞、主油路是否漏油。 ⑷ 检查 ATF 油液品质是否符合规定,若不符合规定应把油液全部放掉,重新加注规定品牌油液。 自动变速器打滑 8 故障现象 ⑴ 换挡手柄在 D、 R 或 L、 S 挡位,汽车都不能行使。 ⑵ 冷机起动行使一段路程,又不能行使。 故障原因 ⑴ 自动变速器损坏、发生漏油严重 ⑵ 换挡手柄和手动阀摇臂之间的拉索松脱,手动阀保持在 P或 N挡位置。 ⑶ 油泵滤网堵塞。 ⑷ 主油路漏油或油泵损坏。 故障排除 ⑴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液面高度,检查油底是否有损坏,若有漏处则应修复,重新加注新油。 ⑵ 检查、调整换挡手柄与手动阀摇臂之间的拉索松紧,并重新校调换挡手柄的位置。 ⑶ 拆下注油路测压孔上的螺塞,启动发动机,把换挡手柄置于前进挡或倒档位置,检查测压孔内有无油液流出。 ⑷ 若没有油液流出,应拆下油底壳,检查手动阀摇臂轴与摇臂 有无松脱,手动阀有无损坏。 若手动阀正常,则应检查油泵是否损坏,若油泵损坏,则应更换油泵。 ⑸ 若主油路测压孔有少量油流出来,说明油压很低,应检查油泵进油滤网有无堵塞。 ⑹ 检查油泵,若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⑺ 若主油路测压孔有大量油流出,汽车不能行驶的原因变速器输入轴、行星排或输出轴,这时应拆检变速器进行修理。 换挡冲击大 9 故障现象 ⑴ 在起步时,换挡手柄从 P 或 N挡挂入前进 挡或倒档时汽车振动较大。 ⑵ 在行驶中,自动变速器升挡瞬间产生振动。 故障原因 ⑴ 发动机怠速过高。 ⑵ 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主油路油压高。 ⑶ 升挡过迟。 ⑷ 真空式节气门阀真空软管破损。 ⑸ 主油路调压阀故障,使主油路油压过高。 ⑹ 蓄压器活塞卡住,不起减震作用。 ⑺ 单向阀球漏装,制动器或离合器接合过快。 ⑻ 换挡元件打滑。 ⑼ 油压电磁阀故障。 ⑽ 电控组件故障。 故障排除 ⑴ 检查发动机怠速。 ⑵ 检查、调节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⑶ 检查真空式节气门阀的真空软管是否破损。 ⑷ 路试检查自动变速器升档是否过迟,如果升档过迟 是换档冲击大的原因。 ⑸ 检测主油路油压。 如果怠速时主油路油压高,说明主油路调压阀或节气门阀存在故障;如果怠速油压正常,但起步时冲击大,说明前进离合器或倒档及高档离合器的进油单向阀损坏或漏装所致。 ⑹ 检测换档时的主油路油压。 正常情况下,换档时主油路油压瞬时应有下降。 如果没有下降,说明蓄压器活塞卡滞,这时应拆检阀体和蓄压器。 ⑺ 检查油压电磁阀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电控组件在换档的瞬间是否向10 油压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 如果电 磁阀车身问题,则应更换油压电磁阀;如果线路存在问题则应修复。 升档过迟 故障现象 ⑴ 起步时踏下加速踏板、发动机转速上升很快但车速升高缓慢。 ⑴ 上坡时无力,发动机转速上升很高。 故障原因 ⑴ 液压油油面太低。 ⑵ 离合器或制动器磨损严重。 ⑶ 油泵磨损严重,主油路漏油,造成主油路油压低。 ⑷ 单向离合器打滑。 ⑸ 离合器或制动器密封圈损坏、导致漏油。 ⑹ 蓄压器活塞密封圈损坏、导致漏油。 故障排除 ⑴ 检查液压油油面高度和油的品质 ⑵ 若液压油变色或有烧焦味,说明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摩擦片烧焦,这时应拆检自动变速器。 ⑶ 做路试检查,若在所有挡都打滑,原因出自前进离合器。 ⑷ 若换档手柄在 D位的 1挡打滑,而在 L 挡位或 1 挡位时不打滑, 说明前进单向离合器打滑。 若不论换档手柄在 D、 L 或 1 挡位时, 1 挡都有打滑现象,则为低档及倒档制动器打滑。 ⑸ 若换档手柄在 D位的 2挡打滑,而在 S 挡位的 2 挡不打滑,说明 2 挡单向离合器打滑。 若不论在 D、 S 或 2 挡位时, 2 挡都打滑,原因出自 2挡制动器。 11 ⑹ 若在 3 挡时打滑,原因出自倒档及高档离合器。 ⑺ 若在超速挡时打滑,则为超速制动器的故障。 ⑻ 若在倒档和高档时打滑,则为倒档和高挡离合器故障。 ⑼ 若在倒档和 1 挡时打滑,则为低档及倒档制动器打滑。 ⑽ 自动变速器在前进挡或倒档都打滑,说明主油路油压低。 这时应对油泵和阀体进行检修。 若主油路油压正常,原因可能是离合器或制动器摩擦片磨损过度或烧焦,跟换摩擦片即可。 不能升挡 故障现象 ⑴ 行驶途中自动变速器只能在 1 挡,不能升入 2 挡及高速挡。 ⑵ 行驶途中自动变速器可以升入 2 挡但不能升入 3 挡或高速挡。 故障原因 ⑴ 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 ⑵ 调速器存在故障。 ⑶ 调速器油路漏油 ⑷ 车速传感器故障 ⑸ 2 挡制动器或高档离合器存在故障。 ⑹ 换档阀卡滞或挡位开关故障 故障排除 ⑴ 对电控自动变速器应先进行故障诊断。 ⑵ 检查重新调整节气门拉索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⑶ 检查车速传感器。 ⑷ 检查挡位开关信号。 ⑸ 测量调速器油压。 如果车速升高后调速器油压为 0或很低,说明调速12 器有故障或者漏油,应进行修理。 ⑹ 如果控制系统无故障,则应拆检自动变速器,检查换档执行元件是否打滑,用压缩空气检查各离合器、制动器油路或活塞有无泄漏。 