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蛋白酶改性豌豆蛋白的起泡性能研究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日本岛津制作天平所 磁力加热搅拌器 781 江苏省金坛市医疗仪器厂 电热恒温水浴锅 HHS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精密 PH 计 PHS3C 型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雷磁仪器厂 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 型 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 恒温振荡器 CHAS 金坛市华峰仪器有限公司 离心机 LDA2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高速切乳化机 FA25 上海弗鲁克液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毕业论文 8 实验方法 基本组成成分的测定 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 GB —2020 直接干燥法测定 灰分含量的测定 :按 GB —2020 灼烧称重法测定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按 GB 索氏抽提法测定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按 GB —2020 凯氏定氮法测定 缓冲溶液的配制如下: 表一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1/15mol/L)的配制 pH 1/15mol/L Na2HPO4 1/15mol/LKH2PO4 0 1/15mol/LNa2 HPO4 的 配 置 : 取 Na2HPO412H2O 溶 于 蒸 馏 水 后 定 容 至 1000mL ;Na2HPO412H2O 分子量 =。 1/15mol/LKH2PO4的配置:取 KH2PO4溶于蒸馏水后定容至 1000mL; KH2PO4 分子量=。 豌豆蛋白的基本成分组成 表二 豌豆蛋白粉的基本成分组成及含量( %) 总蛋白 粗脂肪 水分 灰分 氮溶指数 碱性蛋白酶酶解豌豆蛋白粉 采用碱性蛋白酶 (Alcalase) 对豌豆蛋白进行酶解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豌豆蛋白粉碱性蛋白酶改性豌豆蛋白 的起泡性能研究 9 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 pH 的缓冲溶液,放入事先调好温度的恒温振荡箱中振荡溶解20min;按一定的酶与底物质量之比( E/S)添加酶,在恒温振荡器中酶解一定时间;将锥形瓶置于沸水中灭酶 10 min,自来水冷却;定容,离心 (4000 r/min, 10 min),取上清液 待用。 起泡性的测定 用移液管量取上清液 20mL于 100mL小烧杯中,用高速切乳化机以 10000r/min的速度 搅打 2min后立即转入量筒中,分别 记录 0min时和 30min后 的泡沫体积 V1和 V2,按下式计算 : 起泡 能力 =均质停止时泡沫体积 (V1)/搅打前液体体积 100% 泡沫稳定性 =均质停止后 30min 泡沫体积 (V2)/均质停止时泡沫体积 (V1) 100% 实验设计 采用碱 性蛋白酶水解 豌豆 蛋白, 探讨 加酶量、酶作用时间、底物浓度、酶作用温度、 pH 对 豌豆蛋白 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 的影响。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中的 BoxBehnken 软件 对水解条件进行优化, 进一步研究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豌豆蛋白 起泡能力及泡沫稳定性 的影响 , 建立 响应面模型的回归方程并对 每一个系数 的 显著性 进行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加酶量 E/S(W/W) 底物浓度 4%, 30min, 50℃, 的前提下, 采用 %, %, %, %,%, %的酶浓度 , 在 底物浓度、酶解温度、 pH 值等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碱性蛋白酶用量增加,豌豆浓缩蛋白的起泡能力及起泡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当加酶量达到 %时,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随后 开始慢慢减小。 这可能是 毕业论文 10 由于有限酶的催化水解使蛋白质分子柔性增加,疏水 基团充分暴露,因而使蛋白质分子能迅速吸附至气 — 水界面,并随即将界面张力下降至低水平能力,增强了起泡性。 然而,由于低分子质量肽不能在界面形成具有黏附性质的膜,因而过度的水解会损害起泡能力 ,当酶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由 于底物浓度不能对酶达到饱和,导致酶的作用受到抑制,酶用量的增加不能再提高起泡性。 如图 1 所示 , 100150200250300% % % % % %加酶量起泡能力/mL010203040泡沫稳定性/minFAIFSI 图一 加酶量对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底物浓度 采用 2%, 4%, 6%, 8%, 10%的底物浓度, 豌豆蛋白在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值不变的条件下,在较低底物浓度时,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逐渐增大。 这可能因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使蛋白液表面的浓度提高,从而增加了亲水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增大了蛋白酶与底物蛋白分子肽键的接触机会,使得气泡易于形成,提高了蛋白质的起泡性。 当底物浓度 增加 达到 8%时,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随后 当底物浓度 继续 增大 时 ,起泡能力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这可能是因为底物浓度较大时,在不断受热的情况下,小分子进一步聚合形成可溶性的聚合多肽,界面张力增加,起泡性逐渐减小。 如图 二 所示 碱性蛋白酶改性豌豆蛋白 的起泡性能研究 11 1001502002503002% 4% 6% 8% 10%底物浓度起泡能力/mL01020304050607080泡沫稳定性/minFAIFSI 图二 底物浓度对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酶解时间 分别采用 10 分钟 , 20 分钟 , 30 分钟 , 40 分钟 , 50 分钟 , 60 分钟的酶解时间 试验,在酶浓度、底物浓度、酶解温度、 pH 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起泡能力随之变大, 当达到 30 分钟时,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而后起泡能力逐渐减小,达到最弱。 在酶解初期,由于豌豆蛋白质分子中的 — NH — COOH 之 间形成的氢键数目增多,形成的薄膜具有足够的黏性和机械强度,使得豌豆蛋白的起泡性增加。 随着酶解过程的进行, — NH — COOH 的数目不断增加,电荷数目也随之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气液薄膜强度降低,泡沫易破裂,起泡性也随之降低。 如图 三 所示 : 10015020025030010 20 30 40 50 60酶作用时间起泡性/mL0102030405060泡沫稳定性/minFAIFSI 图三 酶作用时间对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温度影响 分别采用 30℃ , 40℃ , 50℃ , 60℃ , 70℃的酶作用温度 进行试验, 随着酶解温 毕业论文 12 度的升高,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逐渐增大,当温度达到 50℃ 时,豌豆蛋白的起泡能力及起泡稳定性最好,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起 泡性又逐渐减小,这可能是因为酶都有自己的最适温度,超过这一温度,酶就会变性。 如图所示 10015020025030035030 40 50 60 70酶作用温度起泡能力/mL01020304050607080泡沫稳定性/minFAIFSI 图四 酶作用温度对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pH 影响 分别采用 pH5, pH6, pH7, pH8, pH9 作为酶作用 pH 值进行 试验, 在 pH 逐步增加的时候,豌豆蛋白气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逐步增强,在 pH8 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 pH 值的进一步增加 ,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慢慢减弱, pH 值主要是通过改变蛋白质功能基团的电离作用和双电层厚度来影响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最终来影响凝胶强度的变化。 在近等电点处,蛋白质通常 形成结块状凝胶;在极端 pH 值处,由于强烈的静电排斥作用,蛋白质则形成弱凝胶。 如图 五 所示 碱性蛋白酶改性豌豆蛋白 的起泡性能研究 13 1001502002503003505 6 7 8 9酶作用p H起泡能力/mL01020304050607080泡沫稳定性/minFAIFSI 图五 PH对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响应面实验设计与结果 根据单因素的实验结果,起泡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变化趋势较缓,所以我们固定底物浓度为 8%,考虑加酶量、时间、温度、 pH 值四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本实验以起泡活性和起泡稳定性为响应值,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共 29 个实验点的响应分析实验,在此基础上得出各因素之间的最佳组合。 实验设计及结果见下 列表格: 表 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