升档缓慢 故障现象 ⑴ 汽车行驶中,升档车速较高,发动机转速也偏高。 ⑵ 升档前必须先松开油门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升入高档。 故障原因 ⑴ 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调整不当。 ⑵ 调整器故障。 ⑶ 输入轴上调速器进出油孔的密封圈损坏。 ⑷ 真空式节气门阀推杆调整不当。 ⑸ 真空式节气门阀的真空软管损坏或者真空膜片室漏气。 ⑹ 主油路油压或节气门油压太高。 ⑺ 强制降挡开关短路。 ⑻ 传感器故障。 故障排除 ⑴ 电控自动变速器应进行故障诊断。 ⑵ 检查、调整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测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如不符合标准,则应更换。 ⑶ 采用真空式节气门阀的自动变速器,应检查真空软管是否漏气,如果软管破损应更换。 ⑷ 强制降挡开关是否短路,如果短路则应修复。 ⑸ 测量怠速时主油路油压,若油压太高,应通过节气门拉索或节气门位13 置传感器予以调整。 使用真空或节气门阀的自动变速器,应用减少节气门阀推杆的方法进行调整。 若以上调整无效,应拆检主油路调压阀或节气门阀。 ⑹ 测量调速器油压,调速器油压应能随车速的升高而增大。 将不同转速下测得的调速器油压与该变速器规定值比较,若油压低于标准值,说明调速器存在故障或调速器油路存在泄漏。 这时应拆检自动变速器,检查调速器搞定螺栓是否松动,调速器油路密封环是否损坏,阀心是否卡滞或磨损过度。 ⑺ 如果调速器油压正常,升档缓慢的原因可能是换档阀工作不良。 这时应拆卸阀体检查,必要时要更换。 无前进挡 故障现象 ⑴ 汽车倒档时正常,挂入前进 D 挡时不能行驶。 ⑵ 换挡手阀在 D 挡位时汽车不能起步,在 S、 L 挡位(或 1 挡位)时可以起步。 故障原因 ⑴ 前进。自动变速器的诊断与维修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在梁或楼板下宜作柔性连接且应有卡固措施,如图 35。 图 34 图 35 h、当构造柱、框架柱、剪力墙边有填充小墙肢且不能砌筑时按如图36 施工。 图 36 i、外墙窗台处设置现浇钢筋砼带,截面为墙厚 60,内配 2Ф 10,水平拉筋Ф 6@200,当窗口宽度大于 2100 时砼带与窗边构造柱连接,当窗口宽度小于 2100时板带沿墙全长拉通。 第 10 页 共 19 页 j
mm,重量小于 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进机械内部,是机电一体化的理想装置。 PLC 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PLC 的组成 PLC 的组成: PLC 的种类很多,其基本功能和指令也有差异,但是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 一般由 CPU 板、 I/O 接口电路、存储器、扩展接口、电源、显示面板等硬件组成。 其硬件简化框图如下: 图 PLC 硬件简化图 1.中央处理单元(
在表面上踩踏。 ○17剪力墙导墙 砼的浇筑: 板面上有墙体吊脚模板部位应控制下料,在板浇平振实后,稍作停歇,在砼初凝前再浇板面上“吊脚模板”附近墙体(即先振捣底板砼再振捣剪力墙砼),用木棰适度敲打“吊脚模板”外侧,使可能存在的沉降裂缝闭合,保证砼不产生孔洞、麻面、蜂窝。 在纵横墙、暗柱等连接点钢筋密集处,砼振捣应仔细进行,因钢筋间隙小,打棒应保证竖直插拔,必要时用φ 35 棒振捣
拉接件 (1)拉接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水平拉接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 并连牢。 (3)上部门架利用外伸来接杆件与主体结构连接。 (4)门架下部采用架外斜支撑对门架整体起扶持稳固作用。 (5)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每边均要设置; 2)剪刀撑按照脚手架外围宽度设置; 3)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紧, 4)剪刀撑斜 杆采用搭接
中共 省委办公厅《 2020- 2020 年 省老干部工作规划》 中要求:全省要切实 推进老干部活动阵地建设,引深达标创优活动。 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和老年大学发展纳 入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指导,加大投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为老干部学习和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2020年底,市县两级老干部活动中心全部达标, 70%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进 入 